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內行說說拳種的特點,太極拳獨有的特點是什麼?

春寶太極館


只有搞董了太極是什麼,才能練習好太極。才能悟透太極的特點。

太極的冠名權只是被某一位武學大師搶注,拿到武功學上冠了一個品牌名稱而己。

比如:太極、八卦、少林、武當、南拳、北腿、泰拳、苗拳、客家拳、壯拳等等。只是一個名稱而已。

如果只憑一個普通的套路動作就代表了整個門派的武學精華,這就有一點沒研究透徹這個門派的武學。

很多修練武功成功的人士,早已洞悉太極在武學上應用的天機,受益匪淺,只是笑而不答心自閒,任憑凡人俗子的低誹。

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不論誰操練什麼武功,最終都是以太極為中心,誰脫離了太極理論,誰的武功都是不成立的,不光是武功不成立,世界上萬物都是空的!

試問天下門派,哪一個人的武學離開得了太極?只不過大家都在裝傻而已!

我可以武斷地告訴大家,我們每天所有做的事情都是源自太極理論。

比如: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依存,相互制衡等等……

有問必有答,有我必有他。有天必有地,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有前必有後,有正必有反,有天必有地,有進必有退,有白必有黑,有攻必有防,有男必有女,有了平臺必有寫手,你射一箭我拿盾防,你砍一刀,我拿刀架,你前進踢一腿,我後退讓一步,你掃腳,我就跳,你打上我防上,你打下我防下,你從左邊打我向右邊撤,你搞擒拿手,我使反擒拿式等等,因為我要幹活去所以不多寫,相生相剋,凡事都離不開太極。

在這裡,我在重複說一句:太極只是一個名稱。會用萬法歸我用,不會用萬物都是空!

不論誰家的武功,都是盜太極理論的版!

一句忠告:太極是死的,人是活的。

太極的特點就是:你攻我防,我攻你防。




苗族武功傳播


我練過一段時間八卦掌,把三大內家拳比較一下,八卦掌旋轉大旋轉說簡單就是躲開進攻,招要害打形意拳半旋轉說簡單就是格擋進攻抽身發力打要害,太極拳是中旋用身法化開力見笑傷害有點累死拳擊裡的含胸不讓對手力量直擊胸口。太極感覺就是化力與發力,說直白就是打你一拳你能把傷害降到最小,但是你打我一拳缺卻讓我實實在在挨一拳,而且太極的纏絲勁連綿不斷就是渾身有手說白了就是我全身都要防護住跟拳擊一個道理一樣不能被打傷要躲只不過太極拳是靠身法躲開難。而且連綿不斷感覺就是跟散打裡面帶節奏一樣 散打裡面帶節奏就是打的對手上不來氣跟不上打人,太極拳老師傅感覺也是這個樣子出手後接著就是一招不斷沒發防守。然後就是所謂的以柔克剛,在散打裡面有點像抱腿摔,當然要手快的,順著對手鞭腿用力給人家撂倒,太極拳也是順著你用了你還沒反應過來別人狠狠一拉或者一推好自己沒反應過來摔倒了,散打也是鞭腿過去了以為好可以打中沒想到別人抱住你退了你準備想辦法呢好他順著你踢腿方向使勁用力你不到誰到。說白了太極拳感覺就是反應力,和發力方式結合肌肉力量的方法。


砷楊807


太極拳,其特點,獨有的,其它拳沒有的如下。

一,它是氣功的動功,它雖然叫拳,但你完全當拳練就錯了。

二,練時須放鬆,用意不用力,這是在練氣功,只有如此才能練出氣功。拳與氣功合一,內外六合。

三,它可以健身也有防身的功能,但防身功能是其副產品。這是它與其它拳不同之一。過去太極拳者連看家護院也不允許,講什麼打仗護標都是編造,誰練十年不出門的拳去打仗。

四,太極拳正練反著用(指防身時的用法)。因此其戰術原則是"捨己從人"。

五,陰陽轉換,對稱平衡。因此太極拳攻防合一,化打合一,打化合一。出手只一拍,化即打,打即化,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為小成,剛進太極之門,當練到下意識(不通過腦子,條件反射做動作反擊)就是神明瞭。

六,太極拳,用法上與其它拳最大的區別就是,借力打力,以小力勝大力。身俱千鈞力只用四兩勁。凡只以力制人者均不是太極拳的功夫。

七,習練太極拳的目的與其它拳的不同,"祥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八,此技傍門甚多。因此,須明師言傳身教,(一人一天頂多帶四,五個徒弟)而且練成者少之又少,有言曰"練者如牛毛成者如牛角"。難練成也是其特點之一。不要指責誰真誰假,只有層次高低之分,低層次不要把高層次視為騙子,高層次也不要笑低層次不真。現在太極拳除了假的就是騙子,這也應是一大特點了。


