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大卫·格芬是现今美国娱乐界几乎没有争议的头号人物。在过去几十年里,他塑造了美国流行文化,主导了当代美国娱乐史里的无数重大变迁时刻,事业版图囊括艺人经纪、唱片制作、百老汇歌舞剧、电影制作等等,并在无数传奇巨星的职业生涯里留下了印记和故事。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大卫·格芬)


除本职领域外,他在政界、商界、收藏界均有重要人脉和影响力。另外作为九十年代初便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公众人物,他在LGBTQ领域也是数一数二的权势人物。


这个二十出头时在经纪公司收发室里开始了职业生涯的犹太穷小子,从无到有创造了自己的娱乐帝国。这个过程里,处处是他凶悍地追求名望、权力和金钱的故事。


①不快乐的童年


格芬身上那股想要出人头地的强烈意愿,遗传自他的妈妈巴提亚(Batya Volovskaya)。因家庭原因,巴提亚十三岁时便和父母分开,借住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姑姑家,很小便开始工作,漂泊无依。对生活状况不满的她,一直向往去美国开始新生活。


1929年,22岁的巴提亚等来了这个机会。某天她认识了一个叫亚伯拉罕·格芬(Abraham Geffen)的单身美国游客。巴提亚主动要求给亚伯当导游,并虚报自己的年龄是18岁。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巴提亚和亚伯)


亚伯在当地只待了三天,但已经对巴提亚很有好感,临走时他向巴提亚承诺一定会回来娶她。在巴提亚看来,这个男人虽然不高不帅、收入平平(那时亚伯是一名电报员),但对她很好,最重要的是,她认为亚伯是一张可以带她去美国的船票。


回到美国的亚伯勤勤恳恳攒钱,并如约在1931年重返特拉维夫,和巴提亚举办了婚礼。11月12日,这对小夫妻到了纽约。巴提亚毕生难忘这一天。


不过到了向往的美国后,巴提亚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多少。亚伯是俄罗斯犹太移民后代,他的父母为了躲避当时俄国沙皇对犹太人的迫害而逃到美国,辗转了几个城市后,最终定居纽约,财务状况可说是一穷二白。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当时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亚伯很快被裁员了。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巴提亚)


巴提亚1933年生下大儿子米沙(Mischa Geffen,后改名为米切尔Mitchell),一家人靠申请政府救济金过活。认清了丈夫没有事业心的本质后,心高气傲的巴提亚主动出击,通过给邻里的女人修补、制作廉价内衣的方式贴补家用。没多久,她的生意越做越大,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有了改善,亚伯开始心安理得地做个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夫。


1943年2月21日,巴提亚生下第二个儿子,也就是本文主人公大卫·格芬(David Geffen)。由于二儿子出生时家庭经济状况蒸蒸日上,因此巴提亚格外偏爱这个孩子。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巴提亚和格芬)


但格芬人生的前二十年里基本没有快乐的时光。先是妈妈巴提亚因为生活压力太大,患上精神疾病,在医院住了一阵子,格芬因此被小伙伴们嘲笑。在学校里,格芬身形比同龄人瘦小、相貌平平、不愿合群,他也不受同学待见,高中时好不容易被选为歌舞表演负责人,最后还被别的同学挤下去了。他的老师曾评价他“比较健谈,以自我为中心,忽视老师的指示,有时很自负”。


音乐剧是格芬苦闷生活里唯一的乐趣。从十岁起,格芬便敢独自一人乘车去百老汇,对他来说,那是一个可以让他忘记生活烦恼的仙境。


等年纪渐长后,格芬性格里不受规矩和道德束缚的一面初现:他骗成年人帮自己买不允许未成年购票的百老汇剧目,还编造了不同的名字给CBS唱片俱乐部填写会员表格,并多次在自己糟糕的成绩单上伪造父母的签名。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中间的孩子是格芬)


唯有一件事让青春期的格芬困惑:他发现自己不像其他同龄男孩那样对女生感兴趣,他只被男生吸引。不过碍于那个年代的保守风气,他决心死守这个秘密。


高中毕业后,格芬满心想着离开纽约,去一个新地方开始新生活。在哥哥的推荐下,他去了洛杉矶。初到那里,他就被好莱坞的环境和电影工业深深吸引,立志在这里做出成就,并开始瞒着家里在圣莫妮卡城市学院上夜校。不过七个月后,因为家庭工作两头忙而精疲力尽的巴提亚,就把格芬重新叫回了纽约。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大卫·格芬)


