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想念我嗎?

你會想念我嗎?

你會想念我嗎?
你會想念我嗎?

A

連阿信都迷戀的初代玉女 拋下女神框架

提起上世紀90年代的玉女歌手,很多人都會聯想起“玉女掌門人”楊采妮、梁詠琪。而其實早在1990年,蘇慧倫就已經憑《追得過一切》閃亮出道,比她們還要早上一輩。當時,蘇慧倫被封為“學生情人”,每次新歌一推出便備受萬人追捧,她的造型更是少女們參考的時尚指標。

彼時尚未出道的五月天主音阿信,亦一直把蘇慧倫視作“女神中的女神”。阿信更瘋狂慫恿身邊的同學,跟他一起合寫了五百多張明信片,只為了能讓蘇慧倫在人氣榜單上擊敗最紅的小虎隊。阿信還曾坦言,蘇慧倫就是他想要加入滾石唱片的最大誘因與動力。蘇慧倫取消《面面》的發片記者會後,五月天甚至還用自家的官方微博,為蘇慧倫發起了一場“線上記者會”。

不過,蘇慧倫在新碟《面面》當中所展露出來的這一面,卻跟她那些年最火紅的玉女時期,都顯得不太一樣。正如第二主打《安和》中的那一句“拋下所有的框架”,過盡千帆的蘇慧倫,也在《面面》裡徹底拋開了當年的玉女桎梏,更全心全意地塑造出自己最想要實現的音樂理念。

B

暫退娛樂圈學當主婦 熟齡天后的《真面目》

《面面》是蘇慧倫出道三十週年的“第16號作品”,算下來大概是兩年發一張的頻率。但是,在蘇慧倫的第15張與第16張國語專輯之間,中間卻足足相隔了十三年之久!原來,自從2007年的《蘇慧倫,左撇子,旋轉門。》專輯之後,蘇慧倫便逐漸淡出幕前,後來與丈夫孫益民結婚後誕下一子,她更是醉心於家庭生活,甚少公開露面。

暫時離開娛樂圈的這些年,蘇慧倫其實一點也沒有閒下來,而是選擇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習如何當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上面。在迴歸樂壇的《面面》專輯中,蘇慧倫也把這些年她在日常生活裡體會的真實經驗,誠實地交出來與樂迷一同分享。對於向來對私生活方面保持低調作風的蘇慧倫而言,可謂是一次《真面目》的難得大公開。

由葛大為填詞的第三主打《真面目》,既是《面面》的關鍵標題曲目,亦是蘇慧倫身為多功能主婦的心情解剖真實切面:擔憂丈夫將來會不會“比我先離開一些”,憂慮孩子“夠不夠勇氣適應這世界”,還得煩惱“晚餐的菜色”……“當我和歲月短兵相接,回顧還是該往前?”這是蘇慧倫《真面目》讓不少樂迷最心有慼慼焉的點題金句。

C

主流indie共冶一爐 樂隊風味越“怪”就越“潮”

路人粉對蘇慧倫最耳熟能詳的幾首經典名曲,如《鴨子》《Lemon Tree》等,都不是那種傳統意義朗朗上口的芭樂情歌。蘇慧倫這三十年一路走來,最擅長的便是把主流與indie音樂共冶一爐,在各種新奇的搞怪曲風當中大玩實驗,最終做出屬於自己的個人Style。因此也有人說,蘇慧倫的十六張專輯,就代表了十六種截然不同的怪潮風格。

在選擇音樂合作伙伴的眼光方面,蘇慧倫的前瞻性也一直是領先於潮流的。無論是今年因為《想見你》而翻紅的伍佰,還是去年在《樂隊的夏天》聲名鵲起的新褲子,二十年前就已經為蘇慧倫寫過專輯的主打歌了。而這一次的《面面》,蘇慧倫也找來了不少讓我們眼前一亮的音樂人。

