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所有的人生問題,都能從黑塞的《悉達多》中得到解決之道

《悉達多》是一本人物傳記小說,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心靈探索的故事。這位青年名字叫悉達多,悉達多這個名字不禁讓我們想到喬達摩·悉達多,他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人稱成為佛陀,意思是覺悟之人,也稱釋迦牟尼佛。

但本書中,黑塞寫的並不是一本佛教小說,而是講述人向自我精神的探尋,因為,世界上最難了解的事物,反而是我們自己。作者把悉達多和喬達摩寫成了兩個人,喬達摩是已經成為佛陀的人,悉達多是在追尋自我的路人,他們的相遇,像是一個我和另一個我的在內心深處的“搏擊”。書中的悉達多遇到佛陀,聆聽過他的教誨,但並未皈依,他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求道之旅,據說,在寫這本書的時候,黑塞正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在榮格處接受心理治療,來幫助自己從難以承受的精神危機和生活危機中解脫出來。在某種程度上,《悉達多》給我們在紅塵中打滾的人提供了可以借鑑的生存之道。

《悉達多》的作者赫爾曼·黑塞在1922年寫完此書,他被稱為德國浪漫派的最後一位騎士,他於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你遇到所有的人生問題,都能從黑塞的《悉達多》中得到解決之道

《悉達多》的作者赫爾曼·黑塞,他於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黑塞曾在20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掀起過熱潮,《悉達多》這本薄薄的書,在大學生手裡幾乎人手一本。他的代表作很豐富,像《彼得·卡門青》《在輪下》《印度札記》《德米安》《悉達多》《辛克萊的筆記》《溫泉療養客》《荒原狼》《沉思錄》《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東方之旅》 《玻璃珠遊戲》等。黑塞喜歡海涅、歌德、黑格爾、羅曼羅蘭等浪漫先鋒作家和思想家,因此,他作品的底層邏輯一直是以描寫人的命運為線索,“人”在身處的時代中苦苦尋找道路時的心靈掙扎,以及人道主義的宣揚。

同時,黑塞還是詩人,因此,他在《悉達多》這本書裡優美絢麗的表達手法,讓整本書更像一部詩歌,在本書中,他想表達的核心思想是:知識可以傳授,但智慧不能,我們應該自己去經歷一些事情,如果有所領悟,領悟不是別人告訴你的,是要自己親自經歷劫難,絕知此事要躬行。

道理雖好,孩子必須過他們的一生

悉達多出生在一個美滿的家庭,有富足的生活,大好的前程,但他偏偏覺得生活帶來的一切都是痛苦,於是他拋家舍業,到當時印度的各大教派裡認真學習和修行,渴望找到一條徹底擺脫痛苦的金光大道。可是他逐漸法相,一切教派都不能繞過自己滿意,答案只能自己去尋找。

悉達多故事的開頭在我們現實中並不陌生,我們很多家長都會為了自己的孩子鋪路,精心培養,希望他們能按自己的安排,安穩富足的渡過這一生,這樣的安排包括干涉孩子的高考報考,學習社會當下流行的專業,在電影《死亡詩社》中,尼爾是位有才華的高中生,他熱愛詩歌,話劇,想以話劇演員當成自己的終身職業,但是當軍人的父親認為當演員未來生活沒有保障,全家人節衣縮食送他進威爾頓貴族學校,是為了他能上哈佛將來當一名醫生,想讓他放棄夢想,《仲夏夜之夢》演出結束的那天晚上,尼爾用父親的手槍讓自己的靈魂飄向了遙遠的天國。

你遇到所有的人生問題,都能從黑塞的《悉達多》中得到解決之道

《死亡詩社》中,尼爾的父親讓他放棄成為一名演員的夢想當一名醫生,尼爾絕望自殺


尼爾的父親固執、權威、嚴厲,尼爾最後絕望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以一種無聲的方式進行了強烈的反抗。尼爾的故事是個悲劇。相比較而言,悉達多要幸運的多,他在離家前也遇到了來自父親的阻力,但是他日夜跪在父親的房門外,直到父親同意他離開家。張愛玲在《非走不可的彎路》中說:"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一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跟頭,不碰壁,不碰個頭破血流,怎能煉出鋼筋鐵骨,怎能長大呢?"

悉達多在青春的路口,被一條若隱若現的小路,召喚著去。

這是悉達多作為兒子反抗父親,踏出人生第一步的故事,但這是不是意味著他從此學會了放手呢?當悉達多有了兒子,成位父親之後,他希望善意的忍耐能慢慢贏得兒子的心,不願意放孩子回到他更喜歡的生活,想要一直庇護著他,但是兒子並不領情,反抗悉達多,最後不辭而別,逃走了。

作為父親和兒子的雙重立場,讓悉達多更全面的體驗了人生,也理解了自己的父親,他似乎墜入了輪迴,再次經歷一切,就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年輕時如何同父親告別,如何離家,之後又再未回去,難道父親不是未他受苦,如同他現在為兒子受苦?