1961年,格芬的爸爸亚伯去世,格芬偷走了本应归巴提亚的抚恤金,并在申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失败后,申请了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并被录取。不过格芬的成绩依然很差,而且还被其他同学欺负。苦闷的他,没等到毕业,便带着抚恤金,飞赴他心心念念的洛杉矶。


②成为经纪人


格芬第一次和娱乐业人士打交道始于一个偶然契机:他嫂子的妹妹当时正在和著名音乐制作人菲尔·斯佩克特(Phil Spector)约会。格芬每天都跟着菲尔,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毫不介意菲尔的臭脾气,并在心里暗自羡慕菲尔年纪轻轻就成了百万富翁。虽然后来菲尔和格芬的亲戚分手,但格芬学到参与娱乐行业的途径,开始不断向各大公司申请入门级岗位。最终他成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引座员。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菲尔·斯佩克特)


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格芬还借钱做了缩鼻手术,不过他的首份工作以一种很戏剧化的方式结束了。1963年11月22日的节目录制过程中,肯尼迪总统被刺杀的消息突然传来,而在场有个观众却对此欢呼。身为肯尼迪铁粉的格芬怒不可遏,当场给了这个观众一拳。格芬的工作自然是丢了。


经人指点,格芬决定向经纪公司投投简历。不过在经纪公司AFA(Ashley Famous Agency)的面试中,他如实说自己大学没毕业,再加上他之前每份工作都做得不长,因此没有通过面试。


于是,接下来为了得到当时业内排名第一的经纪公司WMA(William Morris Agency)的面试机会,他先是在电话里自称是菲尔·斯佩克特的表弟,又在面试时谎称自己毕业于UCLA。于是,21岁的格芬就这样连蒙带骗地成了WMA收发室的一个实习生。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右三为格芬)


在打过好几份短工后,格芬决定这份工作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搞砸。然而入职没几天,他就听说一个比他早几个星期入职的实习生,因为被发现简历造假被开除。格芬吓坏了,为了拦截UCLA的学历审核信件,他在接下来的四个月每天都比其他人早一小时到公司,检查每一袋信件包。终于有一天他翻到了他自己的学历审核信。格芬让当时已经是律师的哥哥米切尔帮忙假造了一封UCLA的审核信,然后带到公司,躲过一劫。这事非常有名,因为后来功成名就的格芬把这当成值得骄傲的事到处说。


格芬工作非常勤奋,但想从竞争激烈的经纪公司收发室混出头,光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他决定找个靠山,并且把WMA纽约办事处的负责人奈特·列夫科维茨(Nat Lefkowitz)当成第一个目标。他算好了奈特搭电梯的时间频率,给自己制造了一次偶遇机会,并主动奉承奈特。奈特这种职场老炮当然对这种套路一眼看穿,不过他并不反感,他觉得格芬是个非常勤奋、值得他提携的后辈,后来二人混熟了之后他还主动邀请格芬参加他的家庭聚会。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奈特·列夫科维茨)


奈特对格芬没有道德底线的行事风格包容度一直都很高。格芬曾在拦截了同事的客户名单后被揭发。了解情况后的奈特,在格芬的哭诉求情后原谅了他。事后格芬向哥哥米切尔吹嘘说,他向奈特撒谎说自己的妈妈得了乳腺癌,必须靠他的工资才能治病,换取了奈特的同情,才留住了工作。格芬在费用预算方面的自由度也高于同级别的人,他和奈特情同父子的关系让其他同事啧啧称奇。


除奈特外,格芬的同事杰瑞·布兰特(Jerry Brandt)也对他的工作思路产生了重要影响。布兰特早早意识到摇滚乐会是下一个音乐潮流,于是顶着公司的压力签下滚石乐队。当他看到格芬只想着签下已经功成名就的百老汇明星时,建议格芬试试开发一些有潜力的歌手。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杰瑞·布兰特)


