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步之三法四門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四門為虛,三法為實,四門空隔而三法寓於其中,擺法、撤法、扎法稱之為行步三法,擺法又為行步三法之首,它忽左忽右,忽進忽退,行東就西,技擊之時多用在與敵人周旋對敵人襲擾的步法,撤法有抽撤之迅,退縮之疾,但它不僅僅為了退卻,擺脫敵人,也包藏著轉移埋伏,進攻之步法,而扎法要求的確是進攻之疾,衝擊之猛,多用來進攻,追擊敵人。


練習樁步五勢之時要求穩,能動中求靜;而行步三法則要如流水行雲一般,步點清楚,動作準確,迅疾,要“走如風,站如釘,眼若閃電,拳似流星”,身手輕靈“腳落如貓行”。在整趟架子之中,樁步、行步交替出現。在整個梅花樁套路之中,練完樁步、就走行步,行步一停、又接練樁步,練習之時忽靜忽動,一氣呵成,靜之如山嶽,按之有陰陽,動之似江河,行之似波浪,一波未平一波起,彷彿蟄龍水面行。


擺法:


擺法是習武者在長方形拳場上短邊運動行走的方法。下圖為南北向運動行走的方法。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例如:習武者從右下斜線上要到右上方斜線上去,擺法開始時先左大勢姿勢站好(圖2)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左腳向北邁出一步,左腿弓步,右腿瞪直,邁步時左臂隨之向下經腹前貼身向左上方擺出(圖3)。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右臂亦從右側落於右胯旁,緊攢著右腳向在上方邁一大步,落地後右腿弓步,左腿蹬直,邁步時右臂隨之向下經腹前貼身向右,上方擺出,貼耳伸直,左臂亦由肘橫於胸前,右拳拳心向裡靠在右腋下,扭向左看,站成右打虎勢(圖4)。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撤法:


撤法是習武者在下圖中沿拳場斜線,對角運行行走的方法。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例如:習武者從圖西北角要撤到東南角去,撤法開始右打虎勢站好,右臂從右側落下,右腳隨之轉身180°向左側後撤一大步,撤步時右臂從有胯旁向上平舉,左臂也隨即伸平,兩手變掌,掌心向下,五指並挽(圖6)。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然後左腳跟上與右腳併攏(圖7),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併攏後右腳又向右側後撤一大步,轉身撤步之時左臂貼左胯轉動,右臂向上高舉,轉身後右臂與左臂平舉,掌心向下(圖8),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右腳跟上與左腳併攏(圖9),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這時左腿向左側又邁出一步(圖10),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右腳落地後即垂直弓步下蹲,左腿向下屈腿成半跪勢(圖11),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抄成左大勢。抄成左大勢的動作要求與樁步五勢申抄大勢相同。


扎法:


習武者在拳場中東西方向運動行走的方法。也就是長方形拳場之中,長邊兩邊運動行走的方法。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習武者左大勢站在拳場圖中右前方斜線上(圖13),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左臂向上貼身作順時針環繞,從腹前向左側平直打出(圖14),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左拳打出,左腿隨之變成弓步,右腿瞪直,右臂亦向下落平,以左順勢姿勢站好,眼向西南角看(圖15),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再上右步撤左步,手隨步貼身動,變成眼看東南角的右順勢(圖16)。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以右腳為軸,右腳向右後方撤一步變成與中線平行,右腳落地時曲腿下蹲,成右弓腿勢,雙手在胸前交叉下抱,雙手下抱之時腿隨之弓成弓步,左手與左腿平行,右臂彎曲成為和中線平行的虎勢(圖17、18)。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右腳從左腳後方倒插一步,插步時左臂在身前貼身逆時針環繞向左側反臂劈,劈與肩平,右臂亦同時曲肘逆時針轉,停於胸前,左拳心向上,右拳心向下,扭腰順胯,目順左拳遠視(圖19)。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右腳向右前方邁出一步,成右虛點步,左臂曲肘收於肋下,右拳隨右腳打出,右拳拳心向下,左拳拳心向,上,目順右拳向前遠視(圖20)。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上左步,打左拳,成左腳虛點步,左拳拳心向下,右拳拳心向上,目順左拳向前遠視(圖21)。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再右後轉身,撤右步面向東南角斜線上變戍左拗勢(圖22),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參看樁步五勢中左拗勢。轉身90°兩臂貼身環繞(圖23)。腳隨身動變成左大勢。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四門為虛,三法為實。通常,在一門中練完了樁步和行步,就應該到二門或三門去練,這時就稱之為走完了一門。五勢梅花樁在練習基本套路之時,前後左右,四面八方,每個角落都走到了,這就為以後技擊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聲東就西、忽南就北打下了基礎,這也是梅花樁基本套路練法的一個優點。


梅花樁 | 行步之三法四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