臺灣作家龍應臺曾在《目送》中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很多人生的痛苦,我們必須自己去體驗,無法逃避,這是人生規律。

撫慰人心最好的方式是傾聽

悉達多在年青的時候,在一條河邊被一個友善的船伕渡過過河去,這條河被他稱為步入俗世的起點,當他經過了戀愛,經商,發財,放縱,悔過,絕望,衰亡的生活後,他再度想起這位船伕——瓦穌迪瓦,瓦穌迪瓦也已年老,當悉達多向他講述自己的過往生活時,瓦穌迪瓦專注的傾聽,船伕最大的美德是傾聽,他是少數擅長傾聽之人,即便默不作聲,講述者也能感知他在安靜、坦誠、滿懷期待地傾聽,他既不褒揚亦不挑剔,只是傾聽,悉達多清楚,能向這樣一位傾聽者傾訴自己的生活、渴望與煩憂是何等幸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少有人能像悉達多一樣幸運遇到像船伕那樣善於傾聽的人,每個人都在更關注和在意自己,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疲憊,不堪重負。在電影《小丑》中,亞瑟的遭遇就說明了不被傾聽的傷害,他剛被莫名解僱,去找社區的心理諮詢師,正訴說著痛苦時,被諮詢師打斷,告訴他一個壞消息,由於政府砍了預算,這是他最後一次心理諮詢。亞瑟說:“你根本沒聽,對吧?我覺得你從來都沒有認真聽我說話,你只是每週重複同樣的問題,工作順利嗎?有沒有消極想法?我腦袋裡全是消極的想法,反正你也聽不進去。”電影中,亞瑟開槍殺死了那些曾經對他不好的人,包括這位社區心理諮詢師,但這些人當時也許並未覺察到他們的所作所為,給他造成了傷害。

你遇到所有的人生問題,都能從黑塞的《悉達多》中得到解決之道

電影《小丑》中亞瑟感覺被對面的心理諮詢師忽視,沒有聽他在說話

被傾聽,意味著被看到,是一種承認他人痛苦,看到他人正在受苦的同理心,悉達多跟船伕學會了拋棄激情和期盼,不論斷、無成見地以寂靜的心,侍奉和敞開的心靈去傾聽別人,傾聽自己,這樣真正的傾聽幫他走在自己的路上,尋找到真理。

柴靜說:“我打破沉默的方法就是忘記自己,去傾聽他人心底的沉默”。我們每個人都有被認真傾聽的渴望,也要學會傾聽別人的美德。

自己的答案只有自己去找

悉達多走在找尋真理的路上,他先是入了沙門,經過3年多學習戒律、修習克己及禪定,通過受苦,志願受苦和戰勝疼痛、飢餓、焦渴和疲憊等學會了諸多修煉之道,但是,他覺得這些法門無法讓人們證悟到什麼,只是暫時得到了安慰,麻醉,自我迷惑的小把戲,根本不是道中之道,他果斷重新上路,這時他遇到了被世人尊稱為佛陀的喬達摩,悉達多聽聞了佛陀的教誨,許多見到佛陀的都皈依成為他的弟子,與悉達多一起上路追尋真理的朋友喬文達也如此,悉達多沒有,他要去自己經歷這一切,去體悟,去找尋,而不是按照佛陀的教義直接去直到自己的生活,他與喬達文告別,重新上路。

不盲從多數人崇拜的教義,堅定的走在自己的路上,去追尋自己的體悟,是悉達多勇敢的地方,這也就意味著他所走的路即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指導和借鑑,也沒有同路人可以安慰和幫助,一切都要靠自己,而人生的答案是否能找到也不確定。

毛姆也曾經向悉達多一樣探索自己的精神之路,他把這種探索幻化在《刀鋒》的主角拉里身上,拉里同悉達多一樣,本應該過著優渥的生活,但他無法接受安排的人生,放棄了婚約和證券經紀人的工作,主動去做礦工,通過艱苦的體力勞動放空自己,去修道院,希望在宗教中覓得出路,但這些都沒有用,最後他去了印度,找到內心的明燈後,又回到故鄉美國,過著平靜,慈悲,無私忘我的生活。拉里是精神生活的使者,理想世界的踐行者者,拉里也是逆行的光,在實利主義社會中,不走捷徑,按自己的理想去經歷生活,找到自己生活的答案。

悉達多和拉里都為我們提供一種生活的樣本,自己的答案只有自己去找,就如同毛姆曾經說過的那樣:“自己的答案不可能在書中找到,只有自己去走。他不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上,非得越過一大片乾旱貧瘠、地形險惡的荒野,才能跨入活生生的現實世界”。

悉達多此後進入了現實世界,體驗了愛情,當父親,經商,擁有財富,墮落,精神的空調和崩塌,這些必經之路,無論對錯,都是他的體驗之路,也是他尋找自己答案的必經之路。

悉達多一生的故事,為我們展現了很多個看待人生問題的視角,是成長的坦誠記錄,是自我教導的方法論,是心靈深處的哲思,是治癒的藥引子,是溫暖心田的教導,是親密關係的剖析,是親子關係在換位中的感悟,甚至還是從跨界從商的指導教材,你能從中找到每一個人生階段中遇到的問題,並循著問題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