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是管得嚴好還是管的鬆好呢?

門前有顆木瓜樹


管的嚴,還是管的松,都是有利有弊的。

請看我下面兩個故事。

第一個“多多打人"。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今天又一次驗證了這句話。

早上孩子們在看書 ,飛飛走過來跟我說:‘老師,多多把我打得頭昏眼花。'她講的這麼嚴重 ,但是神態卻是若無其事。我忙問:“打到哪裡了?"‘我的嘴巴"。看了看 沒有什麼事。就去問多多:‘多多,你為什麼打他?"多多正在跟幾個孩子看書 ,他抬起頭回答我:“我看書的時候她不斷的在講話 ,不斷地在講話 ,所以我就打她了 ,我媽媽也就是這樣打我的。”原來如此 ,我忙說:“這樣是不對的,可以提醒別人, 但是不能打人喲。"他點了點頭說:“知道了。”

這就是管得嚴的孩子。這孩子聰明能幹,也愛讀書,但脾氣大。

第二個故事“只吃兩口”。

“我只吃兩口。"今天很晚才上幼兒園的佳佳,他還沒吃早餐,早餐已經沒有了,剩下的是老師沒有吃過的,老師的早餐,問了他媽媽以後說可以吃。佳佳看到這麼大碗就說:“我只吃兩口。"媽媽說:“好的,只吃兩口。”高興的端著碗就去吃了,他吃了兩口的時候,就把碗端過來了,這時我也在吃早餐,我跟他說:“來,老師還沒吃完呢,你跟我一起吃吧!”他吃著吃著再也沒有說我不吃了,不一會兒大半碗已經吃完了。

媽媽是屬於管的松的,並沒有要求孩子一定得把這碗吃完。而孩子卻吃完了大半碗,還沒有鬧情緒。

孩子就是這樣,哄一鬨就好了,有時候不要太跟孩子計較,孩子的注意力比較容易轉移,因為他吃著吃著,覺得好吃,慢慢就忘記了自己說的只吃兩口了。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的想法,轉移他的注意力,孩子乖乖就吃飽了。

這孩子聰明可愛,懂事,但不夠大方。

究竟是管的嚴好,還是管的松好呢?每個家長都會有不同的看法。總之,家長的言行,會影響孩子。好的行為會給孩子帶來榜樣作用,壞的行為可能會對孩子的價值觀產生不良影響。家長是孩子們的第一任老師,言行舉止一定要慎重。



大木c


嚴好還是寬好?

有一年的元宵節是在岳母家過的。晚上吃飯時,媳婦的弟妹著急去外面看煙花,喂孩子有點急。孩子說吃不下了,她就很生氣,把孩子大吵一頓,還在孩子後背上打了一下。結果孩子流著眼淚把一碗飯喝下了。我本來想孩子不好好吃飯,逼一下也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孩子吃過後,剛邁出屋門便“哇”的一聲,把剛喝下的飯吐了出來,地上、衣服上都是嘔吐物。弟妹也只好拿起掃帚去清理。由此可見,孩子當時確實是吃飽了,弟妹不該嚴厲逼迫的。

這又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一些事情。那時,母親的脾氣也是有些火爆的。我挑食,不喜歡吃白菜梗,母親又要求我必須吃。於是我就趁她不注意,把白菜梗扔在桌下一個隱蔽的角落裡,準備找個時間清理掉。母親看到我把飯吃得乾乾淨淨還誇了我幾句。可是還沒等我清理掉那些“罪證”,母親已經發現了它們,然後嚴厲斥責了我一通。但從此,她也慢慢接受了我不吃白菜梗的事實。

另有一次,我跟小夥伴們在外面滑冰,不小心摔了一跤,摔了一身泥。怕母親吵我,就不敢回家,小夥伴們陸續回家吃飯了,我一個人站在外面曬太陽。直到快曬乾的時候,母親出來找我回家吃飯,問我怎麼一個人站在那兒。我把情況交代了一下,母親也沒有數落我,只是帶我回家給我換了一身衣服。現在回想一下,儘管母親當時沒發脾氣,但她素來的嚴厲讓我不得不懷有戒心。

