心理醫生:孩子自己傷害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意義


心理醫生:孩子自己傷害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意義

有這樣一個家庭,三口之家,因孩子的情緒問題來就診。孩子x歲,問題表現為自我傷害,會用刀割自己的四肢。ta長得體格強壯,但情緒壓抑,自卑,成績差,脾氣古怪。雖不受同學歡迎,但卻是父親的掌上明珠。

父親是領導幹部,自小疼愛孩子。而母親經商,收入高,工作忙碌,對女兒要求高,認為孩子這樣是性格差,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經常批評孩子。爸爸媽媽兩人關係緊張,互相不滿,爸爸認為媽媽強勢武斷,對家庭照顧太少,媽媽則認為爸爸沒有魄力,對孩子過於溺愛,兩人在生活方式上也存在差異。

診斷上,鑑於孩子曾出現過情緒高漲、興奮等躁狂表現,最終確診為雙相障礙。很多藥物可以幫助孩子平靜下來(主要運用了心境穩定劑及抗抑鬱藥物),但是引發孩子問題的家庭因素,是藥物無法解決的。


心理醫生:孩子自己傷害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意義

這個家庭的問題在於,母親批評孩子,母女關係緊張,父親溺愛女兒,某種意義上講,父親和女兒站在了同一戰線上,對抗強勢的母親,父親的行為當然不是意識層面的,但是卻讓孩子成為了夫妻感情角鬥的工具。孩子最可憐,孩子在家庭中,永遠是最弱勢的,除了自身的問題外,還要承擔這場家庭博弈的情感壓力。

孩子自傷行為的意義(症狀背後的意義):1.為她找到一個情緒宣洩的出口,出於報復的心理——我是你們的孩子,我就毀了我自己,也意味著毀了你們在乎的東西。2.成為解決家庭危機的一個方式:只要我自我傷害了,你們就會停止戰鬥,把注意力轉到我這裡來——確實,在這方面她成功了。

在此呼籲,為人準父母,先取得合格父母培訓證後,再生育後代~


心理醫生:孩子自己傷害自己行為背後的原因與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