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中的美菜送菜司機:夜奔、獨行與冬日的暖意

白色金盃車駛在武漢街頭,路上靜悄悄的,整座城市好像按下了暫停鍵。

秦樹友從駕駛室車窗望去,天空一片濁黃,天穹下的城市,就像一片寂靜的戰場,盡是肅殺之氣。

同樣肅殺已籠罩著中國一個多月,城市封鎖,街巷空曠,人們守在各自家中,如同守在一個個孤島。

少數奔忙在各個城市街頭的人,維持著城市的基礎運轉,也維持著文明社會的生命線。

秦樹友是其中的一員,他是美菜網的送菜司機,他和同伴們一起,在無數座城市忙碌。

他們為人們提供綠色的菜蔬,提供生活的信心,也一點點積蓄著城市恢復的元氣。

封城中的美菜送菜司機:夜奔、獨行與冬日的暖意


01

秦樹友今年28歲,河北人,在武漢已生活多年。

今年春節前,他第一次把妻兒帶到武漢過年,感受下南方熱鬧春節。

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時,經理和他說,明天再上一天班,初一在家過年。

臘月三十,經理和他說,休假取消了,我們要一起作戰。

過去,美菜網的客戶多是本地商戶,封城後,小區居民一下增多了,大家都在囤米囤面。

秦樹友起得越來越早,最後凌晨1點就要起床,出發時,夜還黑沉沉的。

每次從倉庫出發,公司都會給他測量體溫,為金盃車噴灑消毒。他戴上配發的手套和口罩,有種穿盔甲的感覺。

他喜歡玩英雄聯盟,開車奔走在寂靜的城市,他找到一點英雄的感覺:英雄不在於有沒有超能力,而在於為別人做了什麼。

有時,他會在路上接到客戶電話,告知他小區裡有多少人被傳染,有多少例確診病人,讓他小心,“會有種溫暖的感覺”。

美菜網當地的送菜司機,統一穿著綠色工服,他們成為武漢街頭不多的行者,為醫院、商戶和普通家庭送去急需的食材。

日子一天天熬過,秦樹友每天要忙到很晚才歸家。歸家時,妻兒已睡著,他要用酒精噴遍全身。

刺鼻的氣息總讓他很不舒服。過去,他也不喜歡武漢的氣息,“夏天太熱,能把人熱懵,武漢人嗓門大,脾氣衝。”

然而,他現在很懷念那種人間的煙火氣。

在336公里以南的長沙,送菜司機劉贊同樣也在懷念那個熱鬧的長沙。

1月21日起,他負責為長沙市第四醫院食堂配送食材,而那裡是當地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

他每次清晨到達醫院,附近空無一人,他進門,報身份,量體溫,把菜放到食堂後門門前,再打電話給食堂負責人,等待對方將食材運走。送了許多天,他從未見過對方口罩下的面容。

離開醫院後,他繼續奔走在空蕩的城市。家人一直為他擔心,妻子常埋怨:萬一生病了怎麼辦。劉贊安慰著說沒事,然而悄悄地換衣服,洗許多遍手。

他每天凌晨從家出發,開車時,他總會搖下車窗,冷風灌進來,帶走殘存的睡意。

每一次,他都期待陽光暖暖的日子。


02

封城的歲月開始了,送菜司機開始遇到重重考驗。

第一重是人力不足,因各地交通封鎖,部分送菜司機無法按時復工,加上美菜網暴增的訂單,運力成為難題。

送菜司機們開始了超負荷工作。重慶萬州美菜負責人徐少鍵,從初二開始值班並參加配送,一直無休。

節後當地連續降雨,居民下單量不斷增多,2月5日單日訂單量達1200多單。當天凌晨4點多剛回家的徐少鍵,6點多又趕回公司庫房。

疫情壓抑之下,餐桌上的綠色成為每家的期盼。徐少鍵明白那些訂單的重量,每天他要送10多個訂單,完事後還要忙碌站點的管理,歸家總在深夜。

那些訂單上的留言讓他念念不忘,“家裡的菜快見底了,有點兒發慌”,“已經好幾天沒吃上肉了……”,送這些單,徐少鍵有點“在救命”的感覺。他明白,那不光是菜,是生活的支撐。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個特殊的訂單。

