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914年敦煌國天王張承奉去世後,沙州大族曹議金廢除西漢敦煌國,恢復歸義軍稱號。自此以後直到北宋初年,歸義軍政權一直由曹氏家族掌握,被稱為曹氏歸義軍時期。在對瓜沙地區122年的統治中,由於地理、姻親、政治等因素,歸義軍政權內部形成了瓜州派系。

沙州是歸義軍政權衙署所在地,是曹氏政權的政治軍事中心。但是這一時期,敦煌瓜、沙二州之間始終存在著矛盾,並且“瓜、沙之爭”與敦煌節度使更替、軍鎮制度變化、歸義軍政權衰亡等均有重要牽扯。

沙州府衙試圖限制瓜州派系勢力,曹元忠在瓜州增設會稽、新鄉二鎮就是相應的舉措。以曹延恭為代表的瓜州派系獲得了瓜州慕容家族等的支持。最終,瓜州、沙州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曹宗壽利用瓜州軍隊發動了政變,推翻了歸義軍節度使曹延祿的統治。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瓜州勢力的形成

1.慕容歸盈執政瓜州

914年,曹議金執掌敦煌政權之後,慕容歸盈一直出任瓜州刺史,直到940年去世。

在這期間,慕容歸盈曾與曹議金一起入貢朝廷。史籍記載,慕容歸盈多次以瓜州刺史名義向朝廷入貢,有時進貢的數量比沙州、涼州還要多。

五代宋初,敦煌歸義軍政權實際上已經不受中原政權管轄。但是在正史中,仍單獨分列出沙州、瓜州,是為了彰顯了中原在河西地區的影響力。

史籍中將瓜州刺史慕容歸盈單獨列出,明確顯示出慕容歸盈在瓜州地區的地位,並且朝廷於934年對慕容歸盈的單獨冊封,客觀上提升了慕容家族在瓜州的威望。

曹議金任節度使時期,慕容歸盈長期擔任瓜州刺史,瓜州地區從曹氏歸義軍政權建立伊始就具有一定的獨立性。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瓜州的不安定因素在敦煌文獻中有所體現:

《丙申年馬軍武達兒狀》:“去七月令捉道氾都知將壯羊壹口放卻。同月聞苽(瓜)州賊起,再復境界寧謐,軍回至定”。

由此可知,在曹氏歸義軍首任節度使曹議金去世以後,瓜州地區發生了小規模的動亂。

慕容歸盈是曹議金執掌敦煌政權的有力支持者,因此得以長期執政瓜州。

然而在敦煌政局穩定後,曹議金父子希望收回瓜州的實際控制權。

曹議金、曹元忠父子都曾嫁女給慕容家族,雖然如此,但慕容歸盈的子輩並沒有出任重要官職。說明敦煌曹議金父子試圖拉攏並限制瓜州慕容家族的勢力。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2.曹延恭執政瓜州

在曹元忠任歸義軍節度使時期,曹延恭執政瓜州。

《冊府元龜·帝王部·來遠》記載:“世宗顯德二年正月,沙州留後曹元忠、知瓜州軍州事曹延恭各遣使進方物。以元忠為歸義軍節度使檢校太保同平章事;以延恭為瓜州團練使,仍各鑄印以賜之,皆旌其來王之意也。”

後周王朝冊封曹元忠、曹延恭,實際上是對既成事實的承認,但是分別鑄造“歸義軍節度使印”“瓜州團練使印”,卻為曹元忠完全掌控敦煌瓜、沙二州製造了麻煩。

曹元忠是在944年任歸義軍節度使,卸任瓜州刺史。曹元忠任歸義軍節度使30餘年,曹延恭一直擔任瓜州刺史。

史籍中經常把曹延恭誤作曹元忠的兒子,但其實並非如此。實際上,曹延恭是曹元忠的侄子,其父親是曹元德或曹元深。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曹議金去世後,其子曹元德、曹元深、曹元忠兄弟三人先後繼任歸義軍節度使,作為粟特後裔的曹氏家族以兄終弟及的節度使繼承方式,保證了處於緊張局勢下的敦煌政局的穩定。

曹元忠任節度使時期敦煌內外局勢趨於緩和,這種兄終弟及的統治方式,在曹氏家族統治鞏固之後,很難繼續維持。對於曹元忠來說,將節度使位傳位給其兒子曹延祿,還是其侄子曹延恭,是兩難的選擇。

