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蘋果樹使用化肥挖溝挖多遠?

用戶7298369825916


氮、鉀肥在雨、水的淋溶作用下,會向土壤深處滲透。磷肥易被土壤固定,移動幅度小。所以,氮鉀化肥應淺施,10cm就夠。磷肥最好與農家肥拌施,深度30-50cm為宜。

果樹上肥坑應挖多深 移栽果樹要挖大穴,一米見方最好.

蘋果樹上化肥應挖多深的坑根據樹冠的大小挖一圈深30CM~50CM的溝就可以了,在溝中施入腐熟的農家肥及少量緩釋肥後蓋土踩實,澆不澆水都可以.

果樹如何挖坑施肥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挖坑的時候最好是把有機肥和表土混勻,再回填,埋樹






今夜上山打老虎


這個我比較有經驗,疫情影響,我過完年在家待著沒事幹,家裡正好有蘋果樹,我先說我們這裡怎麼弄的吧,我們是山東聊城,果樹的兩邊對稱著挖根據說的大小,大小樹平均一米左右,不用太寬,跟鐵鍁寬度差不服就行,深30公分左右,蘋果樹根很淺的,我們先是上的雞糞有勁,然後在雞糞上撒化肥(顆粒狀),如果你去年上的是果樹的東西方向,今年就可以南北方向了。蘋果樹沒有梨樹好弄!希望能幫到你!


一樣的人不一樣社會


這是很典型的“開溝施肥法”(也叫做條施法),在蘋果樹上面,一般這種方式的施肥發生在早春和秋後這兩個時間段,因為施肥量相對比較大,如果是在夏季施肥的話,多數採用的是點施肥法。題目當中所問的是化肥施放的開溝距離有多遠。

關鍵詞:蘋果樹 施肥 果農

那麼在蘋果樹施放的化肥上最常見的就是氮磷鉀這3種肥料,當然海魚複合肥和菌肥,都是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開溝施肥法並且適用於不同樹齡的蘋果樹,並且開溝距離還是會有所不同的。



針對不同樹齡的蘋果樹開溝距離的不同和施肥量的不同

1、首先剛移栽在1至3年以內甚至4年的蘋果樹一般是不會採取此種施肥方式的,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我家的蘋果樹是在2014年移栽的,那麼一直持續到2018年都沒有開溝施肥,直到去年年初開春用的是開溝施肥的方式。

2、那麼我家的蘋果樹在去年已經是5年的樹齡了,偏小齡蘋果樹,在開溝施肥的距離上是1米,算是一箇中規中矩的距離,這整片蘋果園裡面有一部分的溝是我開的呢,在距離蘋果樹1米的距離挖出一個圓形或者是一個趨近正方形,然後把搭配好的化肥均勻的撒到裡面。

3、那麼到蘋果樹開始正兒八經結果的盛果期,也就是樹齡在7至9年左右的時候,這開溝施肥的距離則要相對來說比較近一些,但是最近也不要小於80公分,這幾乎是我們老家那邊果農開溝施肥的一個極限了。

4、也有的果農朋友是這樣來衡量這個距離的,一般會是這棵蘋果樹“冠幅”(樹冠放射形出去的距離)長度的一般距離,這個也是相對比較合理的一個距離。特別是在中大冠蘋果樹和樹齡高的蘋果樹上面用這個方法來判斷的話是很實用的。


也就是說這樣的一個方法是“因樹施肥”的,而不是一刀切的距離1米或者是1.5米甚至是80公分來區分的,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測量方式最為合理一些,具有很強的“個性化”施肥,對於蘋果樹來說是很好的,施肥之後有利於毛根的吸收,加強蘋果樹的長勢。

不同季節施肥的距離也是不盡相同的

1、首先蘋果樹開溝施肥多是在於早春的雨水節氣前後,也就是2月中旬到3月上旬這段時間。二是在秋後的10月底到11月初的秋季最後兩個節氣之間,要趕在立冬之前施肥基本要完畢。

2、一般早春施肥的距離要比秋後施肥的距離稍微遠個一至兩個鐵鍬寬度的距離,因為春天蘋果樹的毛根是一個像外圍向下生長的過程,由於具有生長週期的擴散性,所以施肥距離相對較遠一些。

