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分為哪兩種?如何賞析?

那位戰無不勝的大人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詩歌體裁。包括絕句和律詩。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短句、絕詩,屬於近體詩的一種形式。絕句由四句組成,分為律絕和古絕,其中律絕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常見的絕句有五言絕句和七言絕句。

五言絕句典範:宋之問《渡漢江》、王之渙《登鸛雀樓》、王維《鹿柴》、《竹裡館》、《送別》、杜甫《八陣圖》、《絕句二首》、劉長卿《送上人》等。

七言絕句典範:李白《望天門山》、《望廬山瀑布》、高適《別董大二首》、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王之渙《涼州詞二首》等。

2律詩

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屬於近體詩範疇,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其常見的類型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

(1)句數固定:律詩通常每首八句,超過八句的,則稱排律或長律。

(2)押韻嚴格:律詩通常押平聲韻,而且必須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律詩還要求全首通押一韻,即一韻到底,中間不得換韻。

(3)講究平仄:律詩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講究粘和對。

(4)要求對仗: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每首律詩的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慣例是對仗句,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我們欣賞一首近體詩,首先可以欣賞它的格律美。在我看來,近體詩的美,首先在於它的格律。這也是它與其他詩體最大的不同之處。我認為,格律並不是簡單的鐐銬,它的存在是有合理性的。近體詩的平仄以兩字為一頓,平仄交錯,讀起來便很有節奏感。而不合平仄的詩句,則往往會讀起來不順暢。比方說,“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句典型的格律詩,如果我把“綠”字改成“到”字,不考慮字義的話,還是比較順口的。但如果我改成“春風又來江南岸”,讀起來就會很拗口。所以說,格律是詩人們在創作中積累的經驗,它賦予近體詩一種獨特的美。我們欣賞近體詩,可以從格律開始。

其二,一首好的近體詩,還要有優美的詞彙。這比較直觀,但也沒有一個一定的標準,因為它涉及到字義之間的細微差別。例如“碧”和“綠”兩個字,在做形容詞時,“碧”就比“綠”更有詩意。但是如果活用作動詞,“綠”就比“碧”要好得多了。總的來說,這些詞彙的意義雖然都有差別,但是隻要我們經常閱讀一些優秀的近體詩,憑著自己的語感,我們還是可以分辨出一首近體詩用詞的好壞的。

第三,一首好的近體詩,不但要有優美的辭藻,還應該將他們組合成一幅畫面。事 實上,畫面感也是中國古代詩詞的一大特色。這裡,我們就可以回答剛才留下的一個問題了:為什麼“春風又綠江南岸”和“春風又到江南岸”都符合格律,但前者卻更富詩意呢?我想,這是由於“綠”這個字給這句詩增添了色彩,使人聯想到一幅春風吹遍江南的畫面。而“到”字就沒有這樣的畫面了,所以“春風又綠江南岸”才會比“春風又到江南岸”要有詩意得多了。所以我們欣賞一首近體詩的時候,畫面一定是我們欣賞的重點。





書劍客申聯軍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兩種。其中,律詩包含五律、七律、排律;絕句包含五絕、七絕。

近體詩又稱為格律詩、今體詩。是初唐後為區別於古體詩而命名。它不同於古體詩之處在於,它對於句數、字數、用韻、對仗,都有著嚴格的要求。

近體詩(格律詩),要求平仄相間,駢散結合,押韻。平仄相間很好理解,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駢散結合,駢,對仗,散,不對仗;至於押韻,因近體詩以平韻詩為主,就以平韻詩舉例,即,尾字是平聲處,均須押韻,而且,只可同部同韻押,不像填詞那樣可以同部鄰韻通押。

近體詩共有四式,以首句區分,首句句式分別為: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

以五絕舉例如下——

第一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其中二四句尾字為平,須押韻。

第二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一二四句押韻。

第三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四句押韻。

第四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二四句押韻。

瞭解了近體詩的特點,再去賞析前人詩句,就會發現許多樂趣。

比如,老師要求背誦的詩,你根據平仄或者用韻,就能及時發現自己是否背錯;再比如,你能分辨出,那些著名的古代詩人,哪些詩是格律詩,哪些詩句對仗很精妙,再再比如,你其實也可以嘗試創作格律詩,既然掌握了基礎要素,又對近體詩如此感興趣,那麼,為什麼不呢?