最終曹元忠顧全大局,在他去世後,由曹延恭接替繼任歸義軍節度使一職。

“維大宋開寶九年歲次丙子,正月戊辰朔七日甲戌,敕歸義軍節度瓜沙等州觀察處置管內營田押蕃落等使、特進、檢校太傅、兼中書令、譙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食實封三百戶曹延恭之世創建記。”

在曹延恭擔任節度使的短暫時間裡(974-976),未能獲得中原王朝的正式冊封,曹氏歸義軍政權內部也沒有認可曹延恭。

976年,曹延恭去世,曹元忠子曹延祿接替執掌歸義軍節度使位。

在敦煌政權內外局面趨於穩定之後,曹氏家族兄終弟及的統治方式已不能適應政治形勢的需要,這也為以後曹宗壽發動政變推翻曹延祿的統治埋下了伏筆。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3.曹延恭與瓜州慕容家族的聯姻

曹延恭在執政瓜州以後,與慕容家族聯姻。

莫高窟第454窟窟主即曹延恭,窟內南壁第四身女供養人像題名為:“窟主敕授清河郡夫人慕容氏一心供養”,即曹延恭慕容夫人。

慕容家族通過與曹延恭的聯姻,勢力迅速增長。慕容歸盈子輩較沉寂,而孫輩有所復興,得益於慕容家族與曹氏家族的聯姻。

10世紀中後期慕容家族成員出任的官職有:玉門軍使、都押衙兼常樂縣令、紫亭鎮使、紫亭副使、某縣縣令、營田使、宅官等。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慕容家族勢力的增強,是在曹延恭擔任瓜州刺史以後。

通過與曹氏家族的聯姻,慕容家族維持了其在敦煌政權中的地位,同時,曹延恭與瓜州實力派慕容家族的聯姻,也鞏固了他在瓜州地區的統治。

這種帶有政治結盟性質的聯姻,使得瓜州軍政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位於沙州的歸義軍節度使府衙難以有效限制瓜州刺史的權力。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瓜、沙之爭”的發展進程

1.曹延恭任節度使與瓜、沙矛盾的顯現

曹元忠晚年,沙州歸義軍節度使府衙已經對曹延恭有所防範。

《壬申年沙州闍梨保道致瓜州慕容郎書》記載:孟春猶寒,伏惟瓜州慕容郎、阿姊、醜奴、長勝閤家大少等尊體起居萬福……今者慕容郎及阿姊,沙州衙推言:義不得瓜州都與相兼,回封一字,若不發遣來者,沙州□□流殘……壬申年潤正月十三日保道書至。

這封信中的“長勝”是曹元忠的侄女慕容長勝,“保道”是慕容家族成員,在沙州擔任僧官。“阿姊”,即曹元忠嫁到慕容家族的女兒曹延鼐。

這封沙州闍梨保道寫給瓜州慕容家族的信,透漏著重要信息,據“義不得瓜州都與相兼”,可知當時的歸義軍政權內部確實形成了“瓜州派系”,且慕容家族的成員與“瓜州派系”關係緊密。

總之,以瓜州刺史曹延恭為首的“瓜州派系”引起了沙州府衙的不滿。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2.瓜、沙矛盾日漸升級

971年瓜州官吏與百姓為“安置慕容使君坐位”向沙州節度使府衙申訴,此時已值曹元忠執政後期。

瓜州地區出現如此激烈的政治訴求,說明瓜州慕容家族在當地百姓中威信很高。而且瓜州地區公開與歸義軍節度使府衙的矛盾,實際目的是向曹元忠施壓,謀求曹延恭繼承歸義軍節度使之職。

總之,瓜沙之間的矛盾此時已經顯現端倪。

曹元忠暫時向瓜州刺史曹延恭妥協,974年曹元忠去世以後,曹延恭繼任歸義軍節度使之位,但是曹延恭在位時間很短,節度使位由曹延祿繼承。

曹延祿繼任歸義軍節度使不是名正言順,至少不是曹延恭指定的。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曹延恭本意並不是讓曹延祿繼承歸義軍節度使位,否則曹延恭為何要以老邁之軀接替曹元忠的節度使之位呢?