于是,当时通过签约音乐剧和电视剧在WMA内部已炙手可热的格芬,开始尝试和歌手接触,并代理了琼妮·蜜雪儿(Joni Mitchell)、劳拉·尼罗(Laura Nyro)等人。同时,他也开始对在WMA工作越来越没有兴趣,他想要更高的工资。1968年5月10日,他离开WMA,跳槽到当初没有让他通过面试的AFA,负责音乐部门的业务。在AFA的负责人泰德·阿什利(Ted Ashley)看来,格芬是有能力签下任何明星的人。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琼妮·蜜雪儿)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格芬和劳拉·尼罗)


在这个阶段,格芬也开始主动和新闻界搞好关系,其中和他最亲近的音乐评论家艾伦·桑德(Ellen Sander)在《纽约时报》、《VOGUE》等媒体上大肆称赞格芬为神童。操纵媒体、控制舆论来为自己助力也渐渐成了格芬的拿手把戏。


③进军音乐界


没过多久,AFA的工作格芬也觉得没意思了。在仔细观察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总裁克莱夫·戴维斯(Clive Davis)的工作方式后,他自立门户,创立金枪鱼唱片公司,1969年,格芬将金枪鱼唱片以超过三百万美元的价格卖给CBS。这笔交易轰动音乐界,也把格芬的个人财富带上一个新台阶,26岁的他成了百万富翁。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左:克莱夫·戴维斯,右:格芬)


格芬非常享受这种成为万众焦点的状态,但很快他又瞄准了下一个目标。尽管唱片业利润高,但在那时电影业才是娱乐业的权力中心。想从音乐界进入电影界需要跨越很高的障碍。格芬采用了迂回路线:他带着自己的歌手客户,跳槽到以代理电影明星为主的经纪公司CMA(Creative Management Associates),并且为了凸显自己在公司的地位,他特意要求要把自己的办公室安排在CMA负责人弗雷迪·菲尔兹(Freddie Fields)的办公室隔壁。


生活进入新阶段,格芬自然需要新的靠山。时任大西洋唱片负责人的阿迈特·厄特根(Ahmet Ertegun)成了格芬这一阶段的职场导师。他对格芬提了两个对他影响很大的建议:首先是让成为新富阶层的格芬尝试把钱花在艺术品收藏上,其次是建议当时急着给自己代理的客户杰克森·布朗(Jackson Browne)寻找唱片公司的格芬自创唱片公司。在阿迈特看来,格芬十分精明强悍,和他合作有利可图,因此还承诺大西洋唱片会负责格芬新公司唱片的发行工作。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阿迈特·厄特根)


由于华纳当时收购了大西洋唱片,因此阿迈特还把时任华纳通讯CEO史蒂夫·罗斯(Steve Ross)介绍给格芬。罗斯很认可阿迈特的想法,因此双方很快对这笔交易达成一致。格芬马上向CMA提了辞呈,他的经纪人生涯至此彻底翻篇了。


和格芬合伙创业的是他在WMA的老同事艾略特·罗伯茨(Elliot Roberts)。他们一直没想好给新公司起什么名字,于是给公司起了临时名“格芬·罗伯茨公司”(Geffen Roberts Company)。从一开始,格芬便紧盯花销,不花钱进行铺张的装修,也不雇佣太多员工,自己也只招了一个叫Linda Loddengaard的秘书。Linda在接下来的十七年里一直忠心耿耿地服务格芬,在他的生活里扮演了半个母亲的角色。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艾略特·罗伯茨)


虽然格芬对行政花销管控严格,但他对其代理的明星几乎不设置预算限制,甚至会资助他们生活费,后来格芬把公司名改为“庇护唱片”(Asylum Records),也是为了表达公司对旗下艺人创作自由的保护,他认为公司应该为艺人提供指导,而非管理。


但格芬在工作中对同行根本不讲情面,无论对方是谁。他的恩师阿迈特签下滚石乐队后在法国办了庆功宴,并邀请格芬参加。格芬有意代理滚石乐队即将进行的巡演,于是欣然前往。滚石的业务经理Rupert Loewenstein对格芬印象一般,不过丝毫没影响格芬在乐队主唱Mick Jagger面前表现自己。


很快格芬就给开始给媒体放出风声,说格芬被选去管理滚石的美国巡演。三天后Mick Jagger看到相关报道后臭骂格芬是自大狂,格芬的计划自然也泡汤。他的导师阿迈特知道后,更是对格芬暗暗抢生意的做法感到不爽,两人的关系第一次有了裂痕。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阿迈特和Mick Jagger)


