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戰勝自身的惰性?不做懶惰的努力?

古梁鏞


惰性每個人都有,人非聖人孰能無過,何況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只是我們能認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慢慢去改變和克服,從每天的起床做起,早睡早起,每天早飯必須吃,從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開始改變自己。身體健康是我們生命活動的前提。有的人晚睡晚起,熬夜玩手機,這些肯定不好!習慣滿滿養成,我相信總有一天會克服我們自己的惰性!


築美生活


認真說起來這世上沒有懶人,人之所以懶太多數是父母嬌生慣養所致。老話說:三勤夾一懶,懶人也不懶,三懶夾一勤,勤人也不勤。就如一座廟宇最開始一個和尚,每天要挑水吃,然後加上一個和尚,倆個和尚就扛水吃,隨後來了一個和尚,你推我挑水,我推你挑水,結果沒有水吃。縱觀許多懶人雖然人懶,但他的腦子活潑好使,中央電視臺十頻道我愛發明欄目的發明家太多是懶人,我老家凡是年輕讀了一點書的連尿桶都不沾手,從不到菜園地裡鋤草,他到市裡來之後在老婆的督促下發了財,成了有頭有臉的富人,而那些老實巴交的勤快人一世窮困潦倒。我們下放在農村的的知識青年中,那些不願參加勞動,偷雞摸狗,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青年當地幹部巴不得他們早離開,而那些勤勞老實的勤快青年在農村一呆就是七八年。任何時代都有懶人,真正的懶人畢竟少之又少。


15727512


作為一名21年殘疾人的我,自從98年10月2日因幫親戚幹農活致殘開始,我作為一家之主在農忙之時都是盡力去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對於正值年青的時候失去一肢左肢的男人,當時的痛苦和精神壓力巨大,曾經在治療之中選擇過跳樓自殺,出院後又曾經服大量安眠藥自殺,雖然最後都未成功。對生活和未來不報任何理想和希望,是頭2年最突出的表現和選擇。

隨著傷口逐漸癒合(前期因經濟困難提前出院,在家療養)心情慢慢好起來。

現在,六口之家的我,依然是一家之主。在平凡的生活中慢慢走過來,歷經21年的酸甜苦辣,我依然擔當和奉獻。身雖殘,志未眠,不放棄,不言棄。

感謝生命中所有的親人,朋友!

感恩生命中一路相伴的親人,朋友!


梁祝故里魚米之鄉


之所以會有懶惰的現象,是因為自己沒有做事情的動力,因此就一時推一時,一天推一天,也就是所謂的拖延症了。那我們要克服這一現象的話,首先得明確每天的生活目標,當然你有了目標也不一定會有動力。所以一定要有動力和毅力。就像我的室友一樣的,本來就已經很瘦了,一米六七還不到90斤的身材,就為了去三亞旅遊的時候穿泳,就很堅持的每天練馬甲線,所以我覺得要克服懶惰就得有目標,從而動力,再而毅力,最後成功…


心跳那麼弱873


講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部隊很鍛鍊人的。我當兵那年,我的連長(青島即墨人)曾經對我們說一句話,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他說:“人啊都是有惰性的,所謂鍛鍊就是強迫自己去做不願意做的事,並且堅持下來。” 得這話雖然不嚴謹,但我覺得還是有道理。我覺得克服懶惰最有效的方法是跳出舒適區,保持自律。

在此之前我們要弄明白一個概念,舒適區。

舒適適區(Comfort zone)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舒適區,又稱為心理舒適區.。

沉溺於“舒適區”的人,其行為表現為:懶惰、鬆懈、倦怠和保守。久而久之,會感到迷茫和無助。 沉溺於“舒適區”的人,對現狀充滿著一定的滿意度,既沒有強烈的改變慾望,也不會主動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為,無非是為了保持舒適的感覺而已。

自知者明,自勝者強,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跳出誤區,保持高度自律,讓懶惰無處可藏。


我士傳奇


先給大家講一個諮詢案例:

一個來訪者,要和她的老公離婚,原因就是她覺得老公太懶。

她說:他平時從不做家務,工作也很散漫,回家就是吃吃喝喝打遊戲,一堆的垃圾從來不管,臭襪子臭衣服隨處亂扔。

談也談過,吵也吵過,可是一點用都沒有。

諮詢師問她:他是一直都這樣嗎?

