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你與書法的故事,晒晒你的書法作品如何?

泰和布衣


每天堅持練一練,自我修身不間斷。讀書學習永不忘,水平提高在眼前。





藝術人生多姿多彩


我是很平庸的,不會畫不會寫,無才歲數大,我說一下李兆生吧。李兆生是當代畫家,尤其擅長畫白菜,他畫的白菜可跟真白菜比,被譽為中國白菜王,現在在宋莊。

李兆生今年63歲,他小時候非常淘氣,六歲時和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打架,跳起來一拳頭將對方鼻子打出血,對方家長領著孩子找到他媽,告了一狀;她媽道歉賠不是,好不容易將對方怒氣平息,等對方走後,他媽拿著木棍將他好一頓打,屁股都快打開花了。並買來紙和筆,叫他學畫畫。那時候上那找老師呀,好在他媽是國高畢業,又買來學畫畫的書;開始是坐不住的,如果他要出門,他媽就用棍子削他,沒辦法只好安心在家學畫畫,時間久了也就坐住了。

後來,上學找工作成家,但一直沒有停下筆,四十左右歲時,他給別人畫了個戲貓圖,並簽上自己的名和主題;旁人看了說:“貓畫的真像,活靈活現,只是字不怎麼地。”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兆生又開始練字。沒事時就練,顏真卿的字帖,柳公權的字帖等等,終於有了成就,現在經常有人找他寫字。

他雖然現在有了名氣,但不忘初心,經常到社區去服務,經常參加公益活動,願李兆生先生身體健康,越活越年輕!




七水三山


我老家煙臺萊陽市,高中畢業(1982年)後,大學落榜,回村務農。跟一個發小天天一起玩,他喜歡寫字畫畫。那時候買不到字帖,只是他家祖上傳下來幾十個字的柳公權《玄秘塔》,他天天練,有時候他練煩了,毛筆一扔,我就撿起來寫。那時候喜歡寫作,也沒把書法當回事。

85年當兵,在北京總後。遇到了一位畫家,一位書法家,一位篆刻家。受他們的影響,逐漸喜歡上了書法。他們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從柳體改到了顏體。買了一本顏真卿的《大字麻姑仙壇記》臨寫。不過那時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是在做文學夢。有時候半年幾個月不動毛筆。

90年退伍後,又回到農村種地,結了婚。雙腳落到了地上,得養家過日子了,於是放棄了文學,但下雨陰天,農閒的時候沒事做,無聊死。於是就正兒八經的練起了書法。所以我真正練書法是從90年開始的。

當時新華書店就有一些字帖賣了。也是很缺乏,後來看書知道顏體最好從《多寶塔》或者《顏勤禮碑》開始,後來又換成《勤禮碑》。

大約1992年,有一次去縣城新華書店,看到一本《懷素草書字帖》,在櫃檯前翻看著,那些跌宕起伏,連綿纏繞的線條,不知道為什麼,看得心蹦蹦直跳!當時手裡沒錢,接下來的幾天一直心裡放不下!於是想盡一切辦法買到手!

當時沒有宣紙毛邊紙(有也買不起),都是在廢報紙上練。什麼《人民日報》,《大眾日報》,《煙臺日報》,《參考消息》……都寫過。最後發現,還是《參考消息》最好使。這份報紙直到現在好象都是用的元書紙。於是專門蒐集《參考消息》練字。有一次去天津二叔家,回來行李袋是空的,二叔家有《參考消息》廢報紙,就裝了一袋廢報紙坐十幾個小時火車回來了。

用廢報紙練字有個問題,《勤禮碑》是大楷,廢報紙洇墨不好,乾的慢。豎著寫,總是髒到手,髒到衣服袖子。於是就懸肘寫。懸肘寫字有個好處,就是不管寫什麼體,給人感覺就是無拘無束,放得開。但也有個缺點,寫不了太小的字。小楷就不用說了,原大的《懷素小草千字文》和《書譜》都不能寫。所以2011年之前都是寫大字。

1999年去學書畫裝裱,回來準備開店,買了十幾刀生宣,三尺的,四尺的,五尺的,都有。但店沒開成。剩下了一堆宣紙!這才結束了廢報紙練字的時代。用到13年。後來聽說宣紙越舊越好,當時只有一卷了,就留下來,直到現在還保存著。

也正是2013年後,才把懸著的手放下來。臨寫小一點的字。

關於參賽,98年的時候參加過,當時說裝裱好,不入選會退回來。但寄出去之後,再也沒有迴音。被傷了。後來就再也沒參加過啥比賽。其實我練字就是自己喜歡,空閒時間有個事做,還修心養性,修煉自己的藝術涵養,提高自己傳統文化修養。沒想當什麼書法家。因為這個太難了。全國真正靠賣字謀生的有幾個呢?(現在那些江湖大師們咱就不說了。呵呵)

所以,直到現在也沒獲過什麼獎,也沒參加過什麼協會。

以下是我的一點作品,各位看官懂的不懂的,指點一下,噴一下,沒關係,我自覺心理蠻強大的。😄😄😄











書海馭波


我是一名退休教師,年輕時就熱愛書法,曾經臨過柳公權的楷書,有座由於種種遠原因,沒有堅持下來,到我快退休的時候,家庭境況好轉,有空閒了。偶爾看了田英章老師的書法視頻,又激起我練書法的興趣!我又開始臨田英章老師的楷書。臨了五六年楷書,有空有又臨了王羲之的《聖教序》。自己覺得有一些收穫。下面我把自己臨的幾個字發一下,請書友們指教!我不勝感激!








