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敗案例:超一本線 103 分,考生卻滑檔


這是2019年黑龍江理工類580分的考生報考的真實案例。

今年黑龍江一本批次第一輪投檔後,有一位理科580分的考生家長通過朋友找到我,說孩子未被錄取,是否還有補救的機會?但在徵集的的時候院校少、專業偏,對這個考生來說,沒有理想的院校與專業,沒辦法,只能考生選擇重讀。

一、能上211的分數,卻不幸滑檔

580分在很多省份都不算高分,但在2019年的黑龍江,這個分數卻是相當不錯的——超過了一本線 103 分,既可以選擇發達地區的雙非一本院校,也可以選擇一些地域稍偏的211高校。

考生580分能夠選擇空間其實很大,包括可選的211高校數量都不少,然而他卻滑檔了。


高考失敗案例:超一本線 103 分,考生卻滑檔

二、高分滑檔原因出在哪裡?

其實我當時並不完全瞭解考生報考了5所什麼學校,但家長有一點比較糾結——他說自己其實已命中了一所學校,最後一個志願大連醫科大學分數夠了,卻沒有投檔出去。

我查看了大連醫科大學今年的投檔線,確實是580分。考生沒有投檔成功,只能說明他的分數夠了,但位次不夠(同分考生位次也有高低之分)。

客觀而言,考生這個分數報考大連醫科大學是合理的。其2017-2018年位次分別是8446、13209,換算為2019年同位分,分別相當於585、562。580分報考該校確實有已經的機會比較小了。

但是家長將這樣一所分數優勢並不大的大連醫科大學作為保底,顯然是不合適的——這點分數優勢,並無法保證100%能錄取。而家長的說法,他5個院校都選擇了與孩子成績比較接近的院校,原本相信有5次機會,肯定是能夠成功的;沒想到5個志願都脫檔了。

我問家長:“為什麼不選擇往年570、560分(同位分)的院校作為保底呢?”

家長說:“降這麼多分,吃虧太大了吧?”

三、報考別陷入“不浪費分”的誤區

不少家長是看著往年投檔線選學校的。甚至許多家長不捨得浪費一分,踩著院校的錄取線才好呢,殊不知這是最差的報考方式(約等於高報中衝院校,衝是可以接受的), 對於他們來說,在孩子分數的基礎上,下降幾分選大學是可以的,再往下降就覺得吃虧了。當然,大多數這樣做的家長,最後可能都命中了目標,但是也有不少人因此掉進了專業調劑的坑。

而從防滑檔、退檔的角度來說,降幾分保底是遠遠不夠的。多數情況下,降15-20分選擇保底院校,既不虧分,且是必要的。黑龍江理科580分考生可選的範圍太大了,其滑檔的原因,在於志願方案沒有合理的梯度,沒有兜底意識。

事實上,降16、7分甚至更大的幅度選保底學校並不吃虧,反而能讓自己的志願安全係數更高。

我們在報考時,有衝穩保的方案,但是一定要有1-2所院校能夠確保100%的投檔成功率,這樣才能完全排除滑檔風險。在選好保底院校的前提下,衝、穩院校梯度就可以靈活把握了。報考的前提是萬一衝、穩的院校都落空了,兜底的院校必須能100%兜得住,最後可以有書讀。


高考失敗案例:超一本線 103 分,考生卻滑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