明月松間照妖精無處逃


我習練的是陳氏太極拳。只能就陳氏太極拳的特點,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不對之處請業內人士斧正。

陳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就是以身領手,畫圓為主,剛柔相濟。

以身領手就是腰不動手不動,一切以腰為主,以意領氣,以氣慣力。力從腳底起,到膝,至胯,至腰發出。動作以圓弧為主,謂之纏絲勁兒。即膝纏,腰纏,肩纏,肘纏,腕纏輔之大臂纏,小臂纏。根據本人多年的習練經驗,纏絲主要是用以改變對方來力的方向,加之身法,步伐的配合,達到借力使力的目的。關於陳氏太極拳的發力,我想應該和其他拳種差不多,都是以先松後緊的爆發力為主。


攻擊雞


這個我最有發言權,本人浸淫圈兒栗子功夫數年之久!首推太極,古有張三瘋今有閆芳芳雷雷為代表,都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出盡洋相!其特點是動作飄逸感特強,雲山霧罩不知所謂,信手拈來包你神魂顛倒欲死欲仙!其次為虎鶴雙形,本人每每練起都有虎嘯🦩鳴之聲,一✋打出方圓百里無論跳蚤蚊蟲都化為灰灰,掌聲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又由於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其三必推葵花寶典,學此武功者雄雌同體變換莫測,男女通吃老少皆宜!


唐漢宋


太極拳的特點:

(一)輕鬆柔和

太極拳的架式比較平穩舒展,動作要求不僵不拘,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並且一般說來,沒有忽起忽落的明顯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所以,練習一兩遍之後,雖然感到身上微微出汗,但很少發生氣喘現象,給人以練拳之後有輕鬆愉快之感。由於太極拳具有這個特點,不同年齡、性別和體質的人,都可以從事鍛鍊,尤其是對體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種較好的體療手段。

(二)連貫均勻

整套太極拳動作,從“起勢”到“收勢”,不論動作的虛實變化和姿勢的過渡轉換,都是緊密銜接、連貫一氣的,看不出有明顯停頓的地方。整套演練起來,速度均勻,前後貫串,好象行雲流水,綿綿不斷。

(三)圓活自然

太極拳的動作不同其他拳術,它要求上肢動作處處帶有弧形,避免直來直往,這是符合人體各關節自然彎曲狀態的。有人曾經把太極拳叫做“圓運動”。實踐證明,通過圓形活動進行鍛鍊,有利於動作的圓活自然,體現出柔和的特點,也能使身體各部分得到均勻的發展。

(四)協調完整

在太極拳運動中,不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姿勢,都要求上下相隨,內(意念、呼吸)外(軀幹、四肢動作)一體,身體各部分之間要宻切配合。打太極拳時,必須以腰為軸,手腳的許多動作都是由軀幹來帶動,並且互相呼應,不要上下脫節或此動彼不動,顯得呆滯脫節和支離破碎。

上述這些特點,決定了太極拳在鍛鍊方法上對姿勢動作的各種要求。


文藻巧翁


從拳種上分,拳法不過內家拳和外家拳兩種。外家拳大開大合,剛猛兇狠,拳拳生風,閃轉騰挪。注重力氣、體力,身體堅硬度和抗擊打能力的打造。

內家拳綿延不絕,曲折纏柔,綿裡藏針,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注重內功修煉,打造內力、內勁的修為。

太極拳屬於內家名拳。各種圓運動是太極最顯著的特點。劃各種圓,手、身、腿平時可單式劃,也可套路劃,甚至樁功中也可劃。其它特點可在不同學說,不同流派中體會。


如時大師兄


拳有內家與外家之分,外家舉著重煉力,內煉一口氣,外煉一張皮,抗打擊,進攻力道大,迅猛有力,制敵於死地。內家拳講究內外兼修,用力巧妙,講究力道化解,以柔克剛,制服人也可以不傷人,除非萬不得已,太極拳是最好的代表,講究後發先制,借力打力,比較文明。∴


肖文波談天下


自然放鬆,沒有過分的追求什麼,和道家理念一樣。不做作。不特意。一切隨緣。每個人看待太極拳的思想都不一樣。


武術的傳承者


我國的拳種不計其數 ,但太極是最好最妙的。你永遠也學不完,可以說是我國的第五大發明。獨有的特點是講究松,松是太極永遠的追求,它有外更多在內,內部的世界非常豐富。難以言狀要靠自己去體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