實際上,曹延恭所代表的是其背後瓜州派系的政治訴求,其目的是取代曹元忠、曹延祿為代表的沙州派系,執掌歸義軍政權。

曹延祿雖然被任命為“瓜州刺史”,但實際上並未去瓜州任職,而是在沙州以“歸義軍副使”的身份繼承了曹延恭的節度使之位。

而曹延恭任命曹延祿為“瓜州軍事、歸義軍副使”,其本意並非讓曹延祿繼承節度使,而是希望將延祿派遣至瓜州地區,以減少對其執政的阻礙。

曹延祿以“瓜州軍事、歸義軍副使”的身份繼承了曹延恭的節度使位,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次正常的接替,但如果從曹延祿執政時期其從子曹宗壽發動政變來看,說明曹延恭、曹延祿在節度使位交替過程中產生了矛盾,成為後來曹宗壽陰謀政變的導火索。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3.曹延祿時期的軍事政變

曹延祿繼任節度使後,於980年獲得了中原朝廷的正式任命。

《宋會要·蕃夷志》:權歸義軍節度兵馬留後、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譙縣男曹延祿,可檢校太保、歸義軍節度、瓜沙等州觀察處置、營田、押蕃落等使,又以其弟延晟為檢校司徒、瓜州刺史,延瑞為歸義軍牙內都虞候。

曹延祿對瓜州地區行政長官的調整,說明歸義軍沙州節度使府衙一直試圖強化對瓜州的控制。但是最終瓜、沙之間的矛盾無法調和,導致了一場軍事政變。

1001年,曹延祿被冊封為譙郡王,翌年,曹延祿、曹延瑞為其從子宗壽所害,曹宗壽取代曹延祿任歸義軍節度使。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如果結合曹氏歸義軍政權內部的瓜、沙矛盾,曹宗壽政變的原因便會顯而易見,曹宗壽政變是曹延祿、曹延恭矛盾的延續。

1002年,曹宗壽發動政變之前,曹延祿、曹延瑞兄弟二人應該同時在沙州向曹宗壽發難,而曹宗壽已經有所準備,並且逃往瓜州。曹宗壽前往瓜州後,帶領瓜州官員和軍隊參與了政變。

曹宗壽利用瓜州地區的軍事力量發動政變,逼迫身在沙州的曹延祿、曹延瑞二人自盡,最終曹宗壽取代曹延祿執掌歸義軍政權。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二州八鎮”與“瓜、沙之爭”

軍鎮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曹氏歸義軍初期的敦煌是“二州六鎮”的建制,六鎮包括壽昌鎮、紫亭鎮、常樂鎮、懸泉鎮、雍歸鎮、新城鎮。曹元忠時期,敦煌鎮制經歷了由“六鎮”到“八鎮”的變革。

瓜州軍鎮的增加與曹氏政權內部的“瓜、沙之爭”密切相關。

1.軍鎮地位提高

曹氏歸義軍時期,軍鎮地位提高,鎮使除軍事事務外,還兼管地方政務。

如果不考慮統屬關係,曹氏歸義軍時期的“二州八鎮”,實際上即指歸義軍治下的十個地方行政單位,“二州八鎮”再加上最東面的“玉門軍”,從地理上囊括了曹氏歸義軍的管轄範圍。

如果從軍政權力方面講,曹氏歸義軍時期,敦煌地區呈現縣鎮合一的趨勢,即歸義軍節度使府衙為最高級別軍政機構,鎮(縣)為第二級軍政機構,兼具行政、軍事職能。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2.軍鎮首領對沙州節度使府衙負責

雖然“八鎮”中,屬於沙州地界的只有壽昌、紫亭二鎮,但諸鎮使直接對沙州歸義軍節度使府衙負責。

《懸泉鎮使安進通狀》雲:“星夜便令申報上州,兼當日差人走報常樂、瓜州兩鎮……此時皆仗令公神謀……擒捉梟首,部領送上府衙。”

這是懸泉鎮使安進通給曹議金上報的狀文,表明懸泉鎮雖然在地裡區劃上屬於瓜州,但是鎮使直接對沙州歸義軍節度使府衙負責。

文書中提到“常樂、瓜州兩鎮”,說明瓜州雖設置刺史,但是其地位和一般軍鎮相同,瓜州刺史僅掌控晉昌縣的軍政事務,不僅鎮使直接向沙州節度使府衙負責,連軍鎮的抄錄官員都直接由節度使任免。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3.瓜州刺史干預地方軍政

