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败案例:超一本线 103 分,考生却滑档


这是2019年黑龙江理工类580分的考生报考的真实案例。

今年黑龙江一本批次第一轮投档后,有一位理科580分的考生家长通过朋友找到我,说孩子未被录取,是否还有补救的机会?但在征集的的时候院校少、专业偏,对这个考生来说,没有理想的院校与专业,没办法,只能考生选择重读。

一、能上211的分数,却不幸滑档

580分在很多省份都不算高分,但在2019年的黑龙江,这个分数却是相当不错的——超过了一本线 103 分,既可以选择发达地区的双非一本院校,也可以选择一些地域稍偏的211高校。

考生580分能够选择空间其实很大,包括可选的211高校数量都不少,然而他却滑档了。


高考失败案例:超一本线 103 分,考生却滑档

二、高分滑档原因出在哪里?

其实我当时并不完全了解考生报考了5所什么学校,但家长有一点比较纠结——他说自己其实已命中了一所学校,最后一个志愿大连医科大学分数够了,却没有投档出去。

我查看了大连医科大学今年的投档线,确实是580分。考生没有投档成功,只能说明他的分数够了,但位次不够(同分考生位次也有高低之分)。

客观而言,考生这个分数报考大连医科大学是合理的。其2017-2018年位次分别是8446、13209,换算为2019年同位分,分别相当于585、562。580分报考该校确实有已经的机会比较小了。

但是家长将这样一所分数优势并不大的大连医科大学作为保底,显然是不合适的——这点分数优势,并无法保证100%能录取。而家长的说法,他5个院校都选择了与孩子成绩比较接近的院校,原本相信有5次机会,肯定是能够成功的;没想到5个志愿都脱档了。

我问家长:“为什么不选择往年570、560分(同位分)的院校作为保底呢?”

家长说:“降这么多分,吃亏太大了吧?”

三、报考别陷入“不浪费分”的误区

不少家长是看着往年投档线选学校的。甚至许多家长不舍得浪费一分,踩着院校的录取线才好呢,殊不知这是最差的报考方式(约等于高报中冲院校,冲是可以接受的), 对于他们来说,在孩子分数的基础上,下降几分选大学是可以的,再往下降就觉得吃亏了。当然,大多数这样做的家长,最后可能都命中了目标,但是也有不少人因此掉进了专业调剂的坑。

而从防滑档、退档的角度来说,降几分保底是远远不够的。多数情况下,降15-20分选择保底院校,既不亏分,且是必要的。黑龙江理科580分考生可选的范围太大了,其滑档的原因,在于志愿方案没有合理的梯度,没有兜底意识。

事实上,降16、7分甚至更大的幅度选保底学校并不吃亏,反而能让自己的志愿安全系数更高。

我们在报考时,有冲稳保的方案,但是一定要有1-2所院校能够确保100%的投档成功率,这样才能完全排除滑档风险。在选好保底院校的前提下,冲、稳院校梯度就可以灵活把握了。报考的前提是万一冲、稳的院校都落空了,兜底的院校必须能100%兜得住,最后可以有书读。


高考失败案例:超一本线 103 分,考生却滑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