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的大腦

一切學習都發生在你的大腦中,那麼在學習時我們的大腦到底幹了什麼?


這就是你的大腦

這就是你的大腦

大腦如何記憶?


當我們體驗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裡面眾多神經元唰的一下亮起來,負責視覺的腦區識別和處理視覺信息,負責聽覺的腦區識別和處理聲音信息,負責動作的腦區識別和處理動作信息,負責邏輯分析的腦區對接受到的信息進行模式識別和判斷,我們的皮膚持續感知著周圍環境的溫溼度,還有觸覺、嗅覺、味覺等各種信號,甚至還包括可以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感知的元認知一起發生著作用。所有這些信息都是通過腦神經元細胞的排列和連接關係保存在大腦中。


這麼多信息伴隨著目標信息被一股腦的收進你的腦子裡。接下來大腦的“遺忘機制”開始發揮作用,把那些你(意識)認為不重要的信息屏蔽掉,只會關注你認為重要的信息,這就是遺忘的主動作用。


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被動作用開始了,潛意識會強化一些它認為重要的信息,並把它認為不重要的信息屏蔽掉,它的判斷標準往往是“不常用的”,“無趣的”,“無規律的”,“孤立的”,你可以自己總結哪些是你最容易遺忘的。如果知識只學一次,而且以後都不會碰到,它對你也並沒有太強的刺激,那麼你就會忘記它,比如生僻的單詞。


你要知道大腦對任何記憶都有兩種能力,一種是儲存能力,一種是提取能力


這兩個概念出自比約克夫婦提出的“記憶失用理論”。儲存能力代表大腦把信息放進腦子的能力,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儲存各種能接收到的信息,包括那些你認為不重要的。你可以放心,大腦的儲存空間夠用好幾輩子,對我們短暫的一生來說,它相當於是無限。


顯得更重要的能力是提取能力,它是把想要的信息從儲存著的大腦中找出來的能力。比如我們通過“自測”來判斷自己是否記住了某個信息,就是在檢查我們對信息的提取能力。提取的容量就比較小了,我們想不起來,不是因為我們沒有儲存,而是提取不出來。


這種工作方式很有效,設想一下,如果所有儲存下來的信息都能很方便的提取,那麼我們要想找到最需要的信息就困難無比,你將會遇到海量的相關信息,它們將是你強大幹擾源。舉個恰當的例子,如果搜索引擎不使用權重排序,你搜到的將是從最初建立一直到現在為止的海量信息量,我想你應該體會過找不到想要信息的痛苦。遺忘的功效就在於此。


這就是你的大腦

遺忘可以讓人更好的記住

希望這番描述能讓你對遺忘的印象有所改觀。我們記不住,不是腦子不好使,而是沒有讓大腦認識到目標的重要性。


記憶的強化


我們通常使用重複來提高記憶效果,這就是在讓大腦認識到重要性的一種方式。重複記憶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通過重複,腦中對這一信息的連接被強化,在短時間內我們感覺到提取效果非常明顯。但重複的方式有很多種,你選擇的是哪一種呢?


直接說一說心理學家發現的結論吧!目前,最有效的重複有以下的幾個原則:要有時間間隔、要交替練習、要多樣化練習、多測試,要睡好。


也就是說,你不要集中時間把同一個材料,反反覆覆的練習很多遍,而應該今天練幾遍、明天練幾遍,把時間分隔開,讓它先忘掉一部分。這就是間隔效應


練習內容不要只安排一種,而是多安排幾種。也不是先集中練習完一種,再集中練習另一種,而是先練一種內容A1,再練B1,再練C1,然後B2C2A2,C3A3B3……看到規律了嗎,就是儘量不要有連續兩次重複的類型。這就是“交替練習”和“多樣化練習”。這種訓練能鍛鍊我們應對變化的能力,它會讓你感到一定難度,感到難就對了,“記憶失用理論”的第二條法則就是“必要難度”。符合“必要難度”才能讓記憶更牢。無論是間隔也好,交叉也好,多樣化練習也好,都是藉助了“遺忘”和“干擾”作用來產生“必要難度”


好,我們還有第四種方法“測試”,無論是自己給自己安排的測試,還是別人安排的測試,任何形式的(閉卷)測試都會要求我們努力提取我們腦中的記憶。

你提取記憶的過程得有多費力,在帶著愧疚、好奇的複雜心情找到答案之後,記憶的強化就多有效。通過測試,你可以知道自己哪些知識忘了,可以發現曾以為掌握了但實際上沒掌握的知識,並有機會彌補。而這些所有的經歷本身又會作為記憶保留下來,和以前的記憶一起,形成了新的連接,又一次強化了記憶,豐富了你的提取線索。記憶是一層一層的交織在一起的。


測試本身也可按照“間隔”、“交替”、“多樣”的原則進行安排,一輩子考一次,人最後也記不住什麼東西。重要的知識每隔一段時間考一次,才能長久保存。飛行員需要掌握很多知識,但在正常情況下,很多都用不上,但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測試,才能保證在特殊情況下想起那些能保證飛機安全的知識。那麼,你希望你乘坐的航班的駕駛員一輩子只進行一次資格考試嗎?