虽然有这些不顺利的插曲,但总体而言Asylum唱片发展得很好,他们发掘了老鹰乐队,还说服了鲍勃·迪伦出山进行巡演。凭着超前的商业眼光、对胜利的坚定渴望、为了成功不惜付出任何代价的信念,不知不觉间,格芬发现自己已身处音乐行业最火热的前沿,而Asylum唱片则被视为南加州摇滚乐的生产者。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右一:格芬,右二:鲍勃·迪伦)


这么亮眼的成绩自然一起外界注意,华纳通讯的CEO史蒂夫·罗斯主动要求收购Asylum唱片,爱钱如命的格芬同意了,甚至都没跟合伙人罗伯茨商量。最终,格芬获得了200万美元的现金和500万美元的股票。他欣喜若狂,因为这意味着他已经迈入真正意义上的富豪阶层。《新闻周刊》(News Week)将格芬称为行业的金童。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史蒂夫·罗斯)


(关于格芬的爱钱程度,有件轶事可做佐证:他曾以3.6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一幅毕加索的画,后来此画被偷,保险公司赔偿格芬7.5万元。一段时间后偷画贼被抓,但格芬坚决不愿退钱给保险公司,于是保险公司将此画拍卖,并卖出13万美元的价格。这是格芬人生中罕有的做出错误财务决策的时刻,他气得破口大骂。)


在成为合并后的新公司Elektra/Asylum的负责人后,格芬来了场人事大换血。他挑拨Elektra高层老员工和前老板之间的关系,并大批量裁掉他觉得没价值的人。


④私生活


在音乐领域的成功非但没有让格芬自满,反而让他对进入电影业的渴望更强烈了。他大部分时间都和他的好莱坞新朋友们在一起。他仰慕史蒂夫·罗斯,并和沃伦·比蒂、杰克·尼克尔森这样的大明星打交道,而通过沃伦·比蒂的牵线,格芬首次和美国政治圈(主要是民主党)有了联系。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左一:格芬,左二:沃伦·比蒂)


事业上的光鲜也没有让格芬和家人变得更亲密,他对自己朴素的出身感到自卑,曾幻想自己是富豪Preston Tisch的孩子。他总是和妈妈巴提亚吵架,而哥哥米切尔则对兄弟俩颠倒过来的事业状况而心理不平衡。再加上工作中处处树敌带来的心理压力,格芬开始定期见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为了和当时著名的Troubadour俱乐部抗衡,格芬开了一家名叫Roxy的俱乐部。正是在开业第一天的活动上,三十岁的格芬遇到了人生第一个真爱:歌影双栖明星雪儿(Cher)。说来也有趣,格芬从青春期起便知道自己对同性感兴趣,却在见到雪儿时真切地感到心动。他不仅尽心尽力帮扶雪儿的事业,还为了给当时处在一段名存实亡的婚姻里的雪儿打离婚官司忙前忙后,给雪儿购买奢华跑车和珠宝自不必说。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左:格芬,右:雪儿)


随着感情升温,他开始急着和雪儿结婚,然而雪儿却随着时间推进对这段感情越来越没底。她的前夫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这也是他们离婚的原因,而她的现任格芬在她看来,控制欲相较前夫有过之而无不及。格芬对男人的“兴趣”在雪儿看来也是个不知何时会炸的地雷。后来雪儿出轨了Average White乐队的贝斯手,并和格芬提了分手。由于分手时格芬吵着要雪儿退还他送的礼物,气哄哄的雪儿还对媒体说自己和格芬的恋情是“从一个又丑又矮的男人(指她的前夫)换成了另一个又矮又丑的男人”。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这次分手给格芬打击颇大,不过为了融入身边其他成功男士,他还是决定继续找女朋友。直到他被诊断为有恶性肿瘤后,自觉时日不多的格芬,才开始决定解放真实的自我、和男人谈恋爱。虽然后来这个病被确认是误诊,但格芬再也不愿掩藏自己的真实取向了。


⑤好莱坞


格芬在AFA的前老板泰德·阿什利后来成了华纳电影制片厂的CEO。几年后,泰德·阿什利考虑退休的消息传来。多年来一直把拍电影当成终极梦想的格芬顿时激动不已,直接打电话给史蒂夫·罗斯,说自己想要这份工作。但罗斯不觉得格芬这种缺乏电影行业从业经验的人是合适的人选。被罗斯拒绝后,格芬的暴脾气开始发作,没完没了地胡搅蛮缠。最后,忍无可忍的罗斯,答应格芬会向阿什利推荐他。


