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醫藥:從“十年長牛”到走向落寞僅因一次帶量採購?


華東醫藥:從“十年長牛”到走向落寞僅因一次帶量採購?

華東醫藥從“十年長牛”的白馬股到走向落寞僅因一次帶量採購?

是,也不是。

核心產品競標出局引發股價暴跌

華東醫藥曾經屬於醫藥行業的白馬股,有過“十年長牛”歷史。

但是,1月17日華東醫藥的兩大核心單品之一的阿卡波糖在第二輪全國藥品集中採購中競標出局,引發股價跌停。截止到目前,華東醫藥的股價從此基本都處於下跌態勢之中。

華東醫藥是胡凱軍控制的遠大系旗下一家醫藥企業,主要包括醫藥製造和醫藥商業兩大板塊。其中醫藥製造板塊的子公司中美華東貢獻了八成的盈利來源。現有的公開信息無法知曉單個產品對中美華東的利潤貢獻,但是現有數據顯示阿卡波糖和百令膠囊是中美華東唯二的兩款20億元單品,這兩款核心單品的銷售收入佔據了中美華東的一半以上營收。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阿卡波糖對華東醫藥的重要性。

因此,在第二輪藥品全國集中採購中出局,意味著華東醫藥的阿卡波糖產品銷售收入和利潤都將遭遇重創。華東醫藥的營收和盈利水平也將被大幅拖累,股價跌停和持續下跌就是必然了。

華東醫藥的落寞是醫藥行業的縮影

其實,更早2018年起,華東醫藥就開始不被資本市場看好,阿卡波糖競標出局只是讓天平傾斜的最後一個砝碼。

彼時,中國的整個醫藥行業都走到了十字路口。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醫保支出壓力增大,政府推動醫療改革是必然之舉。在這一趨勢下,藥品全國集中採購必然會大大壓縮藥品價格,減輕醫保支出壓力。但是不同類別藥品被區別對待了,自主創新藥被鼓勵支持,仿製藥和輔助用藥被重點壓縮價格。

藥品全國集中採購只是醫療改革中一大舉措,醫藥分離是醫療改革必然趨勢。過去,大量藥企營銷高度依靠自己積累的銷售能力和渠道能力。大量藥企銷售費用佔比過高,就是這一現象趨勢的體現。醫藥分離之下,公立醫藥將部分或全部剝離藥品銷售,舊有營銷邏輯也被打亂。

華東醫藥過去卻站在了這一趨勢的對立面。

華東醫藥的兩大核心單品阿卡波糖是典型的仿製藥,百令膠囊是輔助用藥,創新研發類藥品佔比很低。現有公開數據顯示,華東醫藥過去很長時間對創新研發都沒有足夠重視,過去研發費用佔公司營收的比重常年在3%左右。相較而言,在醫藥自主創新潮中出盡風頭的另一大白馬恆瑞醫藥研發佔比超過15%,把大量資金用於收購的復星醫藥研發佔比也是華東醫藥的兩倍左右。

相對應的,華東醫藥的銷售費用常年數倍於其研發費用。以2019年上半年為例,華東醫藥銷售費用為30.54億元,而研發費用為僅4.69億元,研發投入不足銷售投入的六分之一。

華東醫藥的轉型之困

中國醫藥業仿製藥時代走向終結,行業轉型升級也迫在眉睫,創新研發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華東醫藥也並非沒有轉型,只是進展不大,未來恐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近年來,華東醫藥也在加強研發投入,豐富創新藥、生物類似藥研發管線佈局。但是,創新研發風險高、投入大、週期長。全球新藥研發週期平均達到14年,在最順利的情況下也需要7~8年。

目前華東醫藥佈局的重點創新藥,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邁華替尼、從美國引進的口服糖尿病創新藥等均還在臨床前期,距離產生收益還有較遠距離。

未來創新自研要上市並創造營收的時間還很久,但是醫療改革主導的降價政策的影響已經到來。華東醫療未來數年的壓力不小,“十年牛股”的歷史必將遠去。

出品 | 新財報

研究員 | 財報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