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這六大“紀念林”,你知道多少?

近年來,我市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全社會協同推進,廣泛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等通過多種形式,投身森林增長工程建設,努力營造工會林、巾幗林、企業林、學子林等各類“紀念林”,推進綠色創建活動,讓大地山川綠起來,讓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美起來。


正值植樹節來臨之際,記者帶您一道領略我市各類“紀念林”。


航天林:讓我們為他們而自豪


蕪湖這六大“紀念林”,你知道多少?


在華夏科技園裡,有一片茂密的樹林,數十棵高大的香樟樹巍然矗立,在這片林子裡,每一棵樹下都有一個牌子,每一個牌子上都寫有一個名字,它們都是由我國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的英雄們所植,這片香樟林就是航天林。


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華東光電科技研究所萌生了將航天英雄們的奉獻精神永遠留在華夏科技園的想法。於是當我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三探太空的景海鵬、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劉洋及費俊龍、聶海勝、劉旺、張曉光、王亞平等來到華夏科技園時,他們盛情邀請航天英雄們在此植樹,從而形成了這片航天林。


尤其讓他們感到驕傲的是,2012年11月23日,“上九天攬月”的“神舟七號”三名英雄航天員和“下五洋捉鱉”的“蛟龍號”三名深海潛航英雄同時來到華夏科技園,給他們送來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如今,在華東光電人的精心維護下,這片樹林鬱鬱蔥蔥,充滿生機。


記者林:承諾與發展一路同行


蕪湖這六大“紀念林”,你知道多少?


走進赭山公園深處,茂密的記者林,在綿綿春雨滋潤下,越冬的枝頭綻出了新綠;撲入眼簾的石碑猶如水洗,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越發耀眼。它不禁讓人回憶起十六年前,百名報業記者在此植樹銘志的動人一幕,那鏗鏘承諾猶在耳邊迴響。


“將一紙風流付於銀杏林,我們與祖國一路同行。” 2004年3月9日,帶著對新聞事業敬畏、帶著對蕪湖美好明天祝願,百名報業記者在這片江城著名的風景區內種下了55棵銀杏樹。時至今日,昔日的小樹苗,而今已長成參天大樹。


“我要在這裡拍一張。”孩子稚嫩的聲音,吸引了記者。一位父親領著孩子到公園鍛鍊,看見記者林碑刻,孩子停下腳步,讓父親用手機給他拍一張留影。上前一打聽,才知道孩子是傳媒集團小記者班的同學。“等我長大了,也要當記者。”面對記者的提問,孩子堅定地說道。他的回答,讓記者心裡湧起了一陣暖流。


今天,記者林石碑上鐫刻的不僅僅是報業記者的承諾,也是蕪湖傳媒集團所有新聞工作者的誓言,還有未來從事新聞職業者的追求。


櫻花林:見證中日友誼


蕪湖這六大“紀念林”,你知道多少?


3月10日上午的雕塑公園內,記者循著指示找到“蕪湖高知友好城市櫻花林”,它由50棵日本晚櫻和一塊紀念碑組成。這是2015年高知市·蕪湖市友好都市委員會在兩市締結友好城市30週年時捐贈給我市的“友好之櫻”,上面還寫著:“謹以此櫻花祈願高知市與蕪湖市的友好跨越未來,直到永遠。”


記者從市外事辦獲悉,蕪湖市與日本高知市於1985年4月19日締結友好城市。日本高知市是目前蕪湖市交往最緊密、成果最穩定的國際友好城市。


高知市幾乎每年都有工作訪問團來蕪,商討友城開拓,企業團組也時有拜訪我市,涉及面廣。每隔5年,兩市都會舉辦週年紀念儀式,高知市組織當地市民來我市實地參觀,瞭解友城的經濟社會發展。


工會林:美好家園中的綠色風景線


蕪湖這六大“紀念林”,你知道多少?


三月江城,惠風細雨,新綠初放。“工會林”和其他冠名的樹林一樣,讓蕪湖這個國家級森林城市走在春天裡。


這片建於2013年9月的樹林,百棵紅葉樹已枝繁葉茂,與四周精心規劃的道路綠化帶融為一體,成為鳩江區一道綠色的風景線。


據介紹,根據市總工會制定的植樹造林計劃,2013年,全市共安排13個“工會林”基地建設指標計劃,各縣區分別組織建設1到2個100畝以上規模的“工會林”基地,以新增造林為主,與創建森林城市、森林城鎮、森林村莊和森林長廊相結合,與林業重點工程相結合。2014年,市總工會再次確定建設12個“工會林”基地,完成綠化造林1500畝。


走進大陽垾溼地公園“工會林”,花香鳥語,滿眼綠色,當年種下的400餘株桂花、紫薇等苗木早已綠樹成林。


院士林:珍貴的精神財富


蕪湖這六大“紀念林”,你知道多少?


在華夏科技園湖心島上,一片約十畝的山地邊,植有合歡、銀杏、龍柏、廣玉蘭、欒樹、紅楓、棕櫚等數十種林木。林中百鳥啁啾、樹影婆娑。這就是華東光電科技研究所的院士林。


作為一家高科技企業,華東光電一直在科技前沿奮力拼搏。而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厚情懷,都是“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科學家和院士,是他們每個人心目中的“真心英雄”。為了弘揚這些科技前輩們的大家風範,於是他們建起了這樣一處院士林,讓院士們的精神薪火相傳,時時鼓勵鞭策後來人。


2004年5月28日,程津培院士在此植下第一棵紀念樹。之後,又有20多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學院院士在此植樹紀念。包括“兩彈一星”功勳任新民、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文俊等。可謂精英薈萃、群賢畢至。


如今,院士林已成為華東光電及華夏科技園裡極其珍貴的精神財富。


青年林:為江城增綠添色


蕪湖這六大“紀念林”,你知道多少?


陽春三月,春回大地,新綠初綻。在弋江區漳河畔有一片櫸樹林,細小的樹枝上已吐露新芽,這是市委組織部、團市委於2019年3月13日組織100餘名黨員、團員青年和青聯委員栽下的“青年林”,


據悉,當時共栽種紅櫸樹340餘棵。而類似這樣的“青年林”在全市多處可見。


長期以來,團市委致力於全市廣大青少年綠色生態發展理念的宣傳引導,帶領青少年爭做生態文明的傳播者、綠色家園的建設者、低碳生活的先行者,組織動員全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綠動青春 美麗蕪湖”等植綠護綠主題活動,並號召青少年要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關心支持並積極參與植綠護綠活動,形成“全團動員、全員動手”的良好局面。


如今,這一棵棵挺拔的小樹為江城增添了綠色的氣息和盎然的生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它們也一定會成為參天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