但泰德·阿什利本人并不待见格芬。格芬打听到他和阿什利都是一个叫EST的心灵疗愈类课程的爱好者,于是借此和阿什利套近乎。最终阿什利认可了格芬。格芬在1975年12月正式成为华纳电影制片厂的副董事长。


然而格芬的电影行业初体验却堪称惨烈。电影业和唱片业的工作节奏完全不同。格芬对电影拍摄一无所知,他曾因对拍摄进度指手画脚,而被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威胁“如果你再干涉,我的下部电影就在派拉蒙拍”。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最要命的是,他丝毫没有因为到了新环境而收敛蛮横的性格。他不仅得罪了一个阿什利很器重的手下,还在一次会议中,把一个其他高管都认为可以收获一千多万美元票房的电影,写成只能得到一百万票房。气愤的阿什利当场和格芬对骂,进而和他互掐对方脖子。


于是,在仅仅工作了11个月后,格芬便失去了他在华纳的工作。不仅如此,为了报复他,华纳拒绝释放他还剩三年的就业协议,格芬在这三年里不能和其他公司签就业合同。这对工作狂格芬是莫大的折磨。


丢了饭碗的格芬立刻感受到好莱坞的人情冷暖,他的电话不再响了,之前和他称兄道弟的人也不见了。不过他在华纳的这几年并没虚度。在一次出游途中,他对WMA的老同事Barry Diller的助理、时年24岁的杰弗里·卡岑伯格(Jeffrey Katzenberg)聪明机灵的办事风格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在工作中认识了因执导电影《大白鲨》而名声大噪的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杰弗里·卡岑伯格)


“失业”的这几年,格芬也没闲着:他在投资经理Gil Segel的指导下,不断买入各类不动产;在沃伦·比蒂的牵线下,结交了以色列的精英人脉;时装设计师Calvin Klein成了他的亲密好友;作为一个通过伪造学历获得了工作的人,他还在耶鲁大学开设了一个颇受学生欢迎的音乐产业相关的课程......


另一方面,格芬不好惹的性格也丝毫没有收敛。他到处说华纳的坏话,还因为认为恩师阿迈特在某次聚会上没有主动和他打招呼,而散布阿迈特是反犹主义者的谣言。阿迈特也不是省油的灯,1978年5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格芬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格芬被这个采访气到呕吐,吐完打电话给阿迈特一通怒骂。


1979年,格芬和华纳的合同终于到期。深思熟虑后,格芬决定回到熟悉的音乐行当,并在1980年成立了格芬唱片(Geffen Records),并且虽然之前和华纳有诸多不愉快的过往,但因为华纳是当时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娱乐集团,格芬决定新公司继续和华纳进行深度合作:华纳将支付五年内格芬唱片的所有费用,而利润两家平分。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格芬唱片)


虽然格芬有丰富的和明星沟通的经验,但这次他果断决定培养一批自己的“童子军”,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过了可以准确掌握时下年轻人品位的年龄。而他挖掘的高管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签下枪花乐队(Guns N' Roses)、涅槃乐队(Nirvana)等著名乐队。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枪花乐队)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涅槃乐队)


但也有一些重大时刻是格芬亲自出马的。为了争取到约翰·列侬的专辑《双重幻想》的发行,格芬仔细研究了列侬和小野洋子这对夫妻,并断定小野洋子才是二人中拍板的那个人。他知道小野洋子酷爱白色,于是穿了一身白前去赴约。对数字有特殊迷信的小野洋子,在把格芬的电话号码、生日等数字算了一遍后,认为格芬和自己合得来,便开始了对格芬的面试。完成了对格芬的考核后,列侬夫妇同意和格芬唱片签约,并与1980年11月底发行了专辑《双重幻想》。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


1980年12月8日,约翰·列侬遇刺身亡。格芬立刻指示营销团队停掉所有《双重幻想》的宣发,并对外宣布他的公司一个月内不会对此做任何广告。列侬的意外死亡,让这张专辑成了销量排行榜第一名。


