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備註:小編是推理迷,平時喜歡看各種推理方面的小說和影視劇,現慢慢整理各種推理經典案例,希望與推理迷們一起交流、學習。如有整理不全、總結不到位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


推理小說,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看,我家裡的書幾乎80%都是推理方面的。

最早的時候,大概十多年前吧,我買了一套《福爾摩斯探案全集》,那個時候的我認為這應該是推理小說界的聖經了吧;

接著,我又買了阿加莎·克里斯汀的幾本小說,選購的標準就是圖書平臺的推薦,首當其衝就是《東方列車謀殺案》、《尼羅河慘案》、《陽光下的罪惡》等,還有後來的《無人生還》;

再然後,我又在圖書平臺的推薦下,買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地迷上了東野圭吾,加賀恭一郎系列和偵探伽利略系列我都讀了個遍;

這個時候,我認識了一個書友,他向我推薦了松本清張,他說東野圭吾的寫作手法很多都在模仿松本清張(這只是書友的個人看法,暫且不評論),於是我又迷上了松本清張;

後來,我在圖書銷量排行榜上看到了哈蘭·科本的書,再次深深地陷入了他的故事裡;

這期間,還讀了丹·布朗、艾勒裡·奎因、雷蒙德·錢德勒等推理小說作家的書。

現在,我覺得自己看得亂七八糟,沒有一個系統的邏輯,總是跟風去看書,比如隨便看了一篇文章,裡面介紹了一部推理小說寫得很好,我就去看,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

直到我最近看了褚盟老師的《謀殺的魅影:世界推理小說簡史》。

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褚盟:“99%的推理小說都不值得讀第二遍。”

褚盟,80後,籍貫北京,目前任職於新星出版社,是中國最大、最專業的推理文學出版平臺“午夜文庫”的副主編。

從2008年起,他開始負責“午夜文庫”的策劃工作,陸續推出了勞倫斯·布洛克、邁克爾·康奈利、埃勒裡·奎因、島田莊司、東野圭吾等世界數十位推理大師的百餘部作品。

2011年,他寫了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推理文學的《謀殺的魅影》,被推理迷們稱為“推理文學教科書”。

褚盟有句“名言”,被當作午夜文庫的標語印在所出書的封面:“99%的推理小說都不值得讀第二遍”。

備註:以上關於褚盟的介紹來源於網絡。

推理文學由於其特殊性質,有時甚至不被當成一種“文學”,但是這依舊阻止不了我們對推理文學的熱愛。

那麼,就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跟隨褚盟老師的指引,走進《謀殺的魅影:世界推理小說簡史》,在回顧歷史的同時,把經典推理文學系統地讀一遍。

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推理小說是什麼?是悖論,是瘋子和傻子的狂歡!

褚盟在書中對推理小說做了如下定義:

一名兇手,聰明到可以想出一個無人破解的詭計,卻傻到只會用犯罪來解決問題。

一名偵探,聰明到可以洞穿世間所有騙局,卻傻到只會依靠一樁樁極其危險的委託養家餬口。

一名作家,聰明到可以創作出一部傳世經典,卻傻到只會撰寫這種向來被主流聲音鄙視的快消文學。

一名讀者,每每聲稱一切人為設計都存在致命漏洞,絕對逃不過自己的眼睛,卻一次次捧著推理小說如痴如醉,讚歎這場徹頭徹尾的設計真是完美無缺。

推理小說就是悖論,無論戲裡戲外,都充斥著徘徊在悖論中的瘋子和傻子——而且,這群瘋子和傻子,還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好吧,如果真的是這樣,我想每一個熱衷推理的推理迷都願意做這樣的瘋子和傻子。

說到推理小說,最先出現的是偵探小說。

偵探sleuth一詞在英語裡最早出現於1194年,含義是足跡、蹤跡,19世紀,才正式有了“偵探”的意思。

現在更多使用的detective是19世紀中葉出現在英國大文豪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中。