在一眾復出的老牌歌后當中,私底下一直熱愛Band文化的蘇慧倫,應該是最熱衷於與各大樂團(前)主音玩crossover的一位了。從Tizzc Bac的陳惠婷、hush!樂團的HUSH,到四分衛樂團的陳如山、YELLOW的黃宣,都為《面面》貢獻了非常精彩獨到的樂隊風味,同時也使得這一張主流製作規格的流行專輯,既顯得精靈趣怪,又自帶復古新潮。

D

李宗盛開金口指點 艾怡良、魏如萱貢獻女性視角

蘇慧倫加盟的相信音樂,從上到下有很多員工都是滾石唱片出身的。包括相信的旗下藝人五月天、劉若英,體內都流淌著“滾石的血”。至於橫跨了滾石、相信兩家唱片公司的靈魂人物李宗盛,更是《面面》這張專輯的定海神針。在滾石時期就曾為蘇慧倫製作過專輯的李宗盛,這次也在《面面》的開案時期,為負責A&R的葛大為,提供了不少建議與加持。

曾在《夢醒時分》《鏗鏘玫瑰》《領悟》深刻鑽研女性觀點的李宗盛,非常擅長幫助像蘇慧倫這樣已屆熟齡的天后級歌手,在音樂裡展現自己與過往的不同。而艾怡良、魏如萱、陳惠婷、黃韻玲等女性創作人的加入,從女性的角度來為蘇慧倫量體裁衣,更使得《面面》得以呈現出比以往蘇慧倫作品更真摯動人的女性視角。

金曲歌后艾怡良寫給蘇慧倫的《量力而為》,是讓很多歌迷都“聽哭了”的知性神作。這首歌的創作起源,其實是艾怡良本人“很想出嫁,卻又恐婚”的待嫁心理獨白,而已為人妻的蘇慧倫,則把曲中那種細微的情緒表達放大到了極致。至於蘇慧倫與魏如萱對唱的《氣溫37度的遐想》,氣氛挑逗浪漫,更是近年華語樂壇少見的女性“慾望之歌”。

E

有可能是最後一碟 寄語歌迷“好好生活”

引發蘇慧倫歌迷集體飆淚的,是《面面》的Track 10《你會想念我嗎》。蘇慧倫特意把這一首獻給歌迷的作品,作為整張專輯的最後一首歌,也相當於是出道三十週年留給大家的一個紀念。填詞人葛大為表示,他特意用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來寫這首歌的歌詞:“我下筆並非溫暖,反而是有一點殘酷、冷漠的。”

聽完《你會想念我嗎》,在蘇慧倫的音樂陪伴之下長大成人的你我他,心裡或許都會隱約浮現出幾個不忍說出口的問題:如果《面面》就是蘇慧倫的最後一張專輯呢?如果《你會想念我嗎》就是她的最後一首歌呢?你會忘了蘇慧倫嗎?在葛大為的設想裡,蘇慧倫或許會以天蠍座特有的語氣,來瀟灑回應這些傷感的問題:“如果你忘了我,那就忘了吧!”

即使《面面》有可能是蘇慧倫的最後一碟,作為備用“告別曲”的《你會想念我嗎》,依舊是那種上一代藝人鞠躬離場時不卑不亢的優雅姿態。葛大為說:“我們被時間訓練出的瀟灑告別,才是比字句依戀更強大的羈絆。”蘇慧倫也在這首歌裡寄語樂迷:回到現實,好好生活,去愛所有人,就像愛我一樣!

樂評人說

在《面面》裡,蘇慧倫並沒有販賣情懷,也沒有一意孤行。她帶上了過往的歲月,又傾訴著現時的生活,既有輕盈律動、亦有負重前行,讓人聽到一個不老的偶像,原來真的在記憶裡鮮活過,而且現在依然嶄新著。

以為蘇慧倫這樣的偶像,不會再回到樂壇了,就像當年的劉文正一樣。幸好,上一代歌迷沒有等來劉文正,但另一代的歌迷,卻等來了蘇慧倫。下次什麼時候見,不重要,因為《面面》裡的音樂,暫時循環得根本停不下來……