那麼在秋後施肥,蘋果樹是進入入冬封凍之前的冬肥,具有一種休眠的效果,此時根部也到了一個休眠的時間段,所以施肥距離相對來說較近一些。那麼從兩個不同季節的施肥深度來說,春季要比秋後施肥深一些,但是相差也不是很大。



不同開溝施肥方式距離也是不盡相同的

1、第一種是像我家那樣直接蘋果樹四周包圓的圓形或者是趨近於正方形的開溝施肥法,此種施肥方法比較全面,一般距離蘋果樹的距離相對下面一種方法要稍微遠一些。

2、第二種就是“條帶開溝的施肥法”,今年有可能是南北開溝,那麼明年既有可能是南北,也有可能是東西開溝,這就要看蘋果樹生長的樹勢和毛根生長的情況如何了,一般在這樣開溝的施肥下,距離相對來說比較近,因為和前者一比較的話,這明顯施肥量就相對少一些了。如果施肥的蘋果園越多,則施肥的量就累計起來越是少一些了。

3、那麼一般環形開溝主要針對的是4至6年以內的蘋果樹,像我家那樣的蘋果樹就很是適合了,如果是在6至7年以上就要用條帶開溝施肥法了,甚至有的人根據施肥與樹勢生長的情況來看,多數直接會採用點施肥法。

我從不同樹齡、不同季節、不同開溝方式這3種大的可以遇到的情況下來說明了開溝施肥的時候不同的距離,一般有這麼兩個衡量標準,一個是樹冠的二分之一,一個是80公分至1米,這兩個是很合理的一個距離範圍。


總結

給蘋果樹使用化肥開溝的這個距離我在這裡說的只是按照我家施肥的距離和果樹樹齡生長的情況來說的,這只是一個指導施肥距離的“方法論”,具體的距離,您要看您的施肥距離和樹冠樹齡大小,這樣再來根據我這樣的思路尋找到一個合理的施肥距離。


寧寧說的話


大家好!

我是關注農村農業農民,種植蘋果樹和花椒樹,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蘋果樹春季施肥最近幾天才剛施完,所以這個問題我就針對自己的實踐經驗來說說吧。

蘋果樹施肥主要有秋施基肥、春季施肥、其他時期的追肥。不同時期的施肥方式有所區別,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操作。

我認為: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靈活選用施肥方式方法,選擇施肥溝(坑)的方式和距離樹幹的遠近。總體上,以施肥效果最好,勞動強度小,少費工為最好。

一.秋施基肥。

秋季施肥最佳時期是在9月下旬~11月上旬,這段時間又是蘋果樹根系生長期。吸肥吸水能力強,部分用於根系生長,部分樹體儲藏,以備來年萌芽、開花、展葉、長枝所用。

因此,秋施基肥要深,最好已開溝施肥為最好。施肥溝寬30釐米、深30~40釐米、至於離樹幹的距離,理論上說是樹冠外圍滴水線向外延伸,在實際操作上,要根據實際情況開挖。我現在是用開溝機器在秋季開溝施肥,施肥溝是選擇在兩行樹的正中間開通溝。要說距離,咱們可以算一下,行距4米,正中間就是距離樹幹2米。對於盛果期樹來說,剛好差不多在蘋果樹的樹冠外圍滴水線位置。

如果採用人工挖溝,也可以挖放射狀施肥溝,每棵樹至少4條,盛果期樹離樹幹1米左右向外挖,剛好兩棵樹的施肥溝連接。


有人說這樣會挖斷蘋果樹根的,在秋季施肥,你根本不要怕壓斷蘋果樹根,因為此期蘋果樹處於根系生長旺盛期,壓斷部分根系有好處,斷樹處會快速生長出許多毛細根,這樣能夠增強吸肥吸水能力,同時根系更加旺盛。

二.春季施肥。

春季施肥是在秋季施肥不足,或者沒有施肥的情況下,儘早施肥。此期蘋果樹根系剛開始活動,吸肥吸水能力差,自我修復能力差,所以春季施肥要淺施,以防傷根。

所以,春季施肥(我一般春季不施肥)一般選用穴施法,就是挖小坑的一種施肥方式。我建議施肥坑穴儘量多挖,盛果期蘋果樹施肥坑穴,距離樹幹1米左右開始向外延伸,以株行距完全重合為最佳,基本上是全園施肥。


