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三點思考,幫助你做好自己的選擇

2020年的新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了全國各地,打破了中國人的一個又一個傳統,習慣了走親訪友,這次開始雲拜年, 大家宅在家裡,這也讓這個假期變得特別長,這次在家裡呆了一個多月。


在這個月裡, 以前匆匆回家,吃吃喝喝、走親訪友,現在終於停下來,一家人圍著桌子,每天吃飯,聊天,大家好像重新認識,重新相處。


當我們在聊天的時候,我們談到一個話題,如果在疫情下,是在大城市好呢? 還是在小城市,或者農村好呢?


哥哥先說:“肯定在呆在農村好了,你看,我們離這麼遠,根本就不會傳染過來,而且我們這邊,只要把路一封,都進不來。 ”


接著嫂子說:“那不一定,你看離我們家500米的堂嫂家的女婿,從湖北過來的,還在家門口貼了標誌,有湖北迴來的客人,不要串門。”


我說:“如果感染了,肯定是大城市好,大城市設備先進,醫療也發達,可以治療,而我們農村肯定沒有辦法,我們縣開始的時候都不能檢測,需要送到市裡檢測。 ”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方便,小城市則是遠離喧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於是出現了好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說:““普通人,最好別去北上廣發展,人生很短,生活很重要”, 更有人說:“上完大學,如果家裡沒背景和實力,儘量去大城市別回家鄉”, 你會贊同那種說法呢?

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三點思考,幫助你做好自己的選擇

中國遼寧大連城市夜景建築風光


1 小城市的生活是熟人社會,需要靠關係

我來自中國18線的小縣城,當年憑藉比錄取分多0.3分而考上了縣城最好的高中一中,在我們縣,只要進了這個高中,肯定是可以考上大學的,最後一個班都考上了大學。


現在畢業快20年了,去年過年聚會過一次,可以看到,大多數同學都在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福州,廈門, 只有幾個人回到了我們所在的縣城。 其中一個進入了縣城的銀行,一個在縣城的醫院,兩個在縣城的中學教書,還有2個做小生意, 一個班,60個人,就6個回老家。


他們要麼是有關係,可以進入銀行,醫院,要麼是回去教書,還有兩個做生意的也是,家族企業。


在小城市裡面,你碰到的每一個人,坐在一起多聊聊,說不定拐幾個彎,就有共同認識的人,所以這是一個熟人社會。


在熟人社會里,大家是靠關係,這種關係還可能不是錢,而是資源互換,你幫我一下,我幫你一下,大家就把事情辦了,如果你在這個網絡裡面,你會混的如魚得水,因為在這個網絡裡面,我幫你,你幫我,當你沒有關係的時候,你進不了這個圈子,即使你有錢,也沒有用,人家不帶你玩,你就沒有辦法參與競爭,甚至都不知道怎麼就被排除了。


在小城市,資源有限,大家都競爭哪些僅有的資源,傳統的銀行,電力,醫院,公務員,電信這些崗位,要麼就是自己做生意,其中利益交錯,一個沒有背景的人,很難進入,即使進入,也是很難得到重要。


在小地方,大公司特別少,有些專業,根本就沒有機會,即使有,也可能只有一個,當你做的不爽,想跳槽的時候,發現沒有其他合適的公司。


再有小城市的行業,就業崗位有限, 大學畢業以後,根本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這樣回去只能重頭再來,也是糾結。


1)如果在小城市自己的家族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回去小縣城是很爽的

小城市房價低,消費低,比起城市工資一般,但是比起普通人還是有保障,而且壓力小, 比如我姑姑,現在過的就是神仙日子,早早買了房子,車子,工資不錯,經常在朋友圈可以看到她們又找到一個地方好吃的,農家菜,私房菜,山莊。


這個時候,你可以說自己在生活, 這就是我想要的樣子。


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三點思考,幫助你做好自己的選擇


2)如果你沒有關係,沒有資源,回去重頭開始,那就會很糾結

在小地方,沒有關係,沒有資源,你回發現選擇和窄,處處受阻, 上個班,難找工作,找到工作,要換工作,還很難有位置,你可能會發現,整個城市,就這麼家公司可以養的起你的。


那這個時候,你也就可以說自己在過日子,而不是生活。


3) 小城市有著我們的羈絆

每年春節回去,去看自己的奶奶,爸爸媽媽,可以看到每年的白髮越來越多,明顯是越來越蒼老。


在“以孝為大”的中國,家庭永遠是年輕人在外追求自己的生活是羈絆。


回到家,覺得沒有在他們身邊,給錢,他們永遠存著,好在現在快遞方便,可以在網上把東西寄回去,直接送到家裡,這個非常好。


在農村有一種說法,讀書越好,孩子走得越遠,就像幫別人養兒子,而能力一般的孩子,則會在身邊。 我們村唯一的博士,他爸去世的時候,人在美國,沒得機會見最後一面。


《奇葩說》裡講:“父母買保健品就像你買包一樣,不只追求療效,還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是精神大保健。”孩子遠在大城市,那些銷售把這些孤獨的老人當成親爹媽一樣招呼著,藉著他們精神的空洞,鑽進了他們的生活, 而在小城市工作,則可以每天陪著父母。