——愛地人

作為一位前輩級歌手出道三十週年的紀念大碟,你不會在《面面》裡聽見那些老氣橫秋的老生常談,但與此同時,蘇慧倫也並沒有為了貼近時下年輕人的口味,而試圖改變一些什麼。

當橫跨數個年代的老牌天后久休復出,老歌迷都想聽到舊日的熟悉配方,而新歌迷又想擁有新鮮口味。既然註定眾口難調,倒不如還是按照自己一貫的步調來走吧!蘇慧倫不落伍、也不掉隊的《面面》,就為各位久未發片的女歌手,給出了一個成功的正確示範。

——王擊凡

蘇慧倫的唱功不算完美,但在引領新潮元素和探進自我內心這外在與內在的兩個層面,她總能和音樂交融出最恰當的姿態,甚至超越純粹的演唱能力,令人更忠實於她與音樂一同譜寫的歲月之歌中。

再循環回《真面目》一曲的Ending句,未免不是蘇慧倫一早看透了自己與音樂之間的關係:“欣賞自己的不完美,這是我生為人的愉悅”,嗯,這挺蘇慧倫。

如果誰還有說歌手到一定年紀審美就和市場脫節的看法,我想我會丟給他聽蘇慧倫這張《面面》,以擺正這種偏見。 ——三石一聲

《面面》俱到 逐曲聆聽

1.《安和》:人的“反叛面”

HUSH包辦詞曲,走明亮的舞曲電氣搖滾路線,以臺北市安和路作為中心往外延伸,從小劇場到操場酒吧,栩栩如生地描繪出蘇慧倫“任性不想回家”的夜生活行走地圖。

2.《為你變成他》:人的“逞強面”

陳如山的詞曲有四分衛樂團的英式搖滾味道,前奏還特別從卓別林的默片喜劇採樣,書寫那些在愛情裡迷失自我、“裝模作樣”的人,是偶像劇《跟鯊魚接吻》的片頭曲。

3.《永遠的一天》:人的“幻想面”

陳惠婷最拿手的跳躍風格,蘇慧倫則仿如化身為Tizzy Bac的新主唱,“我們的曖昧是心照不宣”。其實早在2016年,蘇慧倫就已經鎖定惠婷這首歌的Demo了!

4.《真面目》:人的“赤裸面”

葛大為細膩地寫出了蘇慧倫“咬著牙走到今天”的真實心聲,你過去所認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的蘇慧倫而已。“真面目或許沒人發現,但我也有那一面!”

5.《遠行》:人的“缺憾面”

去年在金曲獎拿下“最佳單曲製作人”的黃宣YELLOW,為蘇慧倫開拓了音樂新路向,節奏也充滿了海島風情的鹹鹹海水味,“把遺憾留在一片沙灘”。

6.《氣溫37度的遐想》:人的“慾望面”

滾石年代就跟蘇慧倫合作無間的張震嶽,交出又一首優質浪漫旋律。魏如萱與蘇慧倫的女女對唱,更是加倍催生化學作用:“如果劇裡那男人來敲門……”

7.《親愛的全部》:人的“釋懷面”

新加坡金牌製作人黃韻仁的小品之作,強化了蘇慧倫的熟齡女性生命領悟,“生命中過去的、留下的溫度,我試著回顧”,用動人的細節拼湊出人生的全貌。

8.《與生俱來的黑》:人的“黑暗面”

由蘇慧倫親自填詞,大膽寫出玉女內心世界的陰暗面,為洶湧澎湃的脆弱情緒,找到得以釋放的吶喊出口。“不拒絕那些遺憾,原來,黑色是我與生俱來……”

9.《量力而為》:人的“恐慌面”

艾怡良總是很捨得把最好的歌留給別人唱,這一首也不例外。“儘管笑我不會飛”,作為《面面》專輯中最靜謐、深沉的一首歌,請安靜地把它聽完。

10.《你會想念我嗎》:人的“坦然面”

“你會想念我嗎,在我轉身以後?”黃韻玲、葛大為、黃建為聯手打造的重磅催淚彈,就算你以後可能不再唱了,我們也一定會想念你的,親愛的蘇慧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