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只有成功?不,我也失敗了

最近有很多同學來私信問研線菌“考研失敗了怎麼辦”,今天就這個問題研線菌說一下自己的考研失敗經歷。


小編我不才經歷了兩次考研經歷,兩次都以失敗告終,兩次考研的目標是同一所院校的同一個專業,對,小編我是2020年考研失敗大軍中的一員。所以,對同學們的私信我自己也非常的有體會,其中有不少同學說“讓父母失望了”,也有說“自己這一年彷彿就是個笑話”,還有同學說“我就是不服,這對我們考生不公平”。那小編就談談我自己的感受吧——2020年考研失敗的感受。


小編本人跟大多數人一樣擁有這平凡的資質,靠著一腔孤勇和八分的努力。小編之所以會走上考研這條路完全是家裡人強迫的,“考公”or“考研”這是很多同學在即將畢業時都會面臨的問題,小編不向往事業編工作,所以被逼無奈走上了考研這條不歸路。考研這條路要麼成功上岸,要麼真的會一路走向黑。


第一次考研,也是什麼都不懂,學校是點兵點將點到的,就像大部分學生一樣,考研也是為了改變本科出身,所以當時小編我真的是眼高手低的典型了。既然一切都選好了那就開始複習吧。


19年考研從3月份準備到12月份,和很多努力備考的考生一樣,小編見證了早晨6點從春天到冬天的變化,也無數次關掉凌晨1點的燈。身邊的考研地朋友也這樣按部就班的完成這每天備考的任務,那時候備考就像是一個任務,彷彿你每天認真打卡備考最後就能考上研究生。然而,並不是這樣,19年成績擦線進入到複試,複試陪跑被刷,當時暗暗地在心裡想:“老師,我們明年見。”對,當時的我認為,我既然第一次都能進入到複試,那麼第二次肯定就穩上了。小朋友,你是否有太多天真的想法。


2020考研開啟考研地獄模式,二戰在家複習,每天不是正在崩潰,就是瀕臨崩潰,為了保證學習效率,自己還找了一個研友,把去年所有沒有複習到的都蒐羅到了一起,逐個突破,到了考場信心滿滿的坐在位置上答題,反正自己答得挺滿意的。二戰查到成績哪一刻心裡咯噔了一下,然後恢復平靜,去微博找了找熱搜,進去看到很多人都在說

壓分的問題,我心裡也就釋然了。當然不外乎先把學校在心裡嘀咕一通。


為什麼我是“釋然”呢?因為我讓自己放過我自己,考研這條路我走了兩次,兩次都失敗或許就印證了我可能真的不適合做這件事。


考研就是一個看結果的事,結局是失敗的,但你就是失敗的?我的回答是,NO!在我看來,考研帶給我更多的是心態上的變化。


壓分,注水,考研不公平的事件在近幾年頻頻被曝光出來,這是事實,不論你是不是願意接受,它就在這裡,我們已經盡力去讓考研變得更加公平,但任重而道遠,我們只能調整自己的心態,讓下面的考生儘量避免入坑。


這一年,或者說這兩年,不論是專業上還是看事情的思維上我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也與我的專業有關。每個認真考研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好像沉澱了不少,穩重了不少。考研就是一個自我沉澱、自我檢查、自我成長的過程,這一年沒有浪費,它會以另外的形式讓你變成更好的你。


對於父母而言,他們看得到你的辛苦、你的付出,可能他們不善言辭,沒有經歷過考研,沒有很高的學問,但他們總會盡力的去開導你,告訴你“人生不是一場考研就能決定的,任何一場考試都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


多數人這一輩子必須走出校園,我們只不過比他們早一些而已。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睡一覺、哭一場、旅個遊,把這件事畫上一個省略號,告訴自己,如果以後還有機會,不急於這一時,星光不負趕路人,我們下段旅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