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終於All in電動車了 為什麼透著英雄遲暮的悲壯?

美國時間3月4日,在位於密歇根的沃倫技術中心,通用汽車電氣化戰略的核心——模塊化的驅動系統以及搭載Ultium專屬電池的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BEV3),首次出現在鎂光燈下。

這一天是通用汽車的EV Day(電動車日),從這日起的未來一週時間,通用都將大方地展示自己的電氣化戰略和相關技術路徑。

這一天也載入通用汽車發展史冊,標誌著通用"All in電動化"的轉型步伐進一步加快。

此時,大眾和豐田都已經分別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All in電動車的決心,綢繆佈局;特斯拉的生產基地已經紮根中國,並向歐洲進軍。

反觀通用,近幾年在燃油車領域沒落的跡象越來越明顯,在電動車領域也沒佔據先發優勢,曾經的先驅變成了先烈,去年還被工會罷工拖了一個多月的後腿。

如今,通用從罷工的餘震中緩和過來,重整旗鼓向電動車進發,似乎夾雜著英雄遲暮的悲壯。

被逼上梁山的"戰略大撤退"

通用加快電動化轉型步伐,說到底,是被逼上梁山。

放眼全球,通用汽車的地位江河日下,論市值規模,名次已滑落到5名之後。

傳統車企中的豐田、大眾自不用說,就連戴姆勒目前的市值(371.5億美元)也要比通用(351.8億美元)高些許,以前只能仰視通用的PSA和FCA,也通過合併成功完成逆襲。

最氣人的是,成立僅18年的特斯拉也輕鬆打敗百年通用,最新市值高達1117億美元,比三個通用加起來還多。

就在不久前,通用將泰國羅勇府的工廠轉手賣給長城汽車,並表示將在年底前撤出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泰國三個市場,為此還準備了至少11億美元的資金,用作退出成本。

難以讓人想象,美國最大汽車巨頭竟式微至此。

通用終於All in電動車了 為什麼透著英雄遲暮的悲壯?

事實上,通用的"戰略大撤退"早在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就埋下了伏筆。

在次貸危機中命懸一線的通用汽車,通過申請破產逃過一劫,隨後開啟了漫長的改革之路:2015年將雪佛蘭品牌撤出歐洲與俄羅斯市場,2017年將歐寶與Vauxhall出售給法國PSA集團,此後又退出了南非和其他非洲市場。

2018年,通用汽車計劃在2019年關閉5家北美工廠,同時裁員1.4萬人。通過勒緊褲腰帶,通用在這一年終於實現了81億美元的利潤,不料卻引發一場曠世大罷工:4.8萬名員工持續罷工40天,讓通用蒙受36億美元的巨大損失。

通用2019年的淨利潤也因此大幅下降17.3%,只有67億美元。

反觀其他跨國車企,過去一年又在做什麼?

大眾和豐田全力以赴為電動化轉型努力;寶馬強化"2+4"中國戰略,銷量因此站上了歷史最高峰,並拿下中國豪車銷冠之位;PSA和FCA完成了合併大業,實現優勢互補,開啟全新徵戰姿態;電動車豪強特斯拉,更是用十個月時間火速建成上海工廠,成功完成擴張。

在燃油車領域,通用已經大勢已去,2019年大幅下滑10.7%的全球銷量,顯然已經刺痛了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的心。要想扳回一局,或者說,不被日新月異的市場環境淘汰,電動車是通用唯一的出路。

外有強敵,內有不定時炸彈

說到電動車,通用的起步其實比大眾、豐田還要早,早在1996年就拿出了第一臺純電動車EV1。但這款車並沒有賣給消費者,而是以租賃的方式提供給南加州地區的用戶使用。

三年之後,這款電動車原因不明地突然"猝死",通用不僅終止了EV1項目,還收回所有在租EV1汽車並銷燬處理,租戶們還給這款車舉行了一場葬禮。

通用EV1電動汽車項目的工程師並不甘心,另起爐灶,從而有了後來的特斯拉。

通用不僅在純電動車項目上失之先機,曾經認定的氫燃料路線也曾半途而廢,如今又重新All in電動化,還有機會嗎?

先看看通用這次掏出來的家底吧。

EV Day上展示的模塊化的驅動系統以及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BEV3,是業界關注的最大焦點。

通用終於All in電動車了 為什麼透著英雄遲暮的悲壯?

據稱,BEV3平臺有高度的靈活性,能夠覆蓋各種車型,包括皮卡、SUV,跨界車、轎車、商用車等,在通用的地位類似於MEB平臺之於大眾,被形容為抗衡特斯拉的"砝碼"。

今年1月舊金山首發的Cruise Origin純電動自動駕駛共享車型,便首次搭載了第三代電動車平臺和Ultium電池。據財聯社報道,BEV3平臺將很快落戶武漢,屆時率先生產的車型將是凱迪拉克Lyriq。

另一個關注點來自全新電池Ultium,這是通用汽車專為未來純電動車而研發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組,其電芯將採用鈷含量較低的專利化學配方,可支持高達640公里的續航里程。

目前,國內的廣汽新能源、小鵬電動車產品最高續航里程都已超過650公里;電池方面,特斯拉近期拉上寧德時代共同研究無鈷的磷酸鐵電池,目的是降低原料成本。相比之下,通用的Ultium電池有一定優勢,但並非站在金字塔尖,而且安全性、穩定性還有待驗證。

通用汽車的目標是,到2025年,在美國和中國每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為此,瑪麗·博拉表示,未來五年,通用汽車將在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上投資200億美元。

200億元多嗎?不多,大眾汽車從2020年到2024年投入電動化的預算就有330億歐元(約375億美元),接近通用的兩倍。

可以說,不論是資金、技術還是轉型時機,通用都沒有太多優勢,加上外有強敵,內有一顆不定時炸彈(美國工會),通用汽車的這次戰略轉型,還得做好心理準備打一場"苦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