最後是第五個原則,非常簡單,也非常有用,請好好睡覺


這就是你的大腦

動作記憶也是記憶


你現在知道了記憶是怎麼回事。我還要指出一個觀念,那就是我們通常認為的記憶只是那些書上的文字信息,或者音頻信息,但事實上動作記憶也是記憶,比如運動技巧、鋼琴技巧,對於大腦來說它們都是一種記憶。


在學習新技巧的時候,我們會根據老師的要求,控制我們的身體做出各種動作,這些動作是我們從未做過的“古怪動作”,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儘量模仿眼睛看到的老師的動作演示。直到老師說,好,你做對了。


然後你回到家自己練習。你覺得自己的動作還是很彆扭,你又一遍遍在腦海中回憶老師的演示,播放老師所說的話,回憶自己當時做得最好的時候的感覺。然後一步步的,先這樣,再那樣,越來越熟。你的身體慢慢地可以受大腦的控制。


這些動作記憶都會被保留下來,無論是做得不好的,還湊合的,還是優秀的。你利用上面的“間隔”“交替”“多樣性”“測試”的原則進行更多動作的練習,動作越來越標準,成功率越來越高。


然後有一天老師讓你參加一次比賽。雖然是一次小型的比賽,但是這是第一次。你很激動,但更多的是緊張。外界環境以及內在環境都和練習時大不一樣,你發現了很多表現優秀的選手。終於到你上場了,剛開始很順利,漸漸找到了訓練的感覺,動作越來越流暢,最後完美結束。這當然是一種很美好的結局。但你知道,故事還可能是,這些全新的環境讓你難以想起平時的記憶,頻頻失誤,結果表現的一團糟。


心理學家發現:環境的變化會增加我們提取信息的難度。體育比賽中有所謂的“主場優勢”。我們對練習的環境越熟悉,就能發揮更多的能力,反過來,客場作戰,會限制人的發揮。不過不是因為客場觀眾給對方加油,而可能是入場前走過的通道不同,或是場上的燈光更刺眼,各種設施佈置地很陌生等等。甚至是早上吃的麵包讓肚子不舒服,也會影響我們的表現。如果高考是在自己的教室作答,也許我們會多考些分。


不過我們大多數時候沒辦法控制環境,所以必須要打破環境對我們的限制,多在不同的場所進行練習和實戰。大腦會把知識、訓練和實際經歷一同保存下來,把每一次練習,每一次表演,新的舊的,彙集成關於這一類事物的記憶系統。


這就是你的大腦

因考場不熟掛了多少人

兩個思維繫統:系統1與系統2


我們從書本、練習、實際經驗中學到的東西畢竟是有限的,只有新的問題是無限的,難以預測的。最終我們都會進入一邊實踐一邊學習的狀態。


我們可以根據過往的經驗對很多問題進行有效的判斷,同時也會發生誤判。這種誤判往往是無意識發生的,有意識就不叫誤判了。


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中總結說,人的思考系統有兩種,他把一種叫做“系統1”,一種叫做“系統2”。也有不同的叫法,有人叫它們“熱系統”、“冷系統”,或者“快思考”、“慢思考”,這些叫法體現了這兩種系統的特點。系統1反應速度非常的快,是行動派,雷厲風行,耗能少。系統2啟動相對比較慢,是理性派,會進行各種分析,識別陷阱,衡量很多因素,但非常耗能。

丹尼爾在書中列舉出了很多人的誤判心理傾向。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也總結了二十多種常見的誤判心理。


這就是你的大腦

查理芒格誤判心理學

我們這種思維特點可以解釋一個現象:就算我們學過了很多知識,在遇到問題時,我們依然有可能忘記去用。系統1會哧溜一下滑過去,說它已經找到答案,這個答案也很符合人的期望。


一枚硬幣已經連續拋出了5次正面,人會相信下一次很有可能就是反面,這種預感會非常強烈。但這明顯違反概率知識,硬幣每一次出現正反的概率都是50%。我們總是願意按照自己的希望去思考,而常常忘了思考自己的希望是否合理。


查理芒格說他總是用兩種思維方法來思考,一種是常規思維,另一種是用他自己總結的多元思維模型。也許這樣才對,如果你每次只用1種,那麼每一次有可能是理性思考,也有可能不是理性思考。而每次都用兩種思維方式來想問題,你就會提醒自己不要犯那些容易犯的錯誤。


如果你覺得這樣很難,那就把“如何思考”當作一門課來學吧,還是運用我們上面提到的“間隔”“交替”“多樣化”“測試”“睡好”的原則來學習吧,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會變成記憶豐富你的思考工具庫。


大腦如何理解事物?