由這些事情可以看出,嚴厲並不是家庭教育的不二法門。它會對孩子造成壓制,使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願望,這對孩子的成長、成才都是不利的。

以著名作家卡夫卡為例來說下。他的父親性格剛強,在家庭中有著絕對的權威,對卡夫卡態度簡單粗暴,作風專橫。卡夫卡從小就感到來自父親的壓力,一生都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在《致父親的信》中,他把自己的恐懼感、負疚感和不善生計都歸之於父親的影響。父子衝突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卡夫卡的文學成就令人矚目,但他的個人生活不能說是幸福的。因此,他的父親再教育兒子方面是失敗的。

並不是說對孩子不該嚴,而是說應該嚴而有方,嚴而有度,寬嚴相濟。給孩子營造適度的寬鬆的環境,是有利於孩子的自由發展的,也有利於孩子產生自信心。而要做到嚴而有方、嚴而有度、寬嚴相濟需要做父母的多瞭解孩子的心理,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對孩子正當的需求應該儘量滿足,對待那些過分的要求應該說服教育,孩子做了壞事,形成了壞習慣,屢教不改的時候才應該嚴加管教。

而這樣區別對待是需要耐心的。很多父母卻沒有這樣的耐心。很多人的教子經驗是,一百句好話不如一個巴掌。父母一個巴掌就能很快實現自己的意願了,或者說在表面上實現了,殊不知,孩子的自由空間卻被壓制了,孩子的許多正當需求被這一巴掌給扇得煙消雲散了。

為人父母者,為了你的孩子,請多一點耐心吧!



飛光飛光


孩子管的嚴管的松還有啥區別呀?我家大閨女今年都15歲了。他是否是不是有叛逆期的時候?我今天給他打了兩個電話,三個電話他都不回來。他在他同學那裡是學習,還是在玩,我根本我都不知道,他要幹,你說我把他管嚴了還是管鬆了。那個小孩我真的管不住了,他是不是在叛逆期呀?



a80後寶媽吳小利


我認為,對小孩管得嚴比較好。

熟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嚴格管理的工廠,產品質量才高,嚴格管理的企業,運行才更加規範。這次全國疫情防控和隔離措施要求嚴格,才取得令全世界驚歎的效果。意大利人,面對疫情,要求寬鬆自由,導致了疫情嚴重蔓延。同樣的道理,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更容易成才,孩子從小懂得規則,將來才能更適應社會。嚴是愛,松是害,李雙江教育李天一就是反面典型。

可能有人會反駁,某某和某某等人寬鬆教育,孩子不也優秀嗎?那是你只看到寬鬆的一面,他們是外松內嚴,嚴而不厲,方法巧妙罷了。在嚴的過程中,關鍵要掌握嚴的技巧,把握嚴的火候,做到:

一、嚴而有方

學貫中西的錢鍾書先生在回憶他的父親錢基博時說過,自己的語言基本功深厚,得益於他父親對他的嚴格要求。同時,他的父親有意識地引導他走上文學之路。中國“虎爸”和美國“虎媽”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們教育孩子嚴而有方的事,曾引發出有關家庭教育的大討論。有經驗的家長在嚴格要求的同時,運用巧妙的方法,如:自己愛讀書,引導孩子愛讀書;提前完成任務有獎勵;引導孩子勞逸結合。

二、嚴而有度

嚴格不是打罵,更不是冷酷無情。對孩子嚴的尺寸、力度拿捏不準,嚴過了頭,就會過猶不及,適得其反,讓孩子整天提心吊膽,或者產生逆反心理。那麼,這就需要家長嚴慈相濟,相得益彰。該慈愛的要慈愛,該嚴格的時候要嚴格。讓子女感到父母既有威嚴,又和藹可親,從感情上樂於接受父母的管理教育。