夢安詩詞


近體詩分為哪兩種?如何賞析?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可從以下兩方面回答:

一、近體詩的分類及特點

所謂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古詩(又稱舊體詩,即民國以前的詩)的一種,是相對舊體詩中的古體詩(古風)而言的一種詩體。

近體詩(格律詩)的類型,按詩的長短可分為律詩和絕句兩種。從每句的字數看,又可分為五言律、絕和七言律、絕。律詩亦可加多中間對仗的聯數衍生為排律。

律詩的特點是對於句數、字數、用韻、平仄、對仗,粘連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它把四種平仄協調的句式,按照對仗、粘連的規則組合成:四句(五絕、七絕)、八句(五律、七律)、排律(八句以上)。且押韻必須是平聲韻。律詩有“平起首句入韻”、“平起首句不入韻 ”“仄起首句入韻”、“仄起首句不入韻"4種基本的格式。如杜甫的《春望》就是仄起首句不入韻的五律。

-----規則-----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律詩,除首尾兩聯外,中間不管有多少聯都須對仗。

所謂絕句,又稱截句、斷句,意為截取律詩的一半。可分4種:①截前四句的,後兩句對仗;②截後四句的,前兩句對仗;③截中間四句的,前兩句後兩句各自對仗;④截前後各兩句的,便不用對仗。

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便是屬截取中間四句的絕句了,其兩聯都是對仗的。

雖絕句有4種類型,但絕句是不要求對仗的。

二、賞析格律詩可從思想意境之高和藝術體式之妙兩方面來進行

其一, 從古至今,近體詩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湧現出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著名詩人,他們的詩或浪漫雅緻、或寫實家國、或婉約清新、或豪放大氣,無不凝聚著自己內心強烈的思緒情感。我們現在賞析一首格律詩,首先就要看它是否思想格調清新高雅,意境優美,發人深省,引人向上,能否使人心靈震顫,給人情感上的共鳴。

其二,我們要從藝術性來賞析近體詩。格律詩有別於其他詩的最大藝術特點,就在於它嚴格要求按一定規則交替使用平聲字或仄聲字,還有押韻、對仗和粘連,這就使得詩歌的音律抑揚頓挫,富於音樂美,給人予音韻和諧的美好享受。我們賞析一首格律詩,非常重要的點就是要看它是否合律。看它是否“句內相間,聯內相對,聯間相粘”;看它除首尾二聯外,中間幾聯是否對仗;看它是否押同部平聲韻到底。若能做到這些,這就是一首韻律和諧、藝術性完美的好詩。至於歷史上的好詩多如星辰,俺就不綴述了。

近體詩雖然美好,但要學好它、賞析它卻並不是易事,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有關格律詩的知識,多讀多欣賞前人的佳作,才能融匯貫通,不斷進步。

亞平愚笨,卻也非常喜歡近體詩,也曾試寫過一些拙作,用圖片錄幾首於下,請老師們指正,謝謝!








梧葉飄黃劉亞平


丨詩詞體例

中國詩歌,從詩詞體例和形式上看,大致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曲、新詩五種。

一、古體詩: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詩歌)、楚辭、樂府詩,是相對於近體詩而言的一個概念,這類詩的特點就是不講究對仗,平仄與用韻也比較自由。古體詩的詩體可分為樂府、雜言、四言、五言、七言等。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古風、新樂府。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就是,古體詩既包括唐代以前的詩歌,主要是漢魏六朝的詩歌(包括漢魏樂府古辭、南北朝樂府民歌及當時的文人詩);也包括唐代詩人依照古詩的作法寫的詩歌,其中唐代詩人所作古詩從字數上看,大致可分為五古和七古。

樂府詩是古體詩的典型代表。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後逐漸演變為一種詩體(其中的過程比較複雜,有興趣可參看羅根澤《樂府文學史》和吳相洲主編的《樂府詩集分類研究》系列)。一般我們所謂樂府詩是指漢樂府,即兩漢時期由樂府機關採集並配樂而流傳下來的詩歌,其特點就是可以歌唱。樂府又有舊題樂府和新題樂府之說。

舊題樂府:是指後世文人襲用樂府舊題模仿樂府體裁寫的作品,雖然沒有配樂,也稱為樂府詩。

新題樂府:即模仿樂府體裁,但卻自創新題而寫的作品。

二、近體詩: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詩體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等,其特點就是講究格律和對仗。

