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用手練琴?怪不得進步這麼慢!

什麼?難道現在練琴都不用手了?

你還在用手練琴?怪不得進步這麼慢!


練琴當然得用手!但是,最沒效率的練琴方法,就是只用手!千萬不要以為別人家的孩子進步快,只是因為練琴時間長。其實,練琴時只要用到以下幾個部位,你的孩子也能事半功倍!


你還在用手練琴?怪不得進步這麼慢!


每天練琴的第一步不是彈,而是看!

如果是複習,一定要認真看好老師上課時在譜上標記的每一處錯誤,寫下的每一點要求。而不是隻憑自己的記憶和手指的慣性盲目練習,這樣的方式不僅沒有達到練習的效果,反而會鞏固錯誤。

如果是新譜,首先要熟悉譜面上所有的標記。不看譜號和調號,會出現錯音;不注重拍號,會影響節奏和韻律;不在乎速度和表情記號,會影響作品的演奏風格……為什麼很多孩子總是錯音百出,沒有樂感?因為他們的眼裡只有五線譜上的“小蝌蚪”。


你還在用手練琴?怪不得進步這麼慢!


唱譜,也是練琴時的一個重要環節。首先,它能幫助孩子快速識譜,減少演奏時的錯誤率;其次,有助於孩子對樂句、呼吸的判斷,不至於“一口氣”彈奏到底;第三,唱譜能直觀地使孩子在樂曲旋律中找尋到起伏感,把握樂曲的情感。

不要以為唱譜只有初學的孩子才需要,很多著名演奏家在練習和演奏時,嘴裡也會不自覺地哼唱。例如鋼琴怪才古爾德,他不管是在舞臺上演出,還是在錄音棚錄製唱片時,他總是會跟著旋律哼唱,幫助情感的抒發。(當然,這裡不是鼓勵孩子在任何場合演奏時都要哼唱,而是強調唱譜的重要性。)


你還在用手練琴?怪不得進步這麼慢!


學樂器的最終目的不是會彈,而是會聽,彈給自己聽,彈給觀眾聽。但是,大多數孩子在練習時,卻是兩耳只聞窗外事——聽聽媽媽在看什麼劇,爸爸在跟誰打電話……

學會聽自己的演奏,可以減少錯音的發生,幫助音樂情感的處理,以及把握對音樂的理解。


你還在用手練琴?怪不得進步這麼慢!


練琴不是手指的機械運動。在彈奏每個音符之前,大腦都要進行飛速運轉,做出準確判斷:音高、節奏、強弱、觸鍵,速度、情感……積極思考自己的演奏是否出現錯誤,力度處理是否得當,困難片段是否得到解決,遇到難點如何解決。而不是手指隨意敲擊琴鍵,發出聲音,應付家長。


你還在用手練琴?怪不得進步這麼慢!


用心去感受和表達自己演奏的音樂,是練琴時最高的境界,但也是最應該達到的狀態。記住,音樂不是用來練習手指,學習樂理的,而是用來讓人們欣賞,打動聽眾的,這才是演奏的初衷和目標。

這五個字中,

你的孩子做到了幾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