19世界末,偵探小說流入日本,迅速被日本讀者接受,但發展速度並不快,直到20世紀20年代,偵探小說在日本有了質的轉變。日本的創作者和研究者為了與西方的偵探小說區分,創造出了“推理”這個詞。到了20世紀50年代,隨著社會派推理小說的確立,日本的推理文化逐漸有了自己的特色,“推理”小說的提法被越來越多的讀者接受。經過30年的磨礪,到了20世紀末,日本已經成了無可爭議的世界推理文化中心。

至此,很多讀者把歐美的偵探小說也稱之為“推理小說”,推理小說這才真正取代了偵探小說的說法。

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推理小說的啟蒙

說到推理小說的啟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里程碑式的傳奇人物。他不是作家,也不是某部作品中虛構的人物,而是一位真實存在的、對推理小說的發展起到重大作用的傳奇人物。

他首創了許多調查方法,如形體觀察、足跡鑑定、喬裝易容、邏輯推理等,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傢俬家偵探事務所,還協助警察當局,有系統地建立了犯罪檔案,按罪犯姓名、犯罪類型、慣用手法分類編選成冊,這種制度至今還為各個偵探機構所採用。

他的聲威曾使那些橫行無忌的兇惡盜匪聞風喪膽,由他所創立和領導的法國保安部是第一個現代偵察機構,從英國的蘇格蘭場(即倫敦警察廳)到美國的聯邦調查局,都是根據他的理論和以他領導的法國保安部為樣板建立起來的。

這個傳奇般的人物就是被譽為偵探之王的法國人——佛朗科斯·尤根·維多克(Francois Vidocq,1775~1857)。

關於維多克的傳奇故事,請參考這篇文章:

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維多克在偵探生涯中的輝煌成就,以及他在本質上是一個罪犯和英雄的混合體,這樣使他成為幾乎所有最著名偵探小說家的模特兒。

從偵探小說鼻祖愛倫·坡的《盧莫街兇殺案》中的杜賓和一代偵探小說大師柯南道爾筆下的夏洛克·福爾摩斯,到現代作家阿格莎·克里斯蒂塑造的比利時大偵探波洛,所有這些難忘的天才偵探形象的身上都有維多克的經歷和影子。


推理小說的誕生

1841年,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創作了《莫格街兇殺案》,成為了推理文學史上的第一篇推理小說。

小說講述的是:在一棟門窗密閉的閣樓裡,母女兩人被殺害,死狀慘不忍睹。案發時,附近的鄰居一聽到尖叫聲,就趕了過來,直到母女倆死亡,沒有人從現場離開。現場凌亂不堪,衣服散落一地,地板上的兩袋金幣完好無損。

誰是兇手?兇手為什麼沒拿走財物?兇手又是如何離開的現場呢?

就在警察一頭霧水、毫無頭緒的時候,一名偵探出現了,他在案發現場觀察了一番之後,經過縝密的思考,最終解開了這個謎題。

為什麼《莫格街兇殺案》會成為第一篇推理小說呢?

因為它具備了推理小說的三個最基本的元素——偵探、謎和推理。

  1. 偵探第一次成為了作品的主人公;
  2. 謎題第一次成為了作品的主體;
  3. 推理第一次成為了作品的主導。
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推理小說的固定模式

《莫格街兇殺案》不只是第一篇推理小說這麼簡單,它還給推理小說定下了一個固定模式。

天才偵探+糊塗助手

天才偵探

愛倫·坡在《莫格街兇殺案》塑造了這麼一位偵探,他叫奧古斯特·杜賓Auguste Dupin。

他出身於一個實際上頗有名望的高貴家族,他的家族因一系列變故而敗落,使得他窮困潦倒

他喜歡看書,閱讀面非常廣,知識豐富,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同時他還有一個怪癖,喜歡黑暗。

關於他喜歡黑暗的怪癖,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夜神不可能總是伴隨我們,可我們能夠偽造黑夜。每當東方露出第一抹曙光,我們就把那幢老屋寬大的百葉窗統統關上,再點上兩支散發出濃烈香味、放射出幽幽微光的小蠟燭。藉著那點微光,我們各自沉浸於自己的夢幻之中——閱讀、書寫,或是交談,直到時鐘預報真正的黑夜降臨。