三、詞:又稱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相同或大致相同,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後闕、下闕、下片。

四、曲:又稱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五、新詩:又稱白話詩,主要是指五四以來以白話創作的新詩歌(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天天讀詩


從格律上看,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數字上看,有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唐代以後,四言詩很少見了,所以一般詩集只分為五言和七言兩類。

近體詩以律詩為代表。律詩的韻、平仄、對仗,都有許多講究。由於格律很嚴,所以稱為律詩。律詩有以下四個特點: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聲韻;

c.每句的平仄都有規定;

d.每篇必須對仗,對仗的位置也有規定。

有一種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長律。長律也是近體詩。

絕句比律詩的字數少一半。絕句可分為古絕和律絕兩類。

古絕可以用仄韻。律絕不但押平聲韻,而且要依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在形式上它們就等於半首律詩。這可歸入近體詩。

總括來說,一般古風屬於古體詩,而律詩(包括長律)則屬於近體詩。樂府和絕句,有些屬於古體,有些屬於近體。

至於律詩的韻和平仄律,待以後再詳細說明。

下面附本人即興寫的一首律詩拙作,僅供參考(不足之處敬請諒解)。

宅 家 吟

(二)

茫茫大地霧霾威,

帝子乘風下翠微。

梅竹輕輕披雪語,

雁鴻默默穿雲飛。

南山一柱擎華廈,

勇士萬鈞閃光輝。

三月春風楊柳綠,

晴空一鶴待仙歸。


手機用戶墨海聽濤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在唐代時出現的一種新詩體。

唐人為了與以前的古詩體相區別,故名之為“近體詩”;是同不受格律限制的古體詩相對而言的。

近體詩格律極為嚴格。要求:

①、篇有定句:除排律外,每首詩的句數必須固定。

②、句有定字:每句詩的字數固定。

③、韻用定位

:押韻位置要固定。

④、字有定聲:詩句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

⑤、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各聯連必須對仗。

與古詩體相比形式更為整齊,節奏更為和諧,但限制也更多了。

近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兩種。


1、律詩:有一定的嚴格的格律。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初唐。

每首八句。按字數可分為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簡稱五律、七律,此外還有排律。

律詩的聲韻規定嚴格,不論五律、七律和排律都必須一韻到底,而且不許鄰韻通押。

押韻的位置是固定的,即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是否押韻是自由的。

五律第一句不押韻的居多,相反,七律第一句押韻的居多。

同時,律詩平仄聲的排列也有嚴格規定,還要求對仗。

律詩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

其中,頷聯和頸聯要求必須對仗,對仗就是對偶,如名詞對名詞,代詞對代詞,動詞對動詞,數詞對數詞,方位詞對方位詞。

2、絕句:每首四句等於律詩的減半,也叫“截句”、“斷句”。產生於南北朝,興盛於唐代。


常見的絕句為五言、七言,簡稱五絕,七絕。

分為古絕體和近體絕句兩種。

①、古絕句:是古體詩的一種。不講究平仄、粘對,押韻可評可仄。

這種絕句出現較早,南北朝陳徐陵編的《玉臺新詠》裡就收有《古絕句四首。

後來也有人寫作,如李白的《靜夜思》《山中問答》等。

②、近體絕句:是近體詩的一種,通稱為律絕。要求按格律規定運用平仄,講究粘對,並限押平聲韻。

至於對仗,律絕不像律詩那樣嚴格,用於否,是部分用還是全首用,都是自由的。

這種絕句是律詩興起後才有的。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等。

3、排律:律詩的一種。它是按照一般律詩的格式加以鋪排延長而成,故稱排詩又叫長律。

排律和一般律詩一樣,要嚴格遵守平仄、對仗、押韻等規則,但它不限於四韻。每首最短五韻十句,多的長達五十韻(一百句),甚至一百韻(二百句)以上。

排律,除首尾兩聯為,中間各聯都對仗;各句間也要遵守平仄、粘對的格式。

由於限制過多,容易選擇堆徹死板,所以歷來極少名篇。

排律一般是五言,七言極少。五言排律由漢魏六朝五言古詩演化而來。謝靈運的《湖中曠瞻眺》,庾信的《奉和山池》已具排律雛形,但體制較短,限於五律十韻。

到唐代杜甫以後,排律方告成熟,體制漸長,聲律愈加工整。唐.白居易的《代書詩寄微之》竟長達一百韻。韓愈、孟郊等,更用聯句形式演為長篇,如《城南聯句》等。形式更加工巧,內容卻日漸貧乏。

