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血壓已經正常,仍然天天要吃藥嗎?

太上老百姓


記得那是去年深秋,我們老家的一位爺爺跟我說,他有高血壓,一吃降壓藥,血壓就恢復正常了,但是過不了多少天,血壓就又高上去了,還得吃藥,真麻煩。於是他問我有沒有什麼藥,吃一次血壓就再也不高了?我相信像他這樣的中國老百姓一定不是少數。今天張大夫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這個話題。



其實,對於絕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都需要長期服藥的。我們服藥的目的就是要平穩的控制血壓。目前我們只能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和降壓藥物(地平類、普利類、沙坦類、β受體阻滯劑、利尿藥等)來控制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請注意我這裡用的控制這個詞,而不是治癒。需要明確的告訴大家,吃兩次藥,血壓就再也不高了,目前,沒有這種藥物。


但是我們不排除血壓輕度升高的患者,通過積極的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短期內血壓確實恢復到了正常範圍。但是這一部分患者,如果恢復到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壓的問題還是會復發的。

因此,對於絕大部分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而言,是要一直堅持服用藥物的,不能私自停藥。


張之瀛大夫


仔細看了一下這位朋友的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1. 高血壓吃藥過程中,血壓已經正常,還需要繼續吃藥嗎?2. 長期吃藥,藥物費用開銷大,怎麼辦?就這兩個問題,來和大家簡單的談一下高血壓的用藥問題。

1. 高血壓吃藥恢復正常了,就可以停藥了嗎?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對於高血壓的問題,特別是原發性高血壓,通常情況下需要生活幹預和服用藥物來“控制”,而不是考慮治癒。

高血壓不同於感冒、咳嗽、外傷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是通過一段時間的服藥或者調理治癒的,而原發性高血壓,通常是無法治癒的,通常跟年齡、家族遺傳、生活習慣等方面息息相關的。之所以要控制高血壓,是因為血壓長期偏高,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也會對心臟,腎臟等多個器官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醫生給您開藥,通常是為了通過降壓藥來降低血壓,使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減少其對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靶向器官的損害。

雖然現在醫學已經比較發達,但對於原發性高血壓的發作原因還並不完全清楚,因此,針對高血壓發作的根本原因,治癒高血壓的藥物也並不存在。通常的降壓藥物,都是通過一定的作用機理,如擴張血管、減緩心律,降低血容量等,使血壓有效下降,但卻並不是針對治癒高血壓的藥物。因此,服藥一段時間,血壓控制正常是很好的,說明您選擇的降壓藥物合理且有效,但如果停服藥物,最可能的結果就是,血壓還會繼續升高,危害身體健康。

當然有一些特殊情況,可以考慮停藥試一下,比如服用超低劑量的降壓藥,血壓就可以控制的較低,比如某些輕度的高血壓患者,通過嚴格自律的生活幹預,血壓就可以低於140/90mmhg的情況,這些情況下,是可以考慮停服降壓藥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血壓的監測,一旦血壓再度升高,或者生活調節無法控制,還是要繼續服用降壓藥物。

因此,對於高血壓,我們可以這麼理解:第一,我們不談治癒,更多的考慮如何控制血壓平穩,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和靶向器官損害,第二,高血壓需要長期用藥,但並不是不能停藥,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只要不服藥能保持血壓平穩,也是可以停藥的,但需要做好血壓監測,確認血壓的平穩。

我們用藥,確實是不單要考慮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療費用也是需要考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高血壓患者,經濟情況不同,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如果服用每天一次的長效降壓藥,單藥控制血壓良好的情況下,每個月三四百的藥費,確實是較高了,如果您的經濟上感覺承受不了,可以考慮更加經濟的治療方案,比如將進口藥換成國產藥,比如將最新型的藥物換成同類的較便宜但療效確切的老藥,這些方式,都可以大大的降低高血壓的維持控制費用。

目前控制高血壓的主流降壓藥物有五大類幾十種之多,而如果加上國產進口的各種品牌,恐怕上千種都不止,用藥的可選擇性還是很多的,如果經濟上有負擔的朋友,在治療費用方面,不妨也與您的臨床醫生探討一下,通常,醫生會根據您的經濟狀況,為您你開具兼具有效性,安全性,也會治療費用較低的用藥方案。


