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輝:臥床30年的“中國好人”張太山讓兒子代捐1萬元

衛輝:臥床30年的“中國好人”讓兒子代捐1萬元

本報訊(記者馬丙宇通訊員李娟)

衛輝:臥床30年的“中國好人”張太山讓兒子代捐1萬元


1月31日,一個名字叫張飛的同志,拿著現金來到衛輝紅十字會辦公室,代替父親捐款1萬元人民幣。

張飛是衛輝市衛監所副所長,其父親就是被譽為“中國好人”,“出彩河南人”,臥床30年、年近七旬給老百姓診治病人的好村醫張太山。今年66歲張太山是汲水鎮下園村村醫。張太山4歲時患上脊椎結核,行走需要雙手扶膝蓋。雖然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但張太山特別上進,幾十年的苦功夫,終於成為一名村醫。1990年,張太山的腰椎病情加重,最終難以站立。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無法坐著診病就躺著,床榻就是張太山的問診處。每天,衛生室一開門,就有不少患者擁進來。衛生室放了一張大床,床上躺著醫生張太山,大家自覺按順序排隊,等待張太山給診治。

疫情發生後,張太山多次和家人說要捐點款,支持衛輝幹部群眾在一線阻擊抗擊疫情。 “臥床三十年了,活動極不方便,我作為一名下園村的村醫,無法和村上幹部群眾一起戰鬥,心裡很不是滋味。整天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我要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兒。我就讓孩子代替我及一家人去捐點款,我心裡才會有一點踏實感。”張太山動情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