這也許是過於追求形式而忽略了詩本意而造成的。


文子心語


近體詩包括絕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詩(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種,以律詩的格律為基準。(絕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詩。排律則是律詩的延長)。

近體詩這是與“古體”相對而言的詩體;也稱今體詩。它是指唐代形成並定格的格律詩體。由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求四聲、八病等聲律、對偶的新體詩發展而來,至唐初沈佺期、宋之問時始定型,為唐以後人常用的詩體,因與古體詩相對而言,故稱。其字數、句數、平仄、對仗和押韻都有嚴格的規定,主要類別有律詩和絕句,其中又各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別(六言較少見)。絕句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十句以上的稱排律或長律,偶有六句三韻的律詩,稱為三韻小律詩。古體詩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漢族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









止兒文學


近體詩,也稱格律詩、今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的一種,是唐以後成型的詩體,包括律詩和絕句,多為七言五言。律詩要求嚴格,要具備押韻、平仄、對仗等基本要素;絕句要求押韻、平仄,對仗不作硬性規定。關於如何賞析、傳承、發揚近體詩,我的觀點是學習掌握基本格式要素和古人的創作技巧、手段、辦法,融會貫通,適時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以毛澤東主席的詩作為榜樣,用詩歌記錄生活、戰鬥、革命,謳歌時代,謳歌革命,謳歌社會主義建設,弘揚正能量,抒發革命情,氣勢磅礴,氣吞山河,正氣凌然,詩劍詞槍,威震敵膽,鼓舞鬥志。現在新體詩由於基本上沒有什麼約束所以盛行,沒有固定格式,沒有韻律要求,有啥說啥,直白不隱,甚至標點符號都可以不要,一句“面向大海,春暖花開”,一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便成為大詩人。所以現在能堅持學習寫作近體詩,能讓國之瑰寶發揚光大的人真是難能可貴,值得稱道和鼓勵。在近體詩的寫作用韻方面我要呼籲,那些大咖們不要堅持再非“平水韻”、“詞林韻”、“廣韻”“佩文韻”等老八股韻不可了,要主張學好漢語拼音方案,以漢語拼音方案為基準,押同韻、鄰韻、鼻音韻,這樣簡單好學,又不失韻律,沒有改變押韻的初衷。希望詩詞大會能夠促進近體詩的創作和普及,希望近體詩能夠作為主流詩歌體裁,讓國之瑰寶發揚光大,閃耀時空!這裡以一首成語五絕藏頭詩和大家共勉。

文采飛揚

文筆如刀劍,

採風故里魂。

飛刀懲腐惡,

揚劍護民權。

一八年十月十九日


浪花李


這個你得從那個角度去分,如果從平仄關係看,是不需要去分的,所有近體詩都必須遵守平仄相替,相對,相粘的規則沒有例外。

如果按照按照長短來分,在我看來基本上就是四句的絕句,和四聯的律詩。因為格律體我們要標清楚的話,就律絕和律絕和律詩。

如何賞析?

詩言志,詩是韻文

一首詩詞的賞析無非就是感情和文釆。




金羊83940586


近體詩也稱格律詩,基本上是在唐開始興盛,分為絕句和律詩兩種,絕句為四句,律詩為八句。

近體詩之所以又稱為格律詩,是因為講究平仄對仗,並且要求極為嚴格。在賞析過程中也往往從這些角度進行賞析。

賞析角度一為煉字,古人很講究用字,杜甫曾有詩云: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是在說詩詞的煉字,而韓愈、賈島也曾因詩詞煉字有“推敲”這一美談,其實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視用字,不外乎要表達不同的意境與心緒,就如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與”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詩因一為推一為敲,傳達了不同的境界,若在賞析過程中抓住這兩個動詞,更能體查詩人或以聲寫靜或月下信步的不同。

賞析角度還可以是平仄對仗,這大多是律詩的頷聯和頸聯,這兩聯古人要求是工對,也就是說對仗工整,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才好,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又如“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都是這樣的名句。

當然詩句賞析還可以有畫面的品味,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亦可以有對詩中典故的把握,如“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蘊藉。

近體詩是中國傳統文學中讓人流連忘返的文學樣式,值得我們從多種角度品味賞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