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升職?你得明白:職場,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職場

一入職場,我們便不再是孤身一人。

小到班組,車間,大到部門,公司,你們已經牢牢捆綁在了一起,同呼吸,共命運。

就像這次疫情期間,很多公司收益不好或者零收入,從而導致很多職工工資減半甚至乾脆也沒收入。

我們身處組織結構之中

偶爾別的部門有人會問:你是......?

你會無意識地回答某某部門,負責××的,誰誰誰?

你這個崗位是早就有的,你又成為了一顆新的,承載著各種連接的“螺絲釘”。


想要升職?你得明白:職場,從來不是一個人的職場

組織結構簡圖

公司早已將你所處的職位劃到了相應的團隊,相應的部門。如果你做錯了事,你的領導,你所在的團隊,部門也會受到相應責罰。

朋友小A是某製造公司工程師,職位不高,但是崗位很關鍵。

差不多是公司技術部門和二級單位的信息連接中心。公司下達的信息都會先到達他這裡,再由他處理後下發至對應崗位人員。人畢竟容易出錯,考慮到這點,如果出錯了,公司的MES信息管理系統也會有提示。

一次,因為一個訂單中夾著兩個特殊子訂單,公司因為量少,便沒有在系統裡面維護訂單信息。技術部門人員也只是口頭提醒了下他,他再轉達到現場。

生產時,現場崗位人員因信息系統顯示正常,漏檢了,導致不合格產品流入了下一道工序,以及下,下,下道工序。

因為沒有現場崗位人員通知,小A也沒在意。過了一天,產品已成型即將出廠,辛虧被質檢人員核對後發現。如果流入客戶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小A,小A所在組組長、主管都受到了批評考核。

在更高的領導看來,他不會只看你一個人,出了問題,就是你們整個團隊有問題。

做好自己的事,維護團隊利益

本職位與其他職位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不是只要幹好自己責任以內的工作就行。

像小A的組長、主管,並不是他們的直接責任,但也受到了牽連。

團隊的利益是大家共同的利益,個人工作要做到嚴防死守,同時予人以便。

有人說:自己幹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管那麼多幹嘛呢?

其實不然:

想要自己幹好自己的事,但你的事情從何而來?

是領導安排的?還是臨時產生,需要你處理的?

你的信息從何而來?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

影響到你發工資嗎?你的事情需不需要別人幫助?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沒有孤立存在的事情。

你所做的事出了紕漏,到下一個工序造成的損失就會被放大。

如果下道工序是你團隊中的人管,及時發現了,也就能及時卡住。

如果團隊都無意識地放走,直到超出控制範圍,就會變成大事故。

團隊中,每個人多用一點心,即使出了問題,及時挽救也能做到損失最少。

管理人員知道要做什麼,比直接去做事情更重要

思路很重要。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比直接去做什麼更重要。

知道了要做什麼,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重要的可以安排人去做,重要不緊急的可以慢慢做。

但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一旦出現紕漏就會出錯,而且管理人員一旦出錯,往往也是大錯。

總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我們身處組織結構之中,個人利益是與團隊利益緊密聯結在一起的。我們應該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牢牢維護團隊利益。

只有眾人拾材,才能火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