熱衷推理小說的朋友們一定覺得似曾相識,因為無論是福爾摩斯,還是大偵探波洛,他們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著奧古斯特·杜賓的影子。

同樣,雷蒙德·錢德勒筆下的硬漢偵探菲力浦·馬羅,還有我們熟知的《名偵探柯南》裡的毛利小五郎,也都有著貧困潦倒的經歷。

而這也驗證了褚盟老師對偵探的總結:

一名偵探,聰明到可以洞穿世間所有騙局,卻傻到只會依靠一樁樁極其危險的委託養家餬口。

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糊塗助手

愛倫·坡在《莫格街兇殺案》還塑造了故事的講述人——作為偵探助手的“我”,從而解決了推理小說“敘述困難”這一原則性難題。

想想看,在用第一人稱寫推理小說時:

如果以偵探的視角講述故事,會使他在推理過程中過早地將他的思路甚至是真相暴露出來;

如果以助手的視角講述故事,就可以製造懸念,還可以增加一些助手的一些拙見,當最終這些拙見被推翻的時候,更能顯得偵探聰明無比。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福爾摩斯和他的助手華生,還有大偵探波洛和他的助手黑斯廷斯,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他們倆的助手都是醫生。

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

在小說領域裡,因為很多讀者不喜歡用第一人稱寫的小說,所以很多作者放棄了第一人稱這種寫法。

但是在製造懸疑方面,第一人稱是最好的選擇。

在推理小說領域裡,雷蒙德·錢德勒、東野圭吾、哈蘭·科本等作家都擅長用第一人稱來創作,咱們中國的法醫小說《法醫秦明》就是用秦明為第一人稱來創作的;

在盜墓小說領域裡,最經典的兩部小說《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分別以胡八一和無邪為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

在言情小說裡,九夜茴和酒小七這兩位作者,也用過第一人稱的寫作手法,《匆匆那年》和《冰糖燉雪梨》,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再往前追朔,魯迅先生等文人也慣於用第一人稱敘事,比如《孔乙己》和《三味書屋》。

其實,我覺得,能把第一人稱寫好的作者,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褚盟老師認為:在用第三人稱寫推理小說時,用上帝視角描述,很難讓讀者有代入感和參與感。

其實我個人認為這並非絕對,比如阿婆筆下的大偵探波洛系列,在沒有黑斯廷斯出場的時候,就是用的第三人稱。還有丹·布朗、東野圭吾、艾勒裡·奎因等作家,也都用過第三人稱,這裡就不一一概述了。

偵探系列

愛倫·坡對偵探杜賓這個人物十分喜愛,在後面創作的《瑪麗·羅熱疑案》和《失竊的信》中,再次安排杜賓出場,這種安排,也成為了後來推理小說的一種固定模式,即同一位偵探在不同的故事中反覆出現的“系列”模式。

比如福爾摩斯系列、大偵探波洛系列、神探伽利略系列、加賀恭一郎系列、菲力浦·馬羅系列等等。


致敬埃德加·愛倫·坡

讀褚盟的《世界推理小說簡史》,看推理小說的啟蒙和誕生

愛倫·坡一共只寫了五篇推理小說:《莫格街兇殺案》、《金甲蟲》、《瑪麗·羅熱疑案》、《失竊的信》和《兇手就是你》。

這五篇小說,除了確立了上述那些固定模式之外,還確定了諸如殺人手法以及推理手法的模式,這些內容將會在下一篇文章裡提到。

雖然只有五篇推理小說,這仍然無法阻礙他成為推理文學的鼻祖。

當今推理文學領域的最高榮譽,就是以這位天才命名的“埃德加·愛倫·坡獎”。

創造了夏洛克·福爾摩斯的推理小說家柯南·道爾這樣評價他:

在推理小說的小路上,我們總能看到埃德加·愛倫·坡的腳步出現在前方。

向這位天才作家致敬!

請記住:

我們在推理小說裡享受的樂趣,全都是埃德加·愛倫·坡給予我們的。


下一篇預告:

愛倫·坡對推理小說的貢獻:奠定了推銷小說的固定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