三、嚴而有恆

所謂“恆”,就是恆久、持久、善始善終,就是始終不渝、鍥而不捨、滴水穿石。孩子的養成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孩子嚴格要求要保持穩定,做到嚴而有恆,檢查、督促、引導,反覆抓,抓反覆,不可有頭無尾,半途而廢。心血來潮時,管一下孩子,平時不問不理,到頭來,只會前功盡棄。

總之,小孩子是管得嚴好,但要在“嚴”字上做文章,做到嚴而有方、嚴而有度、嚴而有恆。





教育望遠鏡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也是初為人父母,第一次這麼正式的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很多年輕的父母也要思考這個問題。

首先我認為,管的嚴或不嚴不是問題的關鍵,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搞清楚好的概念,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算好,品學兼優的孩子算不算好,人中龍鳳的孩子是不是才算真的好?當然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但我認為一個好的孩子是真正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能夠真心的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快樂與煩惱,內心充滿愛,快樂的生活,盡情享受這世界帶給他無限的光芒就足夠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古人很多名言遺訓,我們不否認在那個時代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但對於當下我們應該正確的看待去思考,父母要懂得改變角色,你不是獨裁者,他是獨立的個體,你要考慮他的感受,你要讓自己作為他的朋友出現在他生活裡,而不是獨裁者,當孩子願意跟你交流自己真實想法的時候,你才算真的成功了,教育的成功一定是你讓他明白了什麼,而不是不這樣做就會痛

最後嚴格或不嚴格都不會決定孩子好或者不好,更重要的還是心靈上的交流,捫心自問你跟孩子之間是不是做到心靈與心靈的交流,是不是把彼此當成最好的朋友,如果做到了,孩子不一定成為多麼出眾的人,但教育一定是成功的,希望幫助到你,大家也都來交流



夢想自由才痛苦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嚴是愛,松是害。孩子的成長、學習成績不僅與管得嚴與松有關,還與各人的性格和年齡段有關!

本人從事教育工作工作幾十年,就我與學生打交道的經驗來看,小學階段的孩子,大部分自制力差,老師和家長管得嚴,更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肯定要好!反之,老師家長管得松的學生,上課小動作不停,甚至鑽課桌底下,成績能好麼?曾經有個男孩子人很聰明,好動,頑皮,家長做生意又沒時間管小孩,平常家庭作業都是拖到晚上11:00左右才能完成!1~5年級成績都是一般!6年級要小升初了,家長著急了,嚴格要求!恰好學校6年級又分班,換了個非常嚴的班主任!這個孩子成績蹭蹭地上去了,考上了當地最好的初中!前幾天碰到這位家長,他說他孩子說:最嚴的老師還是6年級班主任,但也非常慶幸碰到這個老師、十分感激孩子遇到一個嚴格的好老師!

對於初高中大部分學生,他們都有了初步的人生觀,價值觀,主要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適當管得松點更利於他們的成長!我鄰居一女孩,重點初中尖子生,問她學習訣竅,她說:“我們班主任特溫柔,同學們都不好意思吵鬧,有時間就只能學習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解開疑惑!








湖南小小蘇


這個我建議你先做以下思考:

1.孩子的天生氣質是什麼?氣質分樂天型、憂鬱型、冷靜型、激進型、奉獻型。注意一點喔,一般都不是單一一種,需要你自己對孩子做一個準確認識及評估喔!

2.你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小孩有小孩人格,成人人格。而這種人格就是先天氣質+後天培養的。

3.家裡的環境氛圍及溝通方式。必要的規矩及底線是需要做的,但是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一板一眼。這樣孩子會感覺壓力且不自由。且也不利於孩子創造力發展。

4.走進孩子的內心,傾聽孩子的想法。比方說;孩子想及時完成作業後,下樓與小朋友玩耍。可等她認真完成後,又給她加了很多練習題來做。或者你認為上培優班能夠讓孩子有機會進入名校,但是孩子目前水平不夠且根本就聽不懂,她會非常痛苦的。所以,心平氣和,輕鬆愉悅地與孩子交流。你所給的,是不是她想要的,或者是自己能承受的嗎?嚴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把心思都用在學習上,但是學習的效率呢?學習的效率高低,獨立解決問題及未來創造性高低,取決於孩子的學習是否快樂。

5.換位思考,適當降低期望值。每個階段教育方法有所不同,我們需要的是科學育兒,培養孩子健全人格,保證身心健康的同時,優化我們的教育水平及能力。父母需要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切莫強加自己未完成的心願。我們想讓孩子優秀或出類拔萃,前提是我們自己要樹立榜樣。營造學習氛圍!

