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來鴻-去雁、三尺劍-六鈞弓這三對,對聯的特點是什麼?

用戶2987504621801


個人淺見:

可以肯定,這三聯字數相同,詞性相近,平仄合規,對仗工整。由此可見,我們偉大祖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還是值得我們繼承,學習和發揚光大的!


雨後嬌陽534


“天-地”、“來鴻-去雁”、“三尺劍-六鈞弓”這三組詞一起出現,我感覺講的應該就是在《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中出現的“天對地”,“來鴻對去燕”,“三尺劍,六鈞弓”這幾個對字對詞!它們的特點就是對仗工整,平仄和諧

“天對地”是在《笠翁對韻》的上卷的一東“天對地,雨對風”小節中出現的!而“來鴻對去燕”“三尺劍,六鈞弓”是在《聲律啟蒙》的上卷的一東“雲對雨,雪對風”小節中出現的!

下面就是題中出現的對應字詞的小節!

《聲律啟蒙》上卷。一東。第一小節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笠翁對韻》上卷。一東。第一小節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由於在我國古代,詩詞與對聯是兩種非常重要的文學形式,不僅要講究格律和諧,而且要對韻工整,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對聲韻格律的感知與瞭解,幫助孩子培養語感,掌握聲韻的基本的格律,在作詩對句的時候能快速的答對上來,就出現了很多研究聲律的著作!《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就是我國古代研究聲律著作中的佼佼者!

下面是這兩本書的簡介:

《聲律啟蒙》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車萬育!這本書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笠翁對韻》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戲曲家李漁,號笠翁,所以叫《笠翁對韻》!這本書主要是以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全書分為卷一和卷二。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中華一小童


“天、地、來鴻、去雁、三尺劍、六均弓”這不是對聯,出自於我國古代啟蒙教育讀物《幼學瓊林-聲律啟蒙》開卷的聲律詞句;“天対地,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均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

從上面詞句中,不難看出句子以駢韻為主,兩兩相對,明瞭簡潔,語言通俗易懂,讀起來琅琅上口,音律雅清。

《幼學瓊林-聲律啟蒙》是我國較早的聲律啟蒙讀本,主要傳授的是音韻方面的知識,強調韻律。其中韻文多用以對聯。

《幼學瓊林-聲律啟蒙》集天文地理、古今歲時、花鳥獸木、倫理道德、朝廷體制、婚喪嫁娶、飲食起居等與人息息相關的日常生活知識於一體,集趣味性、知識性以及實用性相融,是我國較完整、比較實用,具有影響力的知識性讀物。

中國一直流傳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


用戶言午澤群


天-地、來鴻-去雁、三尺劍-六鈞弓這三對,對聯的特點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笠翁對韻》中的這三個:一字對、二字對和三字對各有什麼特點。

天對地: 天-地, 平-仄, 名詞天對名詞地,天地相對,押韻,絕對,對仗工整,一天一地,一陽一陰,合情合理。

來鴻對去雁:來鴻-去雁 ,平平-仄仄。 謂賓詞組對謂賓詞組。來是謂語,鴻是賓語;去是謂語,雁是賓語。來鴻對去雁是兩個無主句組成的謂賓詞組相對。動詞來為平韻,動詞去為仄韻;名詞鴻為平韻,名詞雁為仄韻。來鴻對去雁倒過來去雁對來鴻才對,這樣押韻,謂語對謂語,賓語對賓語,對仗工整,兩鳥一來一去,也很有意境。

三尺劍對六鈞弓:三尺劍-六鈞弓,平仄仄-仄平平。三是數詞,尺是量詞,劍是名詞。三尺是狀語,劍是賓語,三尺和劍組成了狀賓詞組;六是數詞,鈞是量詞,弓是名詞,同樣也是狀賓詞組。三尺劍對六鈞弓,兩個數量詞和兩個名詞組成兩個狀賓詞組相對,對仗工整,非常好。

以上是我個人拙見,望明師指教!


