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我一直有做夢的習慣。

人們對於夢的科學解釋既潦草又不科學的認為: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海子有詩曰以夢為馬


我之所以說潦草而又不科學,是因為在我的夢境中,那些場景和風物根本不是現實生活裡能夠出現的。我何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呢?

第一個夢中的場景,應該是冬天,因為有白色的霜凝結覆蓋在枯黃的蒿草上,有白色薄薄的一層雪。我站在北方人熟稱的只能鄉村裡出現的土埝上。這個土埝足有十幾米高,我站在土埝的邊緣上,揹著旅行時所用的大包,各種裝備齊全。我像是要攀登,徒步攀登一座山。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在我背後就是我要在夢中跋涉征服的所謂的山。為什麼猶疑稱作所謂的山,是因為在我的夢境中,它不是我們現實社會和生活裡所能見到的山。那是像3D遊戲裡只有電腦特技才能製作出來的山,環形如同吊線錘的錐型狀,給人通過行走的是窄窄的一條小徑,羊腸小道一般。小徑旁是乾枯的蒿草和灌木叢。有帶刺的植物果實常常紮在我的褲腿和鞋襪上。腳下踩著碎石和尖尖樣子的石頭,腳底板被硌的生疼。在夢中徒步這樣一座山,跟現實中爬山的體驗一樣,很艱難,很費勁,真正的跋山涉水,一不小心還會掉下十幾米高的土埝上。

有一夜的夢裡會有人和我相伴一起,是我熟識的人,很多時候是我小時候的夥伴。有一夜的夢裡只有我一個人。

總是從第一階梯的土埝開始旋轉往上爬。不斷的旋轉向上。周遭的風景和腳邊的植物都在變化。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從低往高裡行走,越來越艱難費力,像是故意捉弄你,考驗你一般。就像山頂上住著一個開示你,讓你可以突開天眼,看見凡塵往事裡的一切緣起緣落的高人隱士。他故意設置這樣一個艱難的長途跋涉的險境,就看你敢不敢,能不能爬的上來。

其實在其他某個夜晚的夢裡,我是可以飛的,像是長了翅膀的鳥。我不能一直飛,像是遊戲裡的人物一樣,飛一段然後著地。遊戲裡是聚氣到滿的狀態,可以再飛。我是要進補食鹽,大把的往嘴裡吃。完了就可以再飛一小段。吃多了鹽就能飛的邏輯是小時候老媽講的鹽鱉鱉(蝙蝠的方言稱呼)的故事。在夢中,我就遵循實踐了這種邏輯。在夢中,我確實飛了起來。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令我奇怪和遺憾的是,夢不能重疊,夢中的技能換了場景不能用了。不然在徒步爬山的夢裡我就不用艱難虐心了。當個鳥人一飛到頂。

插這樣一個故事還是為了說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潦草和不科學的解釋。我保證我沒有每天都想著要飛起來的。那是孩童的夢想,我是大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坐趟飛機即可完成夢想。

我在夢中經常徒步跋涉到自虐的狀態,環境越惡劣艱苦,我越是亢奮給力。還自我鼓勵,心中自言自語道:有志者事竟成,堅持到底就是勝利這樣庸俗之極,正能量,被說爛了的話。這是我夢中最為狗血的橋段。我平時最不想最不情願說的就是這種自欺欺人的蠢話。在夢中還能說出這樣的蠢話,可見現實生活裡的虛假荼毒我到了什麼程度。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多虧平時我有睡足八個小時的生活原則,也多虧我夢裡的山沒有比珠穆拉瑪峰高,一個晚上的時間夠我登山了。

總之我終於登頂了。在我的夢裡,山頂不是我在山腳下想像的那樣,只有單腳立地做雄雞報曉狀的那麼一小塊地。一塊平整的約有一間房面積三四倍的地兒。山頂上更冷,還有一棵非常之大的樹。樹幹虯髯如龍,樹冠大如華蓋,蒼勁有力如練武之人揮出的拳。有一老頭,身披破爛衣服,頭戴一頂破氈帽,手拄柺杖,像是認識我。登頂的那一刻,他就蹣跚向前,主動搭話。因為夢裡嗎?有時跟放爛了的電影片子一樣,沒有聲音只有畫面。他告知我住進樹下的山洞裡。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我走進山洞,山洞沒有床,是胳膊粗的樹枝捆綁起來的猶如竹排一樣的東西鋪在地上,我就躺在那玩意兒上睡著了,繼續做夢。

夢中的夢裡,又開始爬山。鏡頭完全跟前一個夢裡的鏡頭一模一樣。從山腳下螺旋往上爬。一個晚上八個小時,我就始終在上山的路上,直到鬧鈴驚醒我。

醒來之後,關於爬山登頂,關於老頭,關於山頂的那棵樹都有清晰印象。就是不知道怎麼回事。日有所思,我並沒有思,夜夢怎麼來的呢。 還有這麼無聊反覆爬山的夢一點屁意思都沒有,白白浪費和影響我休息的八個小時。千辛萬苦的登頂就是為了睡覺再做爬山的夢。人生何其無聊無趣!其實,人生就真他媽這麼無聊而又無趣。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還有一個場景就是我在上高中的時候。雖然我的高中時代是我人生中目前為止最大的敗筆之一,濃墨重彩的敗筆之一,我最不情願提起的一筆,但夢中還是會經常出現一個場景,跟租房有關,但情節和人物完全離奇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跟高中時代的任何人和任何事一點關係沒有。依然可以證明那句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不科學的潦草解釋。

最近在看《西藏生死書》,作者藏傳佛教上師索甲仁波切,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上師,也是活佛轉世之身。在他的著作解釋了夢的起源,雖然語言文字表述的時候有種模糊的神秘性,但對於夢的解釋有自己佛教教義的架構和邏輯。順便說一下,大師的文字真美,道理清晰,那一個個比喻真是讓人既感到語言文字的美,又讓人醍醐灌頂,如夢初醒一般,只能是心服口服。宗教的東西往往跟生活密切相關,並不像人們普遍認為的那樣與世無爭。真正的宗教其實是哲學的另一個臉孔。上師的前提是要承認人有生死輪迴在六道,即天,阿修羅,人,畜生,惡鬼,地獄。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就說這《生死書》解釋夢,解釋一些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科學解釋不了,經常敷衍的事兒還是比較順暢,有條理,讓人不那麼討厭。例如說,我們在生活中去了一個陌生地,看見一處房子或者某一處景物或一個人,突生某種強烈的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體驗我已經有過好幾回了。怎麼解釋呢?佛家解釋為:前世你就生活在這裡。至於科學的解釋,一大堆什麼生物電,反射區等等的專業詞彙,越解釋越麻煩,越不懂。

自然世界裡萬物並生,不是科學都能解釋清楚的。有時候我們還真需要宗教一類的東西從另外一個方面去了解這個世界,瞭解我們自身。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講故事,什麼故事……


我真希望自己能做一個猜中五百萬彩票選號數字的夢,這個我真是日日,天天,夜夜有所思,就是沒夢到過。莫非時間全浪費在爬山上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