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我們說有的人懶惰

另一些人說他們與世無爭

我們說有的人愚蠢

另一些人說他學習方法有區別

因此,我得出結論

如果不把事實

和意見混為一談

我們將不再困惑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1

與自己的內心小孩和解

你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瞬間:

當處理問題留下遺憾時,你會不斷回想,陷入自責、內疚無法自拔;

當遇到不想去完成的事情時,雖滿腹牢騷,卻不得不去做,在痛苦中完成整個過程;

當內心的想法與來自“權威“的建議發生衝突時,你選擇了忽視自己內心的聲音,服從後者;

這些困擾如同千軍萬馬,讓你以為突圍困難重重。

但其實,只要轉變一下思維方式,你會發現這些其實都只是蟲兵蟻卒。

我們需要學會用心去體會,而不要被情緒所左右。

雖然中國人一向倡導言語委婉,有時自信滿滿的丟給對方一個字謎,覺得對方一定會懂得其中意,但往往,會被曲解。

有一些情侶之間在剛認識初期,聊天總是要繞著彎說,很多感受因為不能直白的表達,只能靠猜測,難過的時候強撐沒事兒,介意的時候假裝不在乎。說過的話裡面居多都有隱晦表達。

其實往往最直白簡單的溝通方式,才可以更好的解決我們的問題。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可“不得不”和“你讓我”這樣的表達卻淡化了個人責任。

大部分人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都會第一時間去埋怨和指責別人。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同理心,去站在他的情景下,思考問題。

有時就事論事的表達自己感受與盛氣凌人的說教他人是完全相反的。

盛氣凌人只會讓對方離我們越來越遠,適當的示弱則能夠使溝通更加順暢,從而解決衝突。

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是一種“示弱”,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遇到問題時要明確說出自己的請求。

只有明確說出了我們想讓對方為我們做什麼,對方才可能去做。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說了“不要往左邊走”這樣的話,覺得意思已經很明瞭了,就是想讓對方“往右邊走”,但是對方卻並不知道我們的真實想法。

他們還可能以為,我們想要的是他的原地踏步。

這樣的理解一點也不誇張。

就像一位太太和先生說“我叫你帶瓶醬油回來,可是你忘了。好煩啊!”也許,太太是希望先生馬上去買醬油。但她先生可能會以為他只是在指責他。

想要和別人達成良好的溝通結果的話,前提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的需求。

真實地說出我的需求。

解放自己那顆受桎梏的心。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在他人向你傾訴痛苦時,你會怎麼做?

也許心疼不已,急於安慰;

也許不斷出謀劃策;

也許不斷附和;

絕大部分人都漏掉了這個最簡單也最必要的選項——傾聽。

當我們耐心的去傾聽對方的需求,共情對方的感受,往往更能理解對方真實的訴求。

因此溝通中重要的不是言語,而是你的心。

所以一個人耐心傾聽、理解對方感受和需求,遠比言語更具魅力。

這些才是我們理解他人、改善人際關係,協調爭論和衝突的基礎能力。

一旦專注於彼此的觀察、感受及需要,不反駁他人,我們便能發現內心的柔情,對自己和他人產生全新的體會。

當我們學會了如何去了解和傾聽他人,我們更要學習去如何愛自己。

我們應該如何去愛自己?

在生活中,應該學會自我寬恕,直麵人生事。

在遇到挫折時,充分的體會人生的悲哀和內心的渴望。

在感到遺憾時,學會感謝經理。

當我們表現的不完美時,往往會陷入自責,併為此而感到痛苦。

無需責備自己。

聆聽自己的心聲

發現心靈深處的需要。

3

收起你的語言暴力

在日常生活中,語言暴力的由來主要包括道德評判、比較、強人所難、迴避責任等。

此類異化的溝通方式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容易造成心靈隔閡。

我們能不能好好說話


我們通常會拿自己的道德標準來評判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

“你這樣做太自私了”,“你對他有成見”。

自小我們便一直接觸比較性的問題,比較也是評判的一種形式。

“你看看人家小孩兒”,“你看看人家老公?”

人們在出現問題後,習慣用“不得不”給自己找藉口,淡化個人責任。

“你讓我傷透了心”,是“你”讓我傷透心。

這是公司、領導讓我這樣做的啊”,總之不是我願意那樣,是我“不得不”那樣啊。

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暗含著威脅,如果不配合,他們就會受到懲罰。在我們的社會中,這是強者常用的手段。

“限你明天之內修改完PPT”

“你不好好寫作業,今天就不要吃飯了!”

聽到批評時,我們一般會申辯、退縮或反擊。

“你永遠不知道你在憤怒時的一時口舌之快,會對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造成多大的傷害”。

4

你也可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你是不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親近的人?

你是不是覺得你言語得體,卻不自覺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你有沒有發現你做事的時候會有自利歸因偏差?

你是否正確的表達你自己的需要?

你是否一直以自我為中心,說話不經過思索,事後又悔之不及?

某些時候,有沒有明明說出一句話是想引起對方的關注和愛,結果卻變成了激發起雙方矛盾的導火索?

《非暴力溝通》從專業的心理學角度告訴我們,如何更好的表達自我和理解他人,從而達到深層的、發自內心的溝通。尤其是面對一個情緒化的,“難相處的”,甚至是憤怒的對象時,或者是面對衝突,誤解和似乎難以化解的冷漠之高牆時。

這本書我第一次接觸是在樊登讀書,聽完兩遍後,仍覺未理解透徹,遂又反覆讀了兩遍,方能大致瞭解其中深意,也逐漸清晰自己溝通問題所在。

我希望可以通過這本書所傳達的內容改變以往的溝通方式,也希望通過切身的經歷分享給你們。

非暴力溝通拒絕用指責,定義別人的方式去和別人溝通,而是主張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設身處地去感知別人的感受,贊同別人的情緒,和別人溝通時,要利用自己觀察到的去說明問題,而不是主觀臆想去看待問題。

一個完整的非暴力溝通包括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首先留意觀察到的事情,不帶喜惡,不判斷或評估,只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

接著,表達感受。

然後你需要的是什麼。

最後提出你具體的請求。

比如一位母親可以跟她的孩子說:“我看到桌子下有兩隻髒襪子(觀察),我不太高興(感受),因為我看重整潔(需要),你是否願意將襪子放進洗衣機?(請求)”,一開始運用非暴力溝通或許會很不習慣,但是在生活中有意地注意和訓練,能讓我們和別人的溝通更有效。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誠實和傾聽的基礎上與人聯繫。

我們無法停留在過去,也無法預見我們的反應。

我們需要不帶成見的感受變化。

我們需要用全身心去傾聽。

我們應該練習把每一個指責都轉化為尚未滿足的需要。

“個人的成長是通過與他人的坦誠交流來實現的,在交流中,彼此能夠自由地表達內心的軟弱”。坦誠的看自己的內心需要,發現需要或問題所在,不懼怕暴露自己的弱小,才能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

坦率的表達的自己的感情,不要摻雜一丁點雜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