李藥師談健康


一些高血壓人群因為經濟方面,還有認為藥都具有三分毒,當血壓恢復正常後,就想要停止服藥,那是否可以停藥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 高血壓為終生疾病,必須長期藥物控制

高血壓屬於終身疾病,就算血壓恢復正常,但高血壓依然還在。保證血壓正常前提為使用降壓藥進行控制,高血壓醫治,除了生活方面調,藥物治療為主要措施。所以高血壓是不可痊癒的,只有終身服藥進行控制。

  • 繼續發性高血壓有可能停止服藥

有一類高血壓人群當血壓恢復後,或許能不在服藥,為繼發性高血壓,如腎臟病症、甲狀腺亢進、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當根治原發病症後,血壓恢復後,遵醫囑可能可以停藥。

  • 原發性高血壓不可停藥

原發性高血壓若服藥一段日子之後,血壓恢復正常範圍,表示當前治療為有效,但這時候不可貿然停藥,防止血壓出現反彈。若病人存在服藥障礙,可由醫生進行藥物調整,千萬不可私自停藥。高血壓醫治為長期過程,所以要選擇降壓平穩、可起到保護心腦腎藥物。

高血壓人群血壓其實常出現不穩定情況,若私自停藥易導致血壓波動影響健康,所以高血壓人群即使血壓目前恢復正常,也不可隨意停藥要堅持服藥、定期進行檢查。


養娃視頻


感謝您的提問!


建議您在血壓控制達標時間達到半年以上,並且繼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諮詢過醫生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減低用藥量。



為什麼這麼麻煩,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一】高血壓患者建議長期規律服用降壓藥,避免因降壓效果的波動而導致血壓的波動。血壓的大幅度長時間波動對患者的身體是一個巨大的損害。如果您著急停藥了,結果因為沒有降壓藥物的輔助而導致血壓忽上忽下,很有可能誘發其他心血管疾病,諸如腦中風、猝死。


【二】醫生有時候開的降壓藥是結合患者肝腎功能或其他內臟功能而選取的,目的可能是在降壓的同時養護內臟器官。如果盲目停藥,可能會導致內臟器官得不到藥物的養護。


【三】有些高血壓患者在診斷初期,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按時服藥,改善生活方式。其血壓自然而然地慢慢降下來。但是可能血壓正常停藥後,再也不能保持服藥時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會導致血壓重新不受控制地升高。因此建議生活方式保持並形成習慣後才能考慮減量或者停藥。

降壓藥物都是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開具的,在合理用藥的情況下,對您絕對利大於弊,請您再做任何決定之前,先詢問醫生意見或者做相關檢查以確定下一步診療措施。


【感謝您的閱讀,如有幫助請點贊關注並在下方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高血壓管家


是的,除非由於降血壓的藥物引起了明顯危及健康的不良反應,否則都應該繼續堅持服用降血壓藥物!

高血壓藥物所產生的降壓效果是需要持續服藥才能夠不斷維持的!並不像感染性疾病,通過抗病毒治療或者抗生素治療可以將體內的致病原給完全清除,當致病原清除之後,自然而然可以停藥。至今,原發性高血壓的致病因素並未完全揭示,因此,降血壓治療無法根除導致原發性高血壓產生的致病因素,因而只有持續作用,才能夠維持血壓一直處於正常範圍內。

高血壓藥物停藥還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那就是血壓反跳,這在臨床上比較常見,這個是非常危險的。突然的血壓反彈,容易引起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突發事件。

至於每個月的降血壓藥物的費用問題,如果只是單純一種降壓藥物就需要每月三四百塊的費用,那應該使用的是進口品牌的原研藥。如今,國家推動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工作,使得國產的仿製藥很多都在藥效和工藝上達到了和原研藥相當的程度,但藥價會便宜很多,也是可以基於經濟條件考慮更換的。但如果是好幾種降壓藥聯合的情況下,一個月三四百塊的費用基本算是正常的,且代表病情需要高強度的降壓效果,那是更加不應該停藥的!

本期答主:家有好醫

華中科技大學 臨床心血管病學博士


家有好醫


很多的高血壓患者都有這個疑問,一方面是覺得天天吃藥太麻煩還要有一部分的經濟支出,另外一方面是覺得是藥三分毒,既然血壓都正常了為什麼還要吃藥呢?但是作為健康管理師,我需要告訴您存在一個理解誤區,那就是高血壓不是發燒,燒退了就是病好了,而高血壓是終身性疾病,即便血壓正常了,高血壓還在。而血壓正常的前提是降壓藥的控制,沒有降壓藥控制,血壓是否還會回升呢?

