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社火、皮影、木偶戲中傳承下來的《封神辭》(下)

(續前)

隴南社火、皮影、木偶戲中傳承下來的《封神辭》(下)

收妖已畢。

吾當保佑合會人等,大的無災,小的無難;

老人眼明耳亮,小孩開口成章;

六畜低頭吃草,抬頭力膘;

牛生犢長,馬下駒長;

務農者,一子落地,萬子歸倉;

經商者,生意興隆,一本萬利;

公幹者,清廉執政,步步高昇;

打工者,空懷出門,富貴還家;

好人相逢,惡人遠避;

學子們聰明伶俐,魚躍龍門;

狼來鎖口,虎來登山;

羊毛細雨,月月常降;

惡風暴雨,下在曠野深山;

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一年十二月,月月降吉祥;

一天十二時,時時保平安。

封贈已畢,待吾回上仙山交旨。

正是:

粉白牆來粉白牆,

徐州銅山有家鄉;

子牙背背封神榜,

各州府縣赴會場。

注:這是廣泛流傳於隴南西和南鄉、北鄉一帶的封神詞。不僅常見於春節社火,而且還被皮影(俗稱“牛皮燈影”)、木偶(俗稱“木腦殼”))藝人吸納、傳承,搬上了社戲舞臺。單就登場詩而言,可供選擇的還有:“二下崑崙鬼神愁,斬將封神咱為頭;那家不尊咱的令,打神鞭下不容情。”“昔日文王來訪賢,渭水河灣釣魚竿;七寸釣來八尺弦,一釣周朝八百年。” 等等。

(根據民間藝人任志歧 任小平口述 記錄整理)

隴南社火、皮影、木偶戲中傳承下來的《封神辭》(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