來訪者想了想:家務是一直不怎麼做,但在上一家公司的時候,老闆挺器重他的,好像工作還挺勤奮。

諮詢師又問:那他現在是什麼事都犯懶不願意做嗎?

來訪者說:是啊,只會天天睡覺打遊戲,懶都懶死了。

諮詢師說:這麼看來,打遊戲這件事並不懶呀。

來訪者很詫異:打遊戲也算件事兒?

諮詢師說:當然,你可能認為打遊戲是不務正業,但對他來說,至少在目前的狀態下,這件事值得它投入和付出。

這個案例說明什麼呢?

享樂是人的本能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我”都是追求享樂的,天生好逸惡勞,所以大家都喜歡追求讓自己快樂的事情,這是人的本性。

但是,“超我”會促使人上進,追求圓滿,在它的壓力之下,“本我”的需求會被壓制,於是人會學習、勞動和工作,努力發展自我。

當提出“如何克服懶惰”這個問題時,就是“超我”在警示自己:你不能在這樣偷懶了,去悟空問答尋求大家的幫助,幫自己勤奮起來。

懶惰是因為感覺無意義

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當做一件自己不喜歡、沒興趣的事情時,特別容易疲倦,打不起精神。

這時候,就特別容易倦怠懶惰,潛意識是想要逃避這個無聊的事情。

但是,當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目標時,內心的熱愛會驅趕懶惰。

比如案例中的老公,當他工作順利,受老闆器重時,表現得勤奮上進,而換了工作環境,不那麼順利後,就找不到奮鬥的目標,變得懶惰起來。

還有打遊戲時候的投入,也說明他其實是具備“勤快”的能力的。

所以,如果你感覺自己很懶惰,最好的克服方法,其實是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這樣會天然激發你的動力。

或者,如果非要變得“自律”一些,可以嘗試去挖掘一下這件事情的意義,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和激勵機制,一點點的拆解和實現,就像打遊戲過關卡一樣。

這樣,你對自己的價值越來越肯定,與這件事情的聯結越來越深刻,就會愛上這件事情,懶惰也就不復存在了。

但是,不論如何自律,享樂依然是人的本性,所以不要對自己過於苛刻,要好好接納這個本能,才能更好地愛自己哦。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蜜絲薔薇


懶是人的本性,我有時候就想一動不動在床上躺著,但是啥也不幹又會覺得很空,感覺一天天的沒什麼意思。於是就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想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是因為某一天我發現,我不看手機,專心看書的時候我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了。可能只是過了半個小時,我就會覺得可能是過了很久了。


高中的時候生物老師說,如果人能夠改掉自己懶這一個毛病,那你就不會混的差。其實仔細想想老師說的很有道理,就拿星姐來說,能夠堅持一直每天寫文章的人,量變一定會達到質變的。於是我就開始讓自己做一些慢慢的改變:


1.每天都要把自己的床收拾的乾乾淨淨。脫下來的髒衣服立刻就洗掉,床單和被罩要經常換洗。如果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改變,那就先從最簡單的開始做起。其實有時候看著自己收拾的乾乾淨淨的屋子,心情都會好很多。


2.挑一件自己感興趣,並且能夠給自己帶來收穫的事情來做。我自己喜歡閱讀,剛剛從學校畢業,所以並不是很適應不學習的狀態。我覺得自己就應該牢牢的把握住這一點,讓自己不要停下來。


公司會給我們發一些書籍,自己有時間的話也會挑一些工具書來讀。我感覺讀完之後一定要輸出,於是自己就會發布在自己的朋友圈或是微博等平臺上。


3.運動和護膚。


在別的事情上或許偶爾可以懶一懶,但是對於自己的健康,那一定是義不容辭的,想要長久的享受生活,沒有一個好的身體怎麼能行呢?我之前看過一本書是《明年更年輕》,每每看到這本書,我就會告訴自己,一定要合理的運動,保證健康的飲食,那樣的話即使在自己的老年也依舊可以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病痛纏繞著。