大腦通過概念來理解事物。比如你跟你的好友說:“我最近養了一隻貓。”好友說:“什麼樣的貓?”這個貓在你的腦海中是一隻具體的貓的形象,但在好友的腦中會根據他所瞭解的貓的概念,想像出各種貓的概念形象。然後你把照片給他看,他會說:“原來是隻小橘貓啊!”


我們會收集各種事實性的信息,分辨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生成各種概念,用不同的名稱來表示。我們就可以通過概念來交流了。


不過,面對一個概念,我們總是優先從自己的實際經驗開始,把它導向某種特定的理解方向,從而把我們帶入困局。如果你沒有見過黑色的天鵝,你腦中的天鵝是什麼樣的呢?


我們做一個小測試:一位住在波士頓的醫生,有一個住在芝加哥的弟弟,也是個醫生。可是這位芝加哥的弟弟卻並沒有哥哥。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這個問題先放在這裡,諸位可以思考一番。


我們對概念的差異性理解常常存在,大多數時候沒有什麼問題。但在更嚴謹的科學知識或要求更精確的事情理解上,就會很關鍵。在中學我們理解光是一種直直的波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大學,我們對光線的理解就不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既有波的性質,也有粒子的性質。


電影《超體》中有一個鏡頭,由斯嘉麗飾演的女主因為一種特殊毒品使得感知能力變得超強,她看到大街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光線,能從這些光中直接讀取人們交流的信息。當時看只覺得是藝術效果,後來想到,這種情況可能是合理的。我們社會上用來傳輸信號的載體,不就是各種頻段的電磁波嗎?電磁波就是光。如果感官發展到電影中的那種程度,也許真能看到。

不少動物都有超越人類的感官,也許按照人類標準定義的不可見光,有可能它們卻能看見!


這就是你的大腦

我們對問題的理解方式也決定了我們打算怎麼解決它。


我們會帶著已經形成的特定模型來理解概念。對於那些抽象的概念也是。比如我現在的這些描述就是來自於我的腦中形成的對大腦的理解圖像。網狀、點亮、意識、潛意識、遺忘、系統等等,我會想像出一些畫面,來顯示我所理解的大腦工作原理。下次再對面類似問題的時候,這些圖像又會出現,幫助我理解新的問題。但大腦真的就是這樣具體來工作的嗎?目前科學家也還沒描述的很清楚。


大腦的這種工作方式有很大好處,在大多數時候,能很快的幫助我們理解問題,但在某些時候也會成為限制思考的障礙。特別是當我們需要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時候。


我們應該在大多數時候依靠它,但是對它給出的結論有一絲保留。但這很難,一次次的成功會深化它的正確性,直到一次徹底的失敗。也許我們可以記住兩句話,一句是馬克思說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腦子裡的東西畢竟發生在腦子裡,而不是現實中。另一句是尼采說得“那些殺不死我的,能讓我變得更強”。這個世界上沒人能徹底避免意外和未知。比如下面一個關於“徒手奪槍”的真實故事。


在《認知天性》這本書中講到,警員們通常都會練習近距離奪槍,整個動作需要反覆練習,直到形成條件反射。訓練是這樣的:奪槍,把槍還給隊友手中,再奪槍。結果一位警官出警時,遇到了一個案子。他成功的奪下歹徒手中的槍,但接下來的行為,讓他自己和歹徒都吃了一驚—他把槍遞了回去!

不過幸好他又一次馬上奪了回來。他從這次失誤中倖存了下來。


我們能做的就是改進訓練方法,並且從各種經歷中反思學習。你覺得這個警隊今後應該怎麼改進訓練方法呢?


總結


好了,我們知道大腦怎麼學習更高效,也知道了大腦在哪裡會犯錯。剩下的,我們就可以放心的使用我們的大腦了。學習時利用上面提到的5個原則:要有時間間隔、要交替練習、要多樣化練習、多測試,要睡好。思考的時候注意是系統1,還是系統2得出的結論,注意避免常見的誤判心理。理解事物的時候可以藉助腦內形成的圖像啊、比喻啊,但要注意其侷限性和形成固有模式。


人類從原始非洲大陸的一隅,跋山涉水,盜取光明,在全世界開枝散葉,延續至今,靠的既不是單純的動手實踐,也不是單純的動腦思考,而是它們的結合。就像長方形的兩條邊,長和寬一起決定了它的面積。


這是我從兩本書《如何學習》、《認知天性》中獲得的一些知識與感受的集合,這兩本書一本是由科學記者根據自己對學習相關的報道寫成,另一本則是由兩位認知心理學家和一位作家合著,主要觀點幾乎一樣,起到相互驗證和補充的效果。希望大家能有所啟發。

我是理查芒果,一個喜歡讀書寫作的青年,期待你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