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樹軒作品欣賞


崔樹軒作品欣賞

崔樹軒


崔樹軒,又名新江,字樹軒,上河堂齋主。1963年出生山東。進修於清華美院花鳥畫高研班。現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水墨畫院專職畫家,中國傳媒大學美術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民族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書畫研究院花鳥畫院專業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崔樹軒作品欣賞


崔樹軒的左筆石榴畫藝術

尚輝(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誌社社長兼主編

石榴自西漢時由西域傳入中國,歷來深受中國文人雅士的喜歡,有詩歌題詠石榴,文章讚美石榴,圖畫傳寫石榴,由此在源遠流長的中國歷史長河裡,便形成了學者所謂的"石榴文化"。崔樹軒多年來致力於對石榴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發掘,在民族文化背景下潛心研究石榴文化,對石榴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石榴文化與人生丶石榴文化與文藝以及關於石榴的典故軼事丶品賞佳話等用心理解,掌握充分。難能可貴的是,他別出心裁地借鑑了唐詩宋詞的意境營造方式和賦丶比丶興的表現手法,寄情於詩、傳神於畫丶以墨抒情丶以情寫畫便成為畫石榴的一大藝術特色。作畫,以景抒懷,寄寓審美理想;題詩,託物言志,通常能根據畫面的需要而生髮出別有意旨的詩句,與畫面產生共鳴。賞讀其近期棗莊石榴園寫生系列佳作,無不凸顯岀石榴樹秋日裡傲骨錚錚丶眾芳搖落獨堅韌的品格,兼之作者題詩與畫面相得益彰,賦予畫面一種擬人以德的人文內涵。

看到崔樹軒的“石榴”,立即跳出來一句話:堅韌時間的碩果。表面看上去看不見摸不著且似乎很柔弱的時間,手裡拿著的恰恰是風霜雨雪凝成的鞭索。那碩大的果實一一不僅超乎現實的大,形乎誇張般的張揚,也超乎現實的綻裂,露出鮮紅欲滴的籽粒,掛在蒼勁遒韌的枝頭,下形成了畫面巨大的張力,既是顏色之間的張力,也是果實渾圓的現實感與枝幹升騰的線條及其中隱含的滄桑感之間的張力,只有這樣的枝頭才能孕育這樣的飽滿,也只有這樣的枝頭才能承載這樣的厚重。真如一張張笑臉,不過不是單純豐富的喜悅,而是所有的堅韌在揚棄了時間的磨礪後的凝結與綻放。欣賞崔樹軒的繪畫作品,真想化身他筆下畫中的彩蝶,撲扇著翅膀,飛向它們,去深嗅它們的驕傲與清甜。


崔樹軒作品欣賞


崔樹軒師承濟南畫家劉如璞(齊白石關門弟子)先生,具有紮實的傳統畫功,他先後在教育行政機關和文聯任職,做事謹嚴、為人謙虛內斂,真誠厚道,從藝不事張揚。長期以來,他絕緣於社會浮躁之風,藝術上踏踏實實,在"流派"、"主義"、"印象"充斥畫壇的當下,他不為外界思潮所動,一貫努力地堅持借古開今丶融古岀新的從藝理念,認真研習傳統,創作時盡力揚棄傳統。他決心開闢出自己的一方花鳥藝術新天地。他己經做到了這一點。他把花鳥畫創作過程當作自己身心修養與人格完善的進程來追求一種更豁然達觀的藝術生命中的品質,使其創作的水墨寫意"石榴",無論從思想,還是畫技,均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被賦予一種豐厚丶鬱勃丶酧雅丶空靈丶灑脫的意境,體現著一種全新的詩性的美學原則。近年來,崔樹軒創作的一幅幅精品,那玲瓏剔透、鮮嫰掛霜沉甸甸的果實,盤根錯節、曲龍勁鐵的老幹,繁而不亂、纖而遒勁的嫩枝,疏密有致灑脫飄逸的葉子,把一個碩果累累丶秋風駘蕩丶熙煕攘攘的立體畫面展現在我們面前。其筆墨老辣,技法精湛,讀來使人體味到一種心境丶畫境的超越。不是孤芳自賞、而是限於個人喜愛,其作氣勢恢宏,氣息清新,凜凜之神,浩浩長風,達到比較高的美學境界。

不僅是石榴,崔樹軒畫紫藤、牡丹、梅花等物,也能夠從傳統文化情結裡走出"小我",站在新時代多元繪畫語言裡畫出"大我"之氣象。牡丹,國花,人多見之,自古以來,有"畫牡丹容易近俗"之說,而崔樹軒畫牡丹則獨具匠心,在綠物寄情"的法則中著意於注入一種搏大、空明、雄渾、典雅的美感,顯示岀脫俗高雅的氣質,冶而嫵媚,豔而不俗。在其作品中,崔樹軒將牡丹、玉蘭、竹等題材巧妙的融為一圖,強烈的對比與呼應在視覺上給人以衝擊與震撼,好像舒展開一片深還而遼闊的心靈視野,層次豐富,畫外有畫,層層推遠,引人遐想。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崔樹軒畫畫用筆不拘左手右手、左筆作畫更富樸拙韻致、左右手合作的作品尤耐人尋味,正可謂:左右逢緣得佳構,渾然一體出精品。


崔樹軒作品欣賞


雖然崔樹軒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但是從藝術的本體語言和審美精神上講,他的繪畫還是屬於傳統的。現在一提傳統的問題,大家或以為是過時的東西,是僵化或者是落後的。崔樹軒很誠懇地反思自己的藝術歷程,他說:越是往傳統的道路上走得遠,他的藝術之路就越長。他不斷地在給自己補課,面對浩如煙海的傳統繪畫遺產,他時時在檢討自己的不足。多年來,他一直堅持書法的學習與創作。在他最近的這批石榴寫生作品中,我看到了線條的柔美與水墨韻律的融合,他的畫面整潔而蒼莽,空靈與沉著,風格日漸趨於平靜,當一切狂躁、喧譁、盲動的因素得到平息的時候,一種內斂的力量就像一個活躍的氣團一樣變得無懈可擊了,畫面此時是什麼?我想,他的繪畫就是他抒發人生豪氣,張揚生命態度的一個道場了。


崔樹軒作品欣賞


中國花鳥畫是最具中國文人意識形態的一種藝術形式,如何繼承、完善、豐富她,賦予她嶄新的時代和歷史意義,堅守文人的精神與品格就顯得尤其重要。文人的骨氣,往往是時代文化的符號,代表著人類進步的正能量。畫家是藝術家,但他不同於靠形體或者其他器官來詮釋自我的表演藝術家,畫家的本質是文人,文人和藝人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崔樹軒從不抱怨生活,總是認真對待生活中出現的每個問題,在忙碌中求清淨,在繁華中求狐獨,因為他知道對於生活的渴望與熱愛是藝術創作的根本。崔樹軒以他執著藝術的真誠情感去寫生去創作,從他神氣鬱然的筆墨趣味中,我們能見到石濤跌宕大氣、任伯年的簡逸溫潤、吳昌碩的骨法用筆、齊白石的純樸天趣、黃賓虹的爛漫深美、傅抱石的颯爽淋漓在他畫面上有機地融合為一種寧靜和諧,形成了自己鮮明個性的石榴畫寫意新風貌:奇崛爛漫,清新野逸,渾厚高華,恢弘大氣,雄秀兼得,雅俗共賞,展示了當今時代一種難得的"大花鳥"與"新花鳥"的宏大氣象,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可謂自成一家,被學者稱為"崔家樣"。


崔樹軒作品欣賞


崔樹軒作品欣賞


崔樹軒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