曹元忠時期,瓜州刺史曹延恭不斷干預地方軍政,與此同時,沙州府衙試圖限制曹延恭的勢力。

在“瓜、沙”二州矛盾爆發之前,曹延恭也試圖干預地方軍鎮的事務,《羅員定上軍事都知曹都頭狀》記載:

“問違眷私,未經旬朔,聽詠之誠,莫離卑抱。仲冬嚴寒,伏惟軍事都知曹都頭尊體起居萬福……善守刺史治務,百姓謹奉狀起居。”

文中曹都頭即瓜州刺史曹延恭,此時曹延恭尚未被冊封為“瓜州團練使”,因此被稱為“都頭”“刺史”。

文書內容是常樂縣令羅員定上狀問候瓜州刺史曹延恭,其中提到“問違眷私,未經旬朔,聽詠之誠,莫離卑抱”,可知在此通書信之前,曹延恭和羅員定之間曾有過書信往來。

根據“善守刺史治務”一句,說明是在敦促曹延恭處理好本職事務。可以證明曹延恭試圖干預瓜州晉昌郡以外的事務。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4.設立會稽、新鄉二鎮

曹元忠、曹延祿父子二人任歸義軍節度使期間也在限制瓜州派系勢力。

曹元忠時期增設會稽、新鄉二鎮,其目的不是防範甘州回鶻的西進,而是為了增強對瓜州軍政的控制。

曹元忠時期,雖有小股回鶻的侵擾,但敦煌與甘州之間未發生過戰爭,隨著党項的崛起,甘州回鶻的戰略重心向東轉移。

而曹氏歸義軍政權內部,瓜沙二州之間矛盾愈發激化,曹元忠在瓜州設置會稽、新鄉二鎮設置,是為了限制瓜州派系曹延恭的勢力。

會稽、新鄉鎮設置以後,地位在舊有軍鎮之上,成為曹元忠掌控瓜州軍政的重要佈局。

曹元忠、曹延祿時期,設置會稽、新鄉二鎮,將長女“延鼐”嫁給慕容家族,以及派遣親信官員去瓜州地區任職等,都是沙州府衙限制瓜州勢力的手段。

然而經過曹延恭、曹宗壽的長期經營,在慕容氏等瓜州大族的支持下,瓜州勢力已經難以遏制。瓜、沙矛盾愈演愈烈,最終曹宗壽發動政變推翻曹延祿、曹延瑞的統治。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四、結語

曹議金時期,慕容歸盈在瓜州的勢力強大,曹氏家族未能真正意義上實現對瓜州的完全控制。

由於在地理因素、親緣關係等原因,沙州、瓜州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係,沙州與瓜州的矛盾尚未顯現。

直到,中原王朝選擇“瓜、沙分制”的統治策略,才給“瓜、沙之爭”的出現製造了條件。

公元940年慕容歸盈去世以後,曹元深隨即任命曹元忠為瓜州刺史,曹氏家族名義上收回了瓜州統治權。

到了曹延恭出任瓜州刺史後,積極與慕容氏的結親,為其控制瓜州軍政提供了便利條件,曹延恭成為執掌瓜州的實力派人物。

此時,沙州雖被稱為“上州”,瓜州處於從屬地位,但實際上瓜州地區具有很強的獨立性。而且中原王朝單獨冊封瓜州刺史,甚至對瓜、沙長官“各鑄印以賜之”,使得沙州節度使府衙難以完全掌控瓜州軍政。

敦煌往事:生於憂患,死於內亂,曹氏歸義軍政權的瓜沙之爭

“瓜、沙之爭”導致了曹氏歸義軍的衰落。自曹元忠時期,敦煌與甘州之間再未發生過大的戰爭,敦煌政權的衰落不是因為外患而是因為內憂,隨著曹氏家族內部矛盾的顯現,敦煌地區大族也隨之分成兩個陣營。

而曹宗壽發動政變時,除了獲得慕容氏家族等瓜州勢力的支持,也可能聯合了敦煌周邊政權的力量。

總之,敦煌地區政治形勢的變化,一方面反映了唐朝滅亡以後,敦煌地區中原王朝影響力的減弱;同時反映出西北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這一時期西北地區諸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減弱,各個政權、勢力的爭奪,已經成為各種政治集團的爭奪,西北地區逐漸形成多民族文化融合共存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