只有一類高血壓患者在血壓正常之後,有可能可以停服降壓藥,那就是繼發性高血壓患者,比如腎臟疾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主動脈狹窄或者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等,再去除原發疾病以後,血壓控制正常以後,可以遵照醫囑逐漸停藥。

而原發性高血壓如果在服藥一段時間之後,血壓控制正常,這說明目前的治療方案是有效的,此時不宜貿然停藥,以防血壓反彈。如果患者存在某些用藥障礙,可以請醫生調整藥物或者改變服藥劑量,但是切勿自行停藥。因為高血壓的治療是長期的過程,所以最好選擇持久降壓平穩、對心腦腎保護作用較強的藥物,沙坦類藥物,例如 平欣(纈沙坦分散片),雖然貴但是性較比是高的,畢竟生命最重要。

即便要停藥,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一點一點減藥直至停藥,同時減藥的過程中要密切監測血壓,同時要加強生活方式干預,比如健康的作息方式,規律合理的體育運動,清淡少油少鹽的飲食方式、放鬆的心態等等,以保證血壓穩定。一旦出現停藥之後血壓反彈,還是要積極進行藥物治療的。

糖人健康網,一個有溫度的控糖平臺,歡迎關注,有問必答!


糖人健康網


高血壓患者經過科學合理的治療後,血壓得到滿意的控制,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血壓保持一致、穩定,可以逐步減少降壓藥的劑量,甚至可以考慮停藥。

停藥是漸進性的。

停藥後注意發生“停藥綜合徵”——即出現血壓迅速升高和交感神經活性增高。表現如心悸、煩躁、多汗、頭痛、心動過速。冠心病患者會心肌缺血嚴重,出現心絞痛,急性心梗或心律失常。

原發性高血壓,是一個頑固性疾病,它本身與血管彈性有關聯,隨著年齡的逐年遞增,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欲理想化實屬不易,故此對血壓保持隨時關注很有必要。

繼發性的高血壓,以治療原發病為主,降壓為輔。


見腫消世界


我是小影大夫。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俗稱三高。三高稱為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壓,去除原發因素後血壓恢復正常,比如腎上腺增生、腺瘤、嗜鉻細胞瘤,腎動脈狹窄等等。原發灶高血壓是指不明原因的高血壓,在臨床上大多數屬於原發性高血壓。輕度高血壓可以調整生活方式,中重度高血壓需要長期藥物控制治療。血壓控制後,依然要堅持吃藥,目的是維持血壓恢復正常。如果自行停藥,會出現血壓反覆升高,容易導致腦出血,腦卒中等嚴重併發症。

高血壓患者要堅持長期藥物控制

很多老百姓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得了高血壓不要吃藥,否則容易上癮要天天吃藥,沒辦法停藥。不是這個藥,沒辦法停,而是這個高血壓的疾病本來就需要長期的藥物控制。要分清因果的關係。

高血壓的用藥需要在心內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何時需要減少用藥或者如何調整用藥,都要醫生評估後才能更改。

高血壓就像水管的水壓一樣,水管的壓力長期增高,容易導致水管彈性不好,加速了血管的粥樣硬化,血管膨隆出現動脈瘤。高血壓不控制,血管就容易爆了,引起腦出血。同樣,動脈瘤也容易爆,腦動脈瘤或者主動脈的動脈瘤爆了,大量出血,休克死亡。這就是高血壓性腦出血。每天的急診,都會有好例是因為高血壓不控制,引起腦出血入院的。小量的腦出血,可以保守治療慢慢吸收好轉,但是大量腦出血,嚴重的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能手術治療的,術後的恢復也不見得會很好。

而高血壓長期吃藥控制,使血壓維持在一個正常的水平,可以大大減少和避免這些併發症的發生,何樂而不為呢?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血壓朋友服用藥物後血壓恢復正常,這時候的血壓正常,只是藥物的作用。如果這時候,自行停藥,沒有藥物的作用,血壓會再一次增高,反覆的血壓降低和升高,更容易導致併發症發生。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可以吃一次就能治好高血壓。所以目前高血壓的治療講的是控制,而不是治癒。