那是一位北京女孩,遠程給在萬州獨居的父親,買的米麵。

老人住在萬州鐘鼓樓辦事處附近的小區,該地已有10多例確診病例。

小區一共四個門,老人表達不清接貨地點,先後說了多個地標,徐少鍵駕車繞著小區走了5圈,終在側門找到老人。

回來後,同事們開玩笑說,他是唯一一個敢繞著隔離小區轉5圈的人。

他也笑,也後怕,但他說,他明白父女牽掛的感覺。

他其實也不明白。初四他送貨時,接到7歲女兒的電話,叮囑他注意安全。女兒很少打電話,他詫異但未放在心上。

晚上回家,他看見桌上留下的蛋糕,才想起那天是女兒生日。往年都是家人一起過,今年他完全忙忘了這事。

忙碌的日子看似遙遙無期,而送菜司機很快經歷了第二重考驗:封路。

城市社區封閉,一般只會在小區門口設立檢查點,鄉鎮地區的防控手段卻五花八門,封路,圍牆,鐵柵欄,還有人在路口舉著紅纓槍和京劇裡的長刀。

從初五復工至今,青島送菜司機王民,見識了無數種封路方式,最後,他被迫選擇用平板車送菜。

封城中的美菜送菜司機:夜奔、獨行與冬日的暖意

幾天前,他為一個村裡的客戶送蔬菜和玉米油。到了村莊附近他才發現,當地主幹道豎起了兩米多高的藍鐵板,為防止攀爬,鐵板上還塗了油。

王民只能圍著村子轉,尋找離客戶定位最近處,再給客戶打電話。

最後,客戶踩在凳子上,從鐵板後探出頭,朝他揮手。王民站在平板車上,把一袋袋米麵遞給他。

他負責的青島即墨區域,面積大,配送跨度廣,奔行路上滿是寂寥。

2月2日凌晨3點半,他發了條朋友圈,公路上空無一人,視頻配文只有兩個字,“獨行”。


03

一個特殊的春節結束了,春風開始吹起,路上的送菜司機們已感到暖意。

疫情終將消散,人們素不相識,卻又以菜相識。特殊的相逢,有著特殊的緣。

在武漢,儘管城市依然封閉,許多送菜司機還是努力回到了工作崗位。現在,整個武漢已有近百名司機負責日常食材配送,秦樹友沒有年初那麼累了。

在青島,王民也不再一人獨行,同事逐漸復工後,他休息了幾天。如今再出發配送時,他發現街頭已能看到交警站崗。他開始期待,疫情結束後,在暖陽下的湖邊釣魚。

北京的送菜司機溫健勇,因為租住地封閉,他從初六起便沒回家,一直和同事們住在員工宿舍。情人節那天,他終於能回家,把屋內堆積的灰塵一掃而空,睡了個好覺。

疫情剛開始時的壓抑正在消散。溫健勇負責配送的小區,已經自發誕生出專門的組織者,他們在微群裡收集居民所需的食材信息,送菜司機們管他們叫“團長”。

配送多日後,溫健勇和好幾個團長都熟悉起來,大家互相諒解,禮貌有加,“相處得還不錯,我們幾點去送,人家都能收。”

人在恐慌壓抑時,總會特別珍視人與人的暖意。

前幾天,北京大雪,溫健勇配送時,至少看到三起小車禍。

一路上,他接到幾個團長打來的電話,提醒他注意安全,不要著急。他突然覺得,這段日子好像沒有那麼難熬了。

他減慢車速,打開音響,放了首喜歡的歌,黃渤唱的《正道的光》。

窗外雪花飄蕩,黃渤聲音很暖和,“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把每個黑暗的地方全部都照亮。”

封城中的美菜送菜司機:夜奔、獨行與冬日的暖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