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三道“坎儿”

我的学习生活分为三个阶段——小学、初中、教书。在这学习生活的“三部曲”中,每一“部”都经历过一道“坎儿”。


1

我10岁那年冬季里一个星期天的早饭后,娘让我去供销社买盐,我痛快地答应了。心想:正好可以玩儿一会冰车。

从我家到供销社有4华里的路程,途经一条小河——蹦河。每到冬季来临,小伙伴们都会成群结队地到宽约300米的蹦河上划冰,那场面很是壮观。

由于我年纪小,没人领我去划冰,我也没敢跟爹娘说要冰车的事。一次,我在院子里的墙角处发现了一个木箱的堵头,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我找来两根粗铁丝,两边弯了一个小沟,平行地砸在木箱堵头的一面上,用两根大钉子做冰锥,就在当街的一处有冰的地方玩儿起来……

这次去蹦河划冰还是头一次。娘给我拿来盛盐的面袋子,又给了我3元钱。我把冰车、冰锥装进袋子,去了供销社,很快买回盐来。我回来路过蹦河的时候,发现没人在此划冰,也许是天气太冷的原因吧。我没想太多,从袋子里拿出冰车、冰锥,把盐袋子放在一边,准备“开”车。和镜子面一样的冰面,既宽阔,又光滑,和当街的小块冰面截然不同,站在上面,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我试着划了一会儿冰车,也许是没有找到感觉,速度总也快不起来。我索性丢下冰车,站在冰面上,和在当街打出溜滑儿一样,跑了起来,也许是业务不熟来,也许是速度太快,我被摔出去了很远,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醒”来了,觉得头很疼、很沉,晕晕乎乎的,浑身不得劲儿,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躺在了这里。后来,我慢慢地站了起来,看到盐袋子,才想起自己是去供销社买盐,在这里划冰车。我吃力地把冰车、冰锥装进袋子,艰难地向家中走去……刚走出不远,就见爹娘急匆匆地向我走来,见到他们,我大哭起来。娘看了看我的身上,摸着我的头问:“摔着了吧,摔坏没有?”我摇摇头,还在大声哭。爹“唉”了一声,说道:“天天跟你说,注意安全,就是不听话……”边说边把我背起来,向家中走去,娘在后边跟着……

现在想来,从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多么重要呀。


2

那是我读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时的暑假。

雨后的一天上午,我和一个同龄的小伙伴上山去割柴禾。那时候,山坡上好割地方的柴禾早就被人们割光了,越是危险的地方柴草长得越茂盛。我来到了小沟沿儿处,这里长着一些茂盛的柴禾。于是,我就顺着沟沿儿下去,拿出小镰刀。没割上几把,由于太陡,脚下一滑,就大头朝下,掉到了沟沿儿下面的深沟里……我又“睡”着了。

当我“醒”来时,我跟前来了许多人,爹娘还大声地呼唤着我的小名……原来,我掉到深沟以后,我的小伙伴从别的地方跑到我跟前后,怎么招呼,我也没有“醒”,他就慌了,哭着跑回家去找大人。娘听说后,连鞋都没有穿就跑来了,哥哥拿了一根很长的绳子,还来了一些人。我掉到了有三层楼房那么深的大沟里,我掉下去的地方,再往西一尺远,就是一个大水坑,脑袋旁边还有一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当我“醒”来时,对以前的事没有了记忆。哥哥背着我从大沟底往上走时,我还在想:这是怎么回事呀?我怎么在这里呢?后来才知道,人晕过去和真正的睡觉是不一样的,晕过去再醒过来的人,短时间内对以前的事已失去了记忆。

回到家后,哥哥赶着毛驴车把我送到了医院,爹娘在医院里守候我三天。出院后,我又在炕上趴了一周,变了形的脸,逐渐消肿。后来,又用了很长时间的药,脸上的伤疤才消失。


3

这次是自己参加工作以后的事。

1984年5月10日,我参加了教育工作,当上了一名山村小学的民办老师。工作当中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于是在业余时间拼命苦读。当时决心很大,目标定得也很高,早晨几点起床,晚上几点休息都列表上墙。为了给自己鼓劲,我在墙上的时间表上方写上了旅途寄语:要以狮子般的勇敢精神工作、学习!那几年也真够折磨人的,几年没看电视,几年没睡成宿觉。繁重的脑力劳动,使自己的血压直线下降,1996年春季的一个晚上,我病倒在书桌前,昏迷不醒,我再次“睡”着了。家人很害怕,立即把我送到平庄矿务局医院……在医院做B超时,发现后脑壳部有一个钙化点,这个“点”在脑CT片中清晰可见,不知这是哪次“睡觉”时,留在头上的“礼物”。

我在医院里住了一周,回家后,休养了两个月才上班。


也许是三次昏迷,弄坏了我大脑中的某根“弦”,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学会成熟、老练的交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生活中的我总是吃亏。每次吃亏后,都后悔好长时间。可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还是继续吃亏。多年来,就这样循环往复,始终没有太大的进步。

如今,我已年近半百,还是老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还是没有变。有时也想,人的某些素质是不是天生的呢?唉,自己老实巴交,不会说不会道,想通过“曲线救国”(真诚的行动)的方式树立自己的“全新形象”,真是艰难呀。

思前想后,我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乐观地对待生活,永远真诚待人。自己能做的事,努力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别逞能。我这样想时,心里就平衡了许多。

还要强调一点:我把教书的过程,也看作是学习过程。就是到现在,我每天都在坚持学习。因为,就我这孬啦巴唧的样子,终身学习,那是必须地。


(原创散文)生命中的三道“坎儿”

青春时期的作者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