6.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及時肯定孩子獲得的成功,適當帶孩子出去遊樂場、海洋館、博物館等地方遊玩。多陪伴或者鼓勵孩子與小朋友玩耍等。

總之我們最重要的是把控好度,嚴而有度,愛而有度!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芳姐聊親子


我個人認為:對於孩子管得太嚴,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對孩子不管不顧,又會太野。最好的辦法就是鬆弛有度,該嚴時毫不含糊,比如原則性的事;該松時,隨他自己的天性,只要不是原則性的。

現在都提倡對孩子的創造性培養,就要有孩子自己的天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當然還要根據孩子的特別對其因材施教,最合適不過了。



小林558


太嚴的話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發揮不了孩子應有的能力,比如創造力!心態也很有可能變的沉默,沒有孩子該有的活潑,樂於交往,溝通等能力!自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後進入社會也是一樣,可能會沒有自信感覺自己不行! 好處,對於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好處!教育孩子不建議管的太嚴,孩子有他們自己的行為判斷能力,家長只需要在身旁關注他,適當的加以指導!只要能和孩子有個很好的交流平臺,那麼效果會很好,如果靠嚴格管教教育孩子,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是痛苦的!

太放鬆 孩子的壞習慣無法得到糾正 太過放鬆 行為習慣也會很差 所以要在該嚴厲的時候嚴厲 該放鬆的時候放鬆 這樣孩子才會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和學習習慣 孩子從小就有自信那時好事,但孩子的看法或對事物的認識有錯的地方,可孩子還是強調自己的對,看不到錯誤,那麼孩子就會養成驕傲自狂或者向您說的那樣和誰都想掙個贏。說實話這是孩子過於自信,而且過高的估計自己。於是矜才使氣。但是你是旁觀者清,因為旁觀者看的角度不同。首先幫助孩子找優缺點,讓孩子更全面的瞭解自己!優點,鼓舞孩子的士氣;缺點給孩子敲敲警鐘。這樣做並不是要孩子一夜之間就認識到,突飛猛進。這只是為你和孩子之間架起一座互相溝通的橋樑!然後你要和孩子貼的很近,和孩子做朋友,讓孩子相信你是真心和她交朋友!那以後你和孩子之間就會增加些美好的珍貴的記憶!也為孩子以後到了叛逆期階段有個很好的過度。也是讓孩子自己一分為二的認識自己,使自己更全面的瞭解自己、認識自己。



幼兒園老師李貓貓


首先,不同性格的孩子不一樣對於性格本身比較活潑的孩子,可以管嚴一點,對於性格較內向的孩子,松一點,多鼓勵為主,如果媽媽總是太強勢了,孩子會更內向,怕與人交流。

其次,不管是什麼性格的孩子,作為家長有時要適當的傾聽孩子的聲音,總是用權威來壓孩子,這樣到了孩子青春期時會特別叛逆,身邊有個朋友和她兒子相處模式很好,是朋友模式,在她兒子讀初中時,很多男孩子都不會和家長交流,青春期叛逆,但是她孩子沒有,她是這樣的,針對孩子打遊戲,她不完全反對,但是必須得完成學習任務再去打。平時和孩子說話的語氣不是家長權威而是平等朋友相待,對她也很貼心,每年母親節都會給他洗腳。她孩子也很優秀,考上重點大學。

在孩子成長路上,家長也需要不段的學習,共同進步,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平時可以多看看教育方面的書,懂一些孩子的心理學,多陪伴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