當然幼樹期,可以適當移近一些距離,保持70釐米左右就可以了。施肥儘量深些,因樹根有向肥向水性,施肥深,樹很扎得深,根深才能葉茂。

三.其他時節的追肥。

比如花後幼果第一次膨大期追肥,8月份蘋果第二次膨大期追肥。

我是這樣做的,追肥期,最好也是淺施,一般不用挖坑,以省力省時效果好為首選。

最好的施肥方式方法是肥水一體化,利用水溶肥用施肥槍注入,效果好,而且速度快,省力。當然距離跟上面一樣,距離樹幹1米向外施肥,株行距的兩棵樹的施肥相接剛好。


當然,沒有條件的果農,也可以採用穴施法,跟春季施肥方法一樣,此期但可以施的深些。

綜上所述,蘋果樹施肥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操作,最好的是要根據果園情況,蘋果樹的種植密度、蘋果樹所處時期、以及不同時期的施肥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總體上來說,要根據施肥期的果樹情況,綜訓科學的前提下,選擇施肥溝、坑穴離樹幹的距離,但總體來說,不能施肥太近,因為蘋果樹吸肥吸水的毛細根系分佈在樹冠外圍,而沒有在樹幹周圍,樹幹周圍是大量的粗根,只起固定樹體作用。

好了就說這麼多,如果喜歡就點贊和轉發。想看更多相關資訊,就請繼續關注我。


關注農村農業農民


幼樹和初果期蘋果樹以環狀溝施為主。盛果期放射性溝施。距主幹80 釐米左右,挖4-6 條寬30 釐米、深15-25 釐米內淺外深長度直達樹冠垂直投影外50 釐米。肥料施入後填土。

蘋果栽植前按所需密度挖定值坑,規格為0.6mx0.6m深為0.6m,底土與表土分開,施底肥/畝施肥1500kg-2000kg,根據當地土壤可多施帶有細沙土的有機肥。

要放棄兩棵樹中間或兩行中間開溝施肥的錯誤施肥方法,原因是果樹的趨避性大於趨肥性。





甜酸苦辣鹹的人生


幼樹和初果期蘋果樹以環狀溝施為主。盛果期放射性溝施。距主幹80 釐米左右,挖4-6 條寬30 釐米、深15-25 釐米內淺外深長度直達樹冠垂直投影外50 釐米。肥料施入後填土。

一般挖20公分左右即可。冬季、改良土壤或者乾燥的沙土地可以挖30公分。果樹吸收根系,多數分佈在地表10-40公分範圍內,所以不用太深。

有利於果樹的根系向下生長。果樹的根系具有趨肥的特性,能夠主動的尋找養分,施肥的深度足夠,根系向下生長,能夠對澇災、旱災、凍害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吸引根系向上生長,在夏天雨季到來的時候,如果遇到連續降雨,果園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上層的土壤裡含氧量就會減少,從而使上層的樹根缺氧從而形成澇災;而到了冬天,上層的土壤又會封凍,很容易對樹根產生凍害。

施肥過淺“是給草施肥而不是給樹施肥”,正常來說,蘋果樹能夠吸收養分的樹根主要分佈在30~60釐米的土層之中,而雜草的根系則是分佈比較淺,施肥過淺不利於蘋果樹的吸收,反而有利於雜草吸收利用。

現在有很多人在推廣免挖坑施肥,我認為這種施肥方式在短期內是有效果的,但從長遠看,還是要深施為主,只有優質疏鬆的土壤和良好的根系才能長出好的蘋果,免挖坑施肥是起不到疏鬆土壤和修剪根系的作用的,也會吸引果樹的根系向上生長。



演員周奧運


[互粉][互粉][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1、條溝施肥法:

所謂溝施肥方法,是果樹之間溝施肥,植物通常在樹冠垂直投影,外的保持和林木線方向挖溝,溝深30到50釐米,寬20 - 40釐米,缺口長度小於皇冠直徑大小,在肥料應用進溝裡,然後回填土,如果是肥料和均勻混合回填土,表面在10釐米的土壤施肥。