另外,除了堅持服用高血壓藥物之外,還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勿抽菸喝酒,低鹽低脂飲食。如果有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朋友,也要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這三兄弟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的,一方的控制不好,會促進另一方的病情進展。同時,要適當鍛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優質蛋白質等。


小影大夫


點擊右上角“關注”,能便捷瞭解醫學知識。

一、臨床工作中,很多病人和我說“平時我血壓高了我才喝藥,血壓下來了我就不喝藥了”;還有病人和我說“我血壓高不高我自己知道,不用量血壓,我感覺不舒服了就吃上降壓藥,沒有不舒服就不吃”;這些做法是大錯特錯的(錯的原因請看五六)。最後就是一部分病人有題主的問題,答案很明確,就是仍然要天天吃藥。(原因請看四五六,二三為高血壓科普)。


二、調查表明,目前我國約有2億多高血壓患者,即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壓,約佔全球高血壓人數的1/5。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血壓防治的水平較低,患者的知曉率低於50%,治療率約為40%,控制率不到10%。

三、高血壓分為繼發性高血壓和原發性高血壓。①繼發性高血壓的意思就是有明確疾病導致的血壓升高,主要疾病有腎性疾病、腎動脈狹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鉻細胞瘤、庫欣綜合徵、藥物性等,一般這些疾病治癒之後,血壓也可以恢復正常。 這些疾病在未治癒之前血壓高也需要服用降壓藥,但一般效果差,如果上述疾病治癒後血壓降至正常,降壓藥物是可以停用的。②原發性高血壓的意思就是找不到導致血壓高的原因,佔所有高血壓患者的90%以上。但原發性高血壓雖找不到病因,但與一些因素有關,如家族遺傳史、年齡、生活習慣、精神和環境因素等。


四、對於原發性高血壓的病人在吃藥時血壓正常,如停降壓藥物,待降壓藥代謝完後血壓又會升高,在臨床工作中甚至有病人自認為服藥時血壓正常,自行偷偷不服用發給的他降壓藥,結果就是導致血壓再次升高。五、人體血壓一般白天有兩個高峰期(對大多數人而言,並不是絕對),即上午6~10時及下午4~8時,在這兩個時間段之外即使高血壓病人,血壓也會有一定程度降低,不要以為此兩個血壓高峰外,血壓不高就是血壓正常了。


六、有一部分病人,即使血壓很高了但沒有不舒服的症狀,這樣是更危險的,一般都是發生冠心病、腦卒中等之後才發現血壓很好,這樣已經給身體帶來巨大損害。


七、血壓受很多因素影響,血壓不是恆定不變的,在治療過程中需要監測血壓,根據血壓波動水平及規律調整降壓藥物,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率。


路標指向老年病


高血壓患者血壓已經正常,仍然需要堅持吃藥的,每天吃藥血壓正常是血壓達標了,如果還是高需要加藥或者調整藥物的。

你可以考慮一下,如果不吃藥你的血壓會不會又升上去呢?

下面,重點科普:【高血壓的治療藥物】

高血壓患者存在發生心肌梗死、腦卒中、腎臟損傷和其他嚴重問題的風險,醫生或護士開具用來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可幫助降低這些問題的發生風險,甚至有助於延長您的生命。

按醫囑每日使用您的高血壓治療藥物非常重要。高血壓一般不引起症狀,因此患者有時並不會加以認真對待。此外,高血壓治療藥物可導致副作用且價格昂貴,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患者不願使用它們。但如果您想要漏服藥物,請記住,這些藥物可挽救您的生命!

若藥物引起令人不適的副作用或者您無法負擔自己的藥物,請告訴醫生或護士,這些問題往往有解決的方法,第一步是要讓您的醫生或護士知道。

我可能需要哪些藥物?

現有許多不同的藥物可治療高血壓,但其中部分藥物除了降血壓外,還有其他健康益處。

醫生或護士將根據以下情況確定哪種藥物最適合您:

●您的高血壓嚴重程度

●您的其他健康問題(若有)

●您嘗試某些藥物後的療效情況

最常用於高血壓患者的幾類藥物有:

如果大家有在吃的可以對號入座一下:

●利尿劑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s)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s)

●鈣通道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