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宣傳部長點到的四種“思想癥結”,值得警惕!

前不久,中共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龍在《群眾》雜誌撰文認為,揚州改革發展要走在前列,解放思想首先要走在前列。當前,尤其要防止和克服一些影響改革發展的思想癥結:


揚州宣傳部長點到的四種“思想癥結”,值得警惕!



01

路徑依賴症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有的同志雖然身體進了新時代,思想還停留在過去時。有的仍習慣於粗放發展模式,“GDP控”“速度論”根深蒂固,對新發展理念、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比較生疏、束手無策;有的對發展樞紐經濟、知識經濟、互聯網經濟重視不夠,實體經濟“大而不強”“結構不優”“低端低效”等問題還沒有找到有效化解辦法;有的對國際形勢發展特別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認識不清,對發展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緊迫性不強;有的對推進環保263專項行動心存怨言,對清除汙染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心存僥倖,等等。

02

改革焦慮症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把改革進行到底。然而,有的人心存疑慮,利益調整怕傷感情,機構改革怕“失位子”;有的人存在急躁情緒,把改革簡單化、片面化;有的人對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盲區、改革中的硬骨頭,不敢碰硬、不敢探索、不敢突破,怕出亂子、怕擔責任、怕丟帽子;有的人有等靠思想,等上級出文件,等黨委政府出政策,等兄弟單位出經驗,缺乏上下“結合”創新的能力;有的人認為在當前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多幹事不如不出事,貽誤發展機會;有的單位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但就是事難辦。

03

創業疲勞症

進入新時代,城市之間競爭日益激烈,面對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嚴峻形勢,有些人趕超先進、對標找差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不夠強,鮮有“敢為人先”的超前意識和拼搏精神,創新意識不足,創業激情不濃,喜歡自我縱向比,不情願與先進發達地區橫向比,面對發展機遇常常是“醒得早、起得晚、走得慢”。

04

文化自戀症

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已經成為揚州人的性格和驕傲。但也使有些人心裡面產生出一種得天獨厚、沉溺過去、自足自滿的優越感,特別在文化傳承上重複古輕創意,文化發展上重活動輕產業,文化融合上重傳統輕創新。文化建設有氛圍而欠影響,有作品而缺精品。存在“甘居中游”心態,“過日子”功底有餘,“創路子”動力不足。文化考核動真碰硬不夠,沒有真正做到“獎要獎到笑起來、罰要罰到跳起來”,壓力傳遞層層遞減。

在踐行新思想中推動揚州新發展

建設“強富美高”新揚州,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在思想大解放中踐行新思想,在踐行新思想中搶抓新機遇,在搶抓新機遇中推動高質量發展。解放思想不能漫無邊際,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指導;解放思想不能毫無目標,必須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攻堅方向;解放思想不能虛無飄渺,必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價值依歸。我們要進一步破解思想認識上的堵點、執行落實的痛點、追趕超越的難點,以思想大解放引領發展高質量。

一、立足新時代,匡準解放思想定位

從改革開放40年看,無論是上世紀70年代末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80年代興辦鄉鎮企業,90年代發展外向型經濟,還是新世紀以來實施園區開發、規模經濟、科技創新、公園城市等一系列改革舉措,都是揚州人民衝破了“兩個凡是”、“一大二公”、“小農經濟”、“計劃經濟”、粗放發展等思想束縛,不斷解放思想的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揚州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全市GDP躍上5000億元大關,人均GDP在蘇中蘇北率先超全省平均水平,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城市排名第37位,比五年前提升8位,在中國城市品牌100強中名列第14位。實踐證明,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是推動揚州發展進步的一大法寶。

二、分析新問題,破解思想頑症束縛

揚州改革發展要走在前列,解放思想首先要走在前列。當前,尤其要防止和克服一些影響改革發展的思想癥結:

一是路徑依賴症。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有的同志雖然身體進了新時代,思想還停留在過去時。有的仍習慣於粗放發展模式,“GDP控”“速度論”根深蒂固,對新發展理念、質量、效率、動力變革比較生疏、束手無策;有的對發展樞紐經濟、知識經濟、互聯網經濟重視不夠,實體經濟“大而不強”“結構不優”“低端低效”等問題還沒有找到有效化解辦法;有的對國際形勢發展特別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認識不清,對發展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緊迫性不強;有的對推進環保263專項行動心存怨言,對清除汙染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心存僥倖,等等。