護膚是女生永恆的主題。我對於護膚之前的時候總是很佛系,但是後來想想大家都是想要十年之後比同齡人狀態要好,我自己不能做那個“同齡人”吶。


我是成分黨,對於護膚我只選擇適合自己的,不一定很貴,但是很適合我自己。面膜會敷,眼霜也要用著,平時沒事的話也會熏熏艾灸什麼的。我總覺得,每天休息之前,自己認真的卸妝,勤勤懇懇的抹護膚品,真的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


其實想要克服懶,就要行動起來,既然行動了,那只有有一定的效果才能夠激勵我們不斷的向前。所以先從一些小事入手,慢慢的積累,當看到改變,形成習慣的時候,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是小魚YA


拖延、找藉口是惰性的表現。如何戰勝自身的惰性呢?這取決於一個人的內心,意志和現實的刺激。

就拿我來說吧!去年發生了好多事,來一件事那不是事,事趕事那就會出事,這就是我的所謂的轉折點。我是一名工人,因為個人性格的倔強和工作的性質,我從一個稍微收入高的那個人軟入低的收入者(在同一個班中),自尊心有那麼一點點打擊。然後,我報名竟聘質檢員,最後也沒應聘上。這個時候的我開始反思:到底我那兒比同是工人的他們差,我要改變自己。所有的這些壓力戰勝了我的惰性。

既然看到了,想到了,經歷了,那就努力地付諸實施,也許三年,也許五年,我要改變自己的現狀。慢慢地克服惰性,制定一個一個小目標,最終向大目標靠近。

戰勝自己,充實自己,做一個身體健康精神也完美的脫胎換骨人。





魯國孔孟緣


說白了還是要有努力得目標,否則一切都白搭!!!前20幾年渾渾噩噩,今年改變每天堅持健身!感謝媳婦,是她讓我有了戰勝懶惰得動力。每個人都有目標,只是要看在你心裡這個目標是不是最重要的!她感謝過我的堅持不懈,我感謝她的乖巧懂事!


街頭小壞蛋


改變懶惰,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要堅定改變懶惰的決心。

簡單地說,懶惰就是不喜歡勞動,不勤快。懶惰的人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厭倦情緒。有人可能誤以為懶惰是安逸,是休息,也是福氣。實際上它所給人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人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一個人與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人變得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它表現為拖拉、懶散,有時還會猶豫不決。要改變懶惰,必須克服消極情緒,下定決心,毫不猶豫,多幹活少說話。改變懶惰,靠的是堅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其次,要改變懶惰,就要養成勤快的好習慣。

古人說,慎於言而敏於事。大人教育小孩子時常常說,娃娃勤愛死人。勤能補拙,天道酬勤。人每天面對的事情很多,從清晨起床、洗漱、吃飯,到上班,到下午回來吃飯,有時還要抽空鍛鍊。生活也好,工作也罷,積極主動地做家務、幹工作,才叫不負美好時光。多做多幹,既鍛鍊了身體,又體會到幹活的快樂,愉悅身心,益於健康。不光一兩天或一半個月如此,還要把勤工作和勤做家務養成習慣,這樣懶惰的毛病會一掃而光。

最後,貴在堅持。

人變勤快似乎並不難,難的是把好習慣一直堅持下去,堅持不懈就會把每天的付出變一成一種自覺的行動。這樣的話,人生境界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獲得的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增大了。

勤快奮發的習慣堅持下去也並不容易。要長久地堅持這個好習慣,就要排除生活和工作中別的因素的干擾,排除社會上一些貌似合乎理情,實則無益的事情的干擾。比如有人把打牌當消遣,把吃喝當享受,把打遊戲當玩樂,把賭博當挑戰人生……等等怪象,浪費時光,浪費生命,荒謬之極。

做人要勤奮,做事要勤奮。當勤奮成為一種習慣,懶惰就消失了,帶來的收穫也不會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