桑天永


“天-地”、“來鴻-去雁”、“三尺劍-六鈞弓”這三組詞一起出現,我感覺講的應該就是在《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中出現的“天對地”,“來鴻對去燕”,“三尺劍,六鈞弓”這幾個對字對詞!它們的特點就是對仗工整,平仄和諧!

“天對地”是在《笠翁對韻》的上卷的一東“天對地,雨對風”小節中出現的!而“來鴻對去燕”“三尺劍,六鈞弓”是在《聲律啟蒙》的上卷的一東“雲對雨,雪對風”小節中出現的!

下面就是題中出現的對應字詞的小節!

《聲律啟蒙》上卷。一東。第一小節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笠翁對韻》上卷。一東。第一小節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由於在我國古代,詩詞與對聯是兩種非常重要的文學形式,不僅要講究格律和諧,而且要對韻工整,為了從小培養孩子對聲韻格律的感知與瞭解,幫助孩子培養語感,掌握聲韻的基本的格律,在作詩對句的時候能快速的答對上來,就出現了很多研究聲律的著作!《聲律啟蒙》和《笠翁對韻》就是我國古代研究聲律著作中的佼佼者!

下面是這兩本書的簡介:

《聲律啟蒙》的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車萬育!這本書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笠翁對韻》的作者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戲曲家李漁,號笠翁,所以叫《笠翁對韻》!這本書主要是以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全書分為卷一和卷二。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謝懷慶407


這是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的詞句,教初學者如何應對對聯,也是喜歡對聯文化者必讀的指導篇。

天對地,說的是要字句對應,名詞對名詞。

來鴻對去雁,這句講要字性相對.詞性相對,來鴻是動賓結構詞,去雁也是動賓結構所以是相對稱的。其意義是反向對應。

三尺劍對六鈞弓,這一句是從兵器作對示範,兩句是兵器為對,意義珠聯。三尺對六鈞都是數量詞,這句特性是數量名詞的示句。

對對聯必須意義珠聯,詞性相對,結構相對,意義可順對,也可反對。

一幅對聯除了上述結構相對,還要推敲用詞優美,最重要的是立意要高,才是上乘佳聯!



用戶心快活


天對地,來鴻對去雁,三尺劍對六鈞弓

天廣地闊,冬去春來四季輪迴,廣袤無垠的自然界多姿多彩多趣,美好無限,這世界令人留連忘返,教人一生留戀不捨!

時光匆匆,人如過客,轉眼百年,叫人無奈,,,

生來一回,世上這一遭誰也不想虛過,謹小慎微、碌碌一世不甘於心,總想幹點驚世功業。三尺劍六釣弓跨馬揮刀,聚天下英雄豪傑,驅百萬兜鍪熊羆,教人間地覆天翻,,,[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啥哈哈哈,,,,我只是志大才疏,天馬行空,,


正好是28


對於聲律,這是個簡單問題,就是起伏的聲律的教學。從笠翁對韻的啟蒙,到清朝的聲律啟蒙,都是詩學的開始。

對於律詩來講,既是聲律,也有韻律。也有詞性的起步教學。

我們暫且從對聯的角度來看下這三組,天與地,來鴻與去雁,三尺劍與六鈞弓。

天對地入聯,沒問題。

如:天仁豈世一無死/地義何今窮不絕。

但是,來鴻,和去雁入聯,如何能造一幅不合掌的畫面,可是難上加難。有能造句的一賞為快。三尺劍與六鈞弓入聯酬唱:既死心無三尺劍/何哭月有六鈞弓

楹聯是藝術。是需要大意境的幻化默契之心來傳承一詠!


一墨決


字數相同,平仄工整;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數字對數字,量詞對量詞;同類相對,很好。


待到相見日


這幾個詞句對仗工整,韻律分明。除了以上特點外,我覺得還有三個層次,三個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