二是改革焦慮症。“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把改革進行到底。然而,有的人心存疑慮,利益調整怕傷感情,機構改革怕“失位子”;有的人存在急躁情緒,把改革簡單化、片面化;有的人對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盲區、改革中的硬骨頭,不敢碰硬、不敢探索、不敢突破,怕出亂子、怕擔責任、怕丟帽子;有的人有等靠思想,等上級出文件,等黨委政府出政策,等兄弟單位出經驗,缺乏上下“結合”創新的能力;有的人認為在當前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多幹事不如不出事,貽誤發展機會;有的單位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但就是事難辦。

三是創業疲勞症。進入新時代,城市之間競爭日益激烈,面對前有標兵、後有追兵的嚴峻形勢,有些人趕超先進、對標找差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不夠強,鮮有“敢為人先”的超前意識和拼搏精神,創新意識不足,創業激情不濃,喜歡自我縱向比,不情願與先進發達地區橫向比,面對發展機遇常常是“醒得早、起得晚、走得慢”。

四是文化自戀症。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已經成為揚州人的性格和驕傲。但也使有些人心裡面產生出一種得天獨厚、沉溺過去、自足自滿的優越感,特別在文化傳承上重複古輕創意,文化發展上重活動輕產業,文化融合上重傳統輕創新。文化建設有氛圍而欠影響,有作品而缺精品。存在“甘居中游”心態,“過日子”功底有餘,“創路子”動力不足。文化考核動真碰硬不夠,沒有真正做到“獎要獎到笑起來、罰要罰到跳起來”,壓力傳遞層層遞減。

三、圍繞高質量,釋放思想解放活力

釋放思想解放活力,要自覺用新思想對好標、定準向,在新思想中找思路、找方法。必須找準發展目標新指向,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全市上下的奮鬥目標。

搶抓新機遇,努力打開高質量發展大格局。要以全省、全國乃至全球視野謀劃揚州未來,認真做好“全面對接、主動融入”,順勢而為,借勢開路。主動對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謀劃好“公鐵水空”立體化、現代化、便捷化交通佈局。培育和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實現產、城、人、生態的深度融合,塑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以生態環境高質量為目標,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搶抓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等戰略機遇,加快沿江、沿湖地區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加強植樹造綠等生態工程建設,構建起“一橫一縱”生態骨架,打造美麗中國的揚州樣板。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統籌做好‘保護、傳承、利用’三篇文章”的重要批示精神,自覺增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擔當”,以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示範城市為抓手,啟動實施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一館多園”重大項目,把揚州打造成舉世著名的運河文化名城。

培育新動能,牢牢扭住科技創新“牛鼻子”。培育新動能,需要科技創新,堅持項目為王,大力培育和發展“樞紐經濟”“知識經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孕育創新技術,努力引進和建設一批省內一流、全國有影響的實驗室和科技綜合體,把揚州打造成科技創新之城。壯大創新園區,堅持“精而強”原則,建設一批創業孵化基地和科創中心,培育扶持更多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科創園區,加快技術轉化創新,為創業者搭建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務平臺,化解創業風險,批量產生優秀高科技企業。培植創新產業,以攀升至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為目標進行產業創新,大力培育一批獨角獸、小巨人企業。吸聚創新人才,不斷完善升級“綠揚金鳳計劃”等人才引進政策和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加強“千人計劃”“萬人計劃”“雙創計劃”等重點人才項目申報遴選工作,招引更多高層次人才落戶揚州,把揚州構築成人才高地、創新高地、產業高地。

給力新實惠,持續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增進民生福祉是一切發展的根本目的,抓民生也是抓發展。要滿足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打造更多民生興奮點和幸福點,讓老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更有獲得感。著力解決最迫切最直接問題,每年制定實施如民生“1號文件”,讓老百姓過得更殷實、更幸福。著力滿足生活高質量需求,堅持創業帶動就業、培訓優化就業、服務促進就業,推動就業更加充分。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深化醫聯體和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構建更加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制定實施“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之時不讓一個人“掉隊”。著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做大發展蛋糕,解決因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引發的社會不公平現象;分好“蛋糕”,合理收入分配;下大力氣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護社會弱勢群體,讓每個揚州人都有獲得自我發展、人生出彩、夢想成真的機會和舞臺。

摘自《群眾》2018年第17期,原標題為《在踐行新思想中推動揚州新發展》

作者:姜龍(作者系中共揚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揚州宣傳部長點到的四種“思想癥結”,值得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