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三道“坎兒”

我的學習生活分為三個階段——小學、初中、教書。在這學習生活的“三部曲”中,每一“部”都經歷過一道“坎兒”。


1

我10歲那年冬季裡一個星期天的早飯後,娘讓我去供銷社買鹽,我痛快地答應了。心想:正好可以玩兒一會冰車。

從我家到供銷社有4華里的路程,途經一條小河——蹦河。每到冬季來臨,小夥伴們都會成群結隊地到寬約300米的蹦河上劃冰,那場面很是壯觀。

由於我年紀小,沒人領我去劃冰,我也沒敢跟爹孃說要冰車的事。一次,我在院子裡的牆角處發現了一個木箱的堵頭,長約20釐米,寬約10釐米。我找來兩根粗鐵絲,兩邊彎了一個小溝,平行地砸在木箱堵頭的一面上,用兩根大釘子做冰錐,就在當街的一處有冰的地方玩兒起來……

這次去蹦河劃冰還是頭一次。娘給我拿來盛鹽的面袋子,又給了我3元錢。我把冰車、冰錐裝進袋子,去了供銷社,很快買回鹽來。我回來路過蹦河的時候,發現沒人在此劃冰,也許是天氣太冷的原因吧。我沒想太多,從袋子裡拿出冰車、冰錐,把鹽袋子放在一邊,準備“開”車。和鏡子面一樣的冰面,既寬闊,又光滑,和當街的小塊冰面截然不同,站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會滑倒。我試著划了一會兒冰車,也許是沒有找到感覺,速度總也快不起來。我索性丟下冰車,站在冰面上,和在當街打出溜滑兒一樣,跑了起來,也許是業務不熟來,也許是速度太快,我被摔出去了很遠,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我“醒”來了,覺得頭很疼、很沉,暈暈乎乎的,渾身不得勁兒,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躺在了這裡。後來,我慢慢地站了起來,看到鹽袋子,才想起自己是去供銷社買鹽,在這裡劃冰車。我吃力地把冰車、冰錐裝進袋子,艱難地向家中走去……剛走出不遠,就見爹孃急匆匆地向我走來,見到他們,我大哭起來。娘看了看我的身上,摸著我的頭問:“摔著了吧,摔壞沒有?”我搖搖頭,還在大聲哭。爹“唉”了一聲,說道:“天天跟你說,注意安全,就是不聽話……”邊說邊把我背起來,向家中走去,娘在後邊跟著……

現在想來,從小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多麼重要呀。


2

那是我讀初中一年級下學期時的暑假。

雨後的一天上午,我和一個同齡的小夥伴上山去割柴禾。那時候,山坡上好割地方的柴禾早就被人們割光了,越是危險的地方柴草長得越茂盛。我來到了小溝沿兒處,這裡長著一些茂盛的柴禾。於是,我就順著溝沿兒下去,拿出小鐮刀。沒割上幾把,由於太陡,腳下一滑,就大頭朝下,掉到了溝沿兒下面的深溝裡……我又“睡”著了。

當我“醒”來時,我跟前來了許多人,爹孃還大聲地呼喚著我的小名……原來,我掉到深溝以後,我的小夥伴從別的地方跑到我跟前後,怎麼招呼,我也沒有“醒”,他就慌了,哭著跑回家去找大人。娘聽說後,連鞋都沒有穿就跑來了,哥哥拿了一根很長的繩子,還來了一些人。我掉到了有三層樓房那麼深的大溝裡,我掉下去的地方,再往西一尺遠,就是一個大水坑,腦袋旁邊還有一塊大小不等的石頭……當我“醒”來時,對以前的事沒有了記憶。哥哥揹著我從大溝底往上走時,我還在想:這是怎麼回事呀?我怎麼在這裡呢?後來才知道,人暈過去和真正的睡覺是不一樣的,暈過去再醒過來的人,短時間內對以前的事已失去了記憶。

回到家後,哥哥趕著毛驢車把我送到了醫院,爹孃在醫院裡守候我三天。出院後,我又在炕上趴了一週,變了形的臉,逐漸消腫。後來,又用了很長時間的藥,臉上的傷疤才消失。


3

這次是自己參加工作以後的事。

1984年5月10日,我參加了教育工作,當上了一名山村小學的民辦老師。工作當中我進一步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於是在業餘時間拼命苦讀。當時決心很大,目標定得也很高,早晨幾點起床,晚上幾點休息都列表上牆。為了給自己鼓勁,我在牆上的時間表上方寫上了旅途寄語:要以獅子般的勇敢精神工作、學習!那幾年也真夠折磨人的,幾年沒看電視,幾年沒睡成宿覺。繁重的腦力勞動,使自己的血壓直線下降,1996年春季的一個晚上,我病倒在書桌前,昏迷不醒,我再次“睡”著了。家人很害怕,立即把我送到平莊礦務局醫院……在醫院做B超時,發現後腦殼部有一個鈣化點,這個“點”在腦CT片中清晰可見,不知這是哪次“睡覺”時,留在頭上的“禮物”。

我在醫院裡住了一週,回家後,休養了兩個月才上班。


也許是三次昏迷,弄壞了我大腦中的某根“弦”,到現在為止,我也沒有學會成熟、老練的交際,性格內向,不善言談,生活中的我總是吃虧。每次吃虧後,都後悔好長時間。可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還是繼續吃虧。多年來,就這樣循環往復,始終沒有太大的進步。

如今,我已年近半百,還是老樣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還是沒有變。有時也想,人的某些素質是不是天生的呢?唉,自己老實巴交,不會說不會道,想通過“曲線救國”(真誠的行動)的方式樹立自己的“全新形象”,真是艱難呀。

思前想後,我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樂觀地對待生活,永遠真誠待人。自己能做的事,努力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別逞能。我這樣想時,心裡就平衡了許多。

還要強調一點:我把教書的過程,也看作是學習過程。就是到現在,我每天都在堅持學習。因為,就我這孬啦巴唧的樣子,終身學習,那是必須地。


(原創散文)生命中的三道“坎兒”

青春時期的作者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