李令林1


夲人布衣.幼年家境貧困,入學自己帶凳子.放假了在搬回家。小學用毛筆寫作業,偶爾看到一冊頁;內容是小楷.人員姓名和“江南支隊"的字,還有許多不認識的字;好奇心驅使我問父親.問奶奶;看看什麼也不知道,(不識字)奶奶想了一會兒說“是解放這兒.…戰死的三爹吧"。那裡面的字實在美.耐看,沉穩且文雅。從此.羨慕.並熱愛寫的好看的字;記得初中時開始寫日記,到現在仍然保持每天寫。硬筆毛筆均學習,先後買了“羲.獻″唐宋八大家等名帖,利用工作之餘天天學,還有篆刻.“芥子園畫譜"等。我的老師就是無聲的教科書;吾乃笨愚,多年來.始終對自己不滿意,大街小巷內.有好看的標牌,往往看不夠…。民族的精典.需要我們學習和傳承,所以.“老牛自知黃昏晚.不用揚鞭自奮蹄"。






崇介子


從小就喜歡亂塗亂畫,真喜歡上書法還是過年在集市上買對聯開始,每年過年的時候父親為了省錢,總是買幾張紅紙,找村裡有文化的人寫一寫,我看著別人幫忙寫好的對聯,和買的沒什麼兩樣,心想如果我會寫就好了,於是乎我一有空就拿著樹枝在地上畫來畫去,時間長了,那起毛筆還真就寫下了一排排的字,雖然歪歪扭扭,可畢竟是自己寫的,心裡還真有點高興,在後來過年的對聯就成了我的任務!父親常常高興的說,將來會越寫越好的,等你寫好了也給鄰居們寫寫。

可字還沒寫好,就傻傻的遠嫁他鄉了,從此以後就在也沒有拿過毛筆。就在前些年帶著孩子在公園裡玩耍,看到好多人拿著大大的毛筆沾著水在地上寫的字非常棒,我又動了心,於是又買了毛筆和宣紙,等孩子睡覺了以後就偷偷的練習,今天發出來請各位好友多多指教,千萬別見笑喲[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就這個還有一點樣子,別的真不敢見世了[捂臉][捂臉][捂臉][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人性之殤



無用堂主柏川


當時學校裡沒有專門的藝術系。學校從每個系的書法愛好者中挑選出苗子,成立了書法提高班。我的老師可不是等閒之輩啊,當年就是全國有名的中青年書法家,名字就不說了。

老師與我有知遇之恩。我時刻,銘記老師嚴謹習書的教誨,不敢以書人自居。

老師是一心想培養我做接班人的。可惜是我不成材,吃不了這份苦,不敢在藝術的道上走到黑。

對書法是骨子裡的愛,二十年幾乎沒摸過毛筆了,不是不想練了,而是怕,一旦拿起筆根本停不下來。

人生幾十年,規劃是退休了再好好拿起筆來寫。還有至少二十年,可以為自己的這一點愛好而活著。

前幾天臨的,好久沒動筆,力度顯然是小了,見笑!有機會一定會展示自己的習作呈現給各位書法同仁。





孟妻筆談


2000年,9歲,鄉村小學,教材裡有書法用品,老師上課一節課。

2001年,鄉鎮小學,學校組織週末課外課程名曰:社會實踐課。我選擇了書畫方面的。上了1年,後來沒辦了。周6上課,兩節書法課,沒有字帖,老師黑板上畫。教點皮毛,沒什麼大用處。(後來工作了發現這課真是神了,學的書法,手工,畫字,畫畫,都給我在工作中帶來了一些好處,影響深遠。或許大型國企就是這樣吧,有些文體活動,怪不得叫社會實踐課。雖然只是啟蒙,但是後來依靠自己舉一反三,又是另一片天空。)有幾次重新拿起筆,不過都是玩,沒堅持下去,因為字帖都沒有,對真正的書法毫無概念。直到2017年,公司舉辦慶祝十八大召開的書法活動,有50天的準備時間,我一看這個長的時間就決定試一試,分析對手,思考內容,確定書體,購買書畫用品,分配時間,然後瘋狂練習。我是搬磚的,有次我上夜班,下午7點出門,早上9點到家,練習到下午2點。繼續7點出門上班。後來比賽得了三等獎,300塊錢,激動得一皮……然後就繼續練沒有放棄,感覺找到了一件可以做一輩子的事。第一年基本天天練,今年前面歇了半年,打了半年遊戲,最近幾個月又開始了。無所謂堅持不堅持,只要喜歡,那它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靜中緣


每個愛好書法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小時候喜歡書法,可是家裡太窮了,沒筆沒墨妹紙,老爸給我做了豬毛筆,泡了白土水,找了紅方磚,就這樣開始了書法。

上初中住宿,我給宿舍門上寫了一首古詩,第二天就被校長傳話了,一頓劈頭蓋臉唾沫星子,回去就給人家洗了。

上大學時都沒接觸過正規訓練,班裡團支書讓辦個板報,結果我用三張紅紙辦的,拿過去貼在黑板上,學校就出名了。

工作後才開始拜師學藝,學習了篆書學行書,這才明白,原來書法可不是拿著毛筆寫字的事,這些年一直在堅持,已有十年光景了。

沒學過硬筆字,放兩張硬筆作品讓大家批評一下,反正待在家裡挺無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