格芬的电影梦也没有消失。1982年,他成立了格芬电影公司(The Geffen Film Company),并在早期的失败后,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也确实拍出了一些不错的电影,其中包括捧红了汤姆·克鲁斯的《乖仔也疯狂》、汇集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的《夜访吸血鬼》、尊龙主演的《蝴蝶君》等等。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乖仔也疯狂》剧照)


凭着电影音乐两开花的成就,格芬的事业和地位再度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开始计划出售格芬唱片。为了达成一个干脆利落、不受他人影响的交易,他决定收回之前送给小股东的股票。大部分人在格芬的软磨硬泡之下都遵从了他的想法,唯独一个人让格芬碰了钉子,而这个人正是给他当了17年忠心耿耿的秘书Linda Loddengaard。Linda认为这部分股票是格芬承诺要给她的,她没有理由放弃。最终二人决裂,此事以格芬补偿Linda五百万美元告终。


格芬还因为史蒂夫·罗斯没有提前告诉他时代集团和华纳通讯的著名合并案而非常任性地怒不可遏。在他看来,自己已经是行业顶级精英,却竟然在这个合并案结束后才知道此事。后来罗斯确诊癌症,但格芬却丝毫没有原谅他的意思,一直在媒体上抨击他。


1990年,格芬扫清了出售格芬唱片的全部障碍,开始正式投入战斗。他向媒体透露消息,给格芬唱片塑造出非常抢手的形象,并最终以5.5亿的价格委身MCA。而后来发生的震惊好莱坞的松下收购MCA案,又让大股东格芬“躺赚”了6.6亿美元。


⑥梦工厂,以及“后梦工厂时代”


随暴涨的财富而来的是地位的飞升。格芬是好莱坞最重要的民主党捐赠人之一。1992年,格芬见到了克林顿,并决定支持他。格芬不遗余力地为其募款,1996年也不例外。不过多年后,格芬成了奥巴马的早期支持者,还曾在2007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公开批评克林顿夫妇谎话连篇。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格芬和克林顿)


格芬的慈善捐款中有相当多的部分都流向艾滋病治疗组织,洛杉矶艾滋病研究防疫中心(APLA)在接受他的捐款后,将其总部更名为大卫·格芬中心。1992年11月18日,格芬在获得洛杉矶艾滋病项目“生命承诺奖”后,在领奖时首次公开出柜,他说:“作为一个同性恋,我走了很长的路才站到了这里。”


这个阶段的格芬,在事业追求上已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激进,然而好莱坞权力结构的悄然变动,又将他推到台前。格芬多年前认识的杰弗里·卡岑伯格已经成为迪士尼实际上的二把手,但他后来因对人事任命不满而被解雇。卡岑伯格想和斯皮尔伯格一起创业。斯皮尔伯格思来想去,同意了这个议题,并决定狠心离开对他栽培多年的MCA。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左起:格芬、卡岑伯格、斯皮尔伯格)


卡岑伯格还说服斯皮尔伯格,他们应该把在商业运作方面能量巨大的格芬也拉入伙。格芬对待史蒂夫·罗斯的态度让斯皮尔伯格觉得恐怖,他觉得他和格芬的道德观天差地别,但为了企业运作考虑,他同意了。在三人多番秘密沟通后,终于达成一致。为了取得MCA主席、同时也是业内资深政治家的卢·瓦瑟曼(Lew Wasserman)的认可,他们还在正式对外宣布前拜访了他。


1994年10月12日,三人在贝弗利山庄半岛酒店举办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他们的新企业梦工厂SKG诞生。格芬非常精明地意识到,虽然以往他的企业开销都很精简,但对梦工厂这样的公司来说,烧钱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大力引进外部投资者。

犹太穷二代掌控的美国娱乐帝国


虽然功成名就的格芬已不像以前那样喜欢抛头露面,但他依然处处留名。他资助过的组织如今被命名为格芬当代艺术中心、格芬剧院、格芬大楼、格芬健康教育中心、格芬医学院......但格芬本人却越来越像个隐士。


格芬过上了小时候的自己向往的电影大亨的生活,他甚至买下了杰克华纳庄园(2020年2月格芬又将其转手卖给贝索斯)。他曾在1998年对恩师阿迈特致辞:“你发掘、培养的艺术家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而你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他们的背影里。今天,聚光灯都打在了你身上。”这段话,也可以送给格芬自己。


延伸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