2、穴位施肥法:

所謂穴位施肥法,是指在果樹樹冠垂直投影邊緣的樹盤內開挖和施肥。每棵果樹有8-12個受精孔,30-40cm深,直徑約30cm。施肥後,土壤回填。本方法適用於種植密度高、果樹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的果園,在適用期內,常用於春夏施肥季節,也可用於磷肥、鉀肥和液肥的施用。應注意在樹冠周圍均勻分佈挖孔,以達到更加均勻的施肥效果。

3、循環施肥法:

圓形施肥法,也常稱為旋轉式施肥法,一般是在果樹樹冠的外側,挖出圓形或半圓形的溝槽進行施肥,溝深30-50釐米,溝寬20-40釐米左右,將肥料倒入溝裡,然後回填土壤。本方法適用於年齡小於4歲的小樹,也適用於坡地果園秋季基肥的施用。





擺攤哥陳瑞


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了,首先呢,我來說一下你這個蘋果樹開溝施肥的深度大概在30到60cm直接都要根據你說過的大小來決定,不能一概而論。

每個人都像自己的蘋果,又大又好,色澤鮮豔。個頭均勻,色澤暗淡,蘋果個頭短小。原因呢?主要是我們的是非不得到走。現在我就蘋果樹施肥就以下幾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沒有合理的利潤肥料。就暴雨,一種這樣的心態,我不管你能不能吸收,能吸收多少,我只管撒在地裡就行了,那是你的事兒了,這種想法是堅決不對的,你要杜絕這種想法。

施肥的過程中不注意果園這個合理搭配。你要根據果園自身的這個條件的決定,到底是什麼肥適合需要什麼樣的肥料,這才是最需要的。你施肥的時候不看果園的需要。盲目的去跟風,看別人是什麼,你就說什麼,這是不對的。

還有一個就是最實惠的過程中沒有合理的搭配造成營養不均衡,一些這個肥料直接消聲逍客不能吸收啊。破壞了本身這個地裡的土壤的這個營養平衡。這是一個誤區啊!


臥龍小謝


一般是沿樹冠外圍滴水線挖環狀溝,也就是說具體的距離大致與樹冠半徑相等,以後每年隨樹冠擴大向外擴展。之所以在這個位置挖溝,是因為樹木的細根大多分佈在這個範圍內,而細根是樹木根系吸收水肥的主要部分。因此,在這個距離施肥肥效最好,溝寬50釐米左右,溝深60釐米左右為宜。


湖北的大馬哈


平衡施肥就是根據樹體需肥特點、土壤養分含量狀況以及目標產量要求,將有機肥,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按照科學的比例和數量選擇最佳施肥方式,補充給作物,以滿足作物對各種營養元素的最佳需求。

具體來說要做到幾個結合,即基肥與追肥相結合,氮、磷、鉀與中微量元素相結合,土壤施肥與葉面肥相結合。

基肥是指採收後或發芽前土壤挖溝施肥,一般施全年用肥量的50%左右。也有采用“一炮轟”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炮轟”顧名思義就是將全年的施肥量一次性施入土壤,整個生長季節不再施肥。“一炮轟”施肥方法應具備一定的條件:第一,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要強;第二,施肥量要充足;第三,最好不搞環剝。

基肥是全年的施肥重點,首先要做到配方合理。即有機肥、優質複合肥和中微量元素搭配合理,使果樹營養達到平衡。其次,數量要充足。使果樹“吃飽”,不能似飽非飽,施肥量應該是畝產量的10%~15%。另外,施肥方法要科學。幼齡期挖環狀溝,溝寬30釐米;深30釐米;結果大樹挖放射狀溝,在樹冠半徑1/2處向外挖6~8條放射狀溝,內淺外深、內窄外寬,深度20~40釐米,肥料與土壤要充分攪拌均勻,採收後施用比早春效果更好。

追肥主要在7月、8月施用。可以在7月上旬挖坑用優質高鉀複合肥,也可以在7月上旬和8月上旬分別施用優質多糖高鉀有機水溶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