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三點思考,幫助你做好自己的選擇

農民拿著飼料過冬存儲到村裡Phiyang修道院拉達克印度亞洲喜馬拉雅山脈


2 作為普通人,我建議你到大城市, 大城市靠能力,機會多

來到大城市,你會發現,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什麼人都容得下。 在大城市,大家都是陌生人,所以沒有那麼多利益瓜葛。沒有那麼多關係網絡。


所以你會發現,你去大城市的政府辦事,大家都規規矩矩,根據政府的指引,準備好材料,很快搞定,沒有其他的么蛾子。


遇到什麼不平事的, 比如說噪音,亂七八糟的事,打電話投訴是有人處理,而且還有回訪的。


大城市有各種各樣的公司,只要有能力,你都可以去試,憑自己本事吃飯,如果覺得不爽,還可以跳槽,反正有各種各樣的機會。


在大城市,集中了各種各樣的資源,雖然競爭激烈,但是隻要有本事,還是可以爭一下的,而不會被各種關係網阻擋。


國外心理學就認為,舒適狀態可使行為穩定,只有突破舒適區,進入一個壓力略高的空間才能加快發展腳步。該空間被稱為“最優焦慮區”, 在大城市,需要隨時突破自己的舒適區,進入到“最優焦慮區”。


而且大城市有各種各樣的行業,無論什麼專業畢業,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


來到大城市,要的就是機會,特別是來深圳,這裡是年輕人的天堂,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各憑本事吃飯。


以我自己為例,我學的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如果回到家鄉,考個教師資格證可以教書,然後就沒有然後,沒有對口的工作。


畢業後,我到了深圳,進入了IT行業,這裡機會多,在科技園,到處是找軟件人員的,


而且在深圳,大家都是外地人,沒有關係戶一說,大家靠的是實力,憑實力說話,這個對於外地人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公平了。


當然,大城市的競爭壓力也很大,你每天早上起來,可以看到步伐匆匆的行人趕著去地鐵,公交,手裡還拿著早餐,偷空吃一下。


大城市的房價很高,高到瞠目結舌,消費也高, 房租,吃飯,佔據了大部分的消費。


1) 如果你有野心,有能力,應該去大城市

一個有野心的人,需要有機會,這個需要在大城市,大城市蘊藏了大量的機會,只要把握住了,就有機會翻身。


當然,要抓住機會,就要有能力, 而不是靠信念就可以的。吃苦耐勞那都是常有的,誰沒有見過早上四五點鐘的太陽, 太常見了。只要你去到大公司的樓下,凌晨2.3點,燈火通明, 出租車排長隊,等著下班的人。


這就是夢,追尋自己的夢,這才是生活。


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三點思考,幫助你做好自己的選擇


2) 如果你不想活的那麼累,在大城市, 隨時被拋棄的人

在大城市,資本是很無情的,有價值就利用,無價值,直接拋棄,所以你來了,想活的輕鬆,年輕的時候,可以, 因為有最好的性價比。


可是當到了35歲後, 這個時候,就可能隨時被拋棄。這個時候,只是過日子,而不是生活。

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三點思考,幫助你做好自己的選擇

繁華國貿CBD火燒雲


3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電視劇《蝸居》中的一句臺詞:其實我們都不用走,那個人流就推著我們向前走,我想不走都不行,想停下都不行。這就是大城市的魅力,良好的氛圍、公平的機會、不問出身,只看能力。


《脫口秀大會》上,李誕說到一個很重要的觀點,你只有在大城市,才能享受“田園牧歌”, 你過膩了城市的生活,到了農村,覺得什麼都新鮮,於是讚歎道“田園牧歌”。


可是,如果你在小城市,城市天天一樣,不變的街道,不變的建築,久了,也就膩了。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 沒有絕對的選擇,都是權衡之後的妥協。


每個人對於城市都有不同的看法,你喜歡大城市的繁華喧囂,別人卻欣賞小城市的優雅寧靜;你追求著大城市的教育醫療科技資源,別人卻著迷於小城市窄巷中厚重的一磚一瓦;你自傲於大城市拼搏的意氣風發,別人卻滿足於小城市生活的悠閒愜意。


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小城市,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我為什麼建議你留在北上廣深?三點思考,幫助你做好自己的選擇

商人看著箭頭標誌


4 寫在最後

馬克思說過,在現實的社會關係、與他人的交往以及與環境的互動中,人才能獲得相應的界定,自我理解並得以生存和發展。


也就是說,在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工作,不僅僅是工作地點不同這麼簡單。


普通人,過日子還是生活,不是取決於去不去大城市,而是取決於你有多少資源,你有多大的能力,你是否願意付出。


你有資源,有能力,願意付出,追尋自己的夢想,過好生活。


沒有資源,不想努力,無論去哪, 都只是過個日子。


職場打怪升級,變身Carry全場的大咖,收入翻10倍,從新人到達人的職場逆襲進階之路。歡迎關注我的專欄,點擊以下專欄卡片瞭解詳情↓↓↓


歡迎關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