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於至善何理:“三水”源源不斷流入A股 健康牛在路上

主要觀點:

現在看到有確定性的“三水”正在源源不斷的流入這個市場,它分別是:

第一,房地產之水,因為大家知道房價已經提出了“房住不炒”,所以說泡沫房價與A股的便宜又優質的股票是有落差的。

第二是“長期之水”,外資之水、銀行子公司之水和保險之水,大家知道銀行、保險這樣公司買的股票全都是藍籌股、白馬股、績優股,能長期持有的股票,而這些資金進入A股市場那麼勢必是對好公司它是有長期的利好。同時海外也有很多好股票,但是它貴及A股、香港便宜,所以這是確定性之水之二,就是“長期之”。

第三是“實體之水”。因為實體經濟要越來越好,它勢必就要有大量企業被兼併與淘汰,這些原本做企業的企業主,他的資金也會流入到A股,因為錢就是要逐利,所以這“三水”是很確定性的。

在2018年底的時候就已經說健康牛市已來,價值投資的時代已經來了。因為有確定性的“三水”去進行流入,整個A股市場又在機構化,那麼資本市場又在改革,所以必然會誕生一個健康的牛市。

現在的白酒和家電它的價格相對估值是合理的,所以我認為現在去投資它們未來的預期收益就相對低一些。

以下是文字實錄,未經嘉賓確認,僅供參考:

何理:大家好,我是止於至善的基金經理,我叫何理,很榮幸今天跟大家講講我們目前看到的一個歷史性基於下的A股和港股的投資邏輯。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我是止於至善的基金經理,我們目前是做一個策略,就是“只以合理價格,投資卓越公司”,正是因為這種策略,所以我們對市場的宏觀研究會比較注重一些,不像量化公司他們更關注的是數據處理。因為我做價投這塊做的比較久,所以經常被各個高校、媒體和金融機構邀請分享價值投資經驗。近三年我們拿了十多個獎項,包括去年我個人拿到的最佳私募基金經理,2018年優秀機構和2017年的精英獎。我們有公眾號,日常分析內容都會發到公眾號當中,所以大家感興趣可以掃碼關注。

首先來講一下我們目前所處的宏觀環境,大的一些數據我們就不具體講了。因為我們做投資不是說單純去分析現在有多好,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可能存在的風險是什麼,然後去防範它。風險如果沒有暴露出來,只是潛在風險的話,我們就不需要做任何的改變。

我們研究消費研究了一段時間,我們發現做投資還要關注一件事情就是中國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中國有13億人口,有3億多它的人均收入是17.5萬人民幣,10萬以上就是中產階級了。但是10億人它的人年均收入只有3.5萬元,所以中國經濟有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它有一個二元鴻溝,有錢的人和沒有錢的人他的收入差距是比較大的。正是這種大的收入差距,我們就要關注這個問題解決的過程。比如說後面10億人肯定會越來越富有,因為中國會越來越富強,很多東西,比如說奢侈品,中國男人的奢侈品就是茅臺,包括一些消費升級的金融產品,比如說壽險它的需求都是增加的,所以說它的趨勢要看到。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到,後10億的收入群體他的消費特點以及他受到的影響是什麼?比如說2018年中國車市十幾二十年來首次下降,這個過程中主要是經濟車型銷量下降,而豪華車型在逆市上漲。這樣的特點恰恰讓我們做投資要想清楚,中國的問題怎麼解決,這不是我們想的問題。那麼它裡面怎麼變化,怎麼演進的?這是我們做投資要去特別關注的一個問題。所以說除了三大灰犀牛以外,我們做消費股投資的時候要去想明白這個事情,有這樣一個宏觀視角做投資那就是事半功倍的一個效果。

說到這麼多風險和壞處,我們來說一下具體的好處。為什麼一個股票會漲或者會跌,一個國家股市會漲會跌,主要是買的人多還是賣的人多。只要有長期資金流入這個市場,那麼這個市場就是長期看好的。我們現在看到有確定性的“三水”正在源源不斷的流入這個市場,它分別是房地產之水,因為大家知道房價已經提出了“房住不炒”,所以說泡沫房價與A股的便宜又優質的股票是有落差的。第二是“長期之水”,外資之水、銀行子公司之水和保險之水,大家知道銀行、保險這樣公司買的股票全都是藍籌股、白馬股、績優股,能長期持有的股票,而這些資金進入A股市場那麼勢必是對好公司它是有長期的利好。同時海外也有很多好股票,但是它貴及A股、香港便宜,所以這是確定性之水之二,就是“長期之”。第三是“實體之水”。因為實體經濟要越來越好,它勢必就要有大量企業被兼併與淘汰,這些原本做企業的企業主,他的資金也會流入到A股,因為錢就是要逐利,所以這“三水”是很確定性的。

那麼什麼時候往裡流?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就是A股和港股歷史性投資的機遇。為什麼我說是現在?我覺得是從昨天開始的。我們都知道,資金它有逐利性,中國有句老話叫“水往低處流”,但是就我多年的觀察,資金的流動它不是簡單的哪裡便宜又好的公司在它就往哪裡流,並不是這樣的,它一定要有外力的作用。比如說大家買股票,06、07年1600多點的時候大家很少去買股票,覺得股票都是傻,反而到4000點的時候全民都在炒股,這是為什麼?這就是一種外力的作用讓人們去不斷的跟進資本的變化。所以我認為資金的流動,國外也好、國內也好它都是一個虹吸的現象。大家如果知道虹吸現象,就能理解一件事情,就是它一定有外力的作用,外力作用是什麼?大家如果家裡養魚,把水抽出來的時候,它用虹吸管,不是說你把管插進去它就能呼氣,一定要把氣吸一下。它有一個小的氣囊,讓你按一按,讓水流通了,一旦開始流,這個虹吸現象就會一直的進行。

我們認為這次的外力作用,包括新冠疫情它對整個房地產資金影響很大,外圍市場大幅下跌,原油市場大幅下跌,這些作用同時作用在持有房地產資金、外圍資金和實體資金的持有者上,所以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外力作用。那麼在這樣的作用下,高估值市場的水,泡沫房價的水,實體經濟的水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到相對低估,我不是說A股、港股市場所有股票都值得投資,而是說整個市場、整個資金會流向相對低估的A股和港股市場。從前天原油跌蕩大跌,這種外力作用已經實現了整個市場資金的虹吸就是源源不斷流入A股和港股市場。像昨天內資去搶購港股市場的資金,已經創下一個很高的記錄。所以這是我們要想明白的事情,就是要抓住一些歷史性的時點和機遇去進行投資,這個機遇就是現在。當然這個時間可能會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持續時間,這是我們要去進行研究,投資要想明白的事情。

所以我們在2018年底的時候就已經說健康牛市已來,價值投資的時代已經來了。因為有確定性的“三水”去進行流入,整個A股市場又在機構化,那麼資本市場又在改革,所以必然會誕生一個健康的牛市。

我們整個公司主要投研方向和大家分享一下以及具體的邏輯。包含金融改革,比如說壽險行業,它進入人口老齡化和消費升級的一個控制時期,比如銀行的壞賬除清,以及消費升級,未來GDP50%-70%都要看消費,90%中產階級都要誕生在亞洲地區,這是我們做投資要明白的一個大環境。同時我們去研究製造業立國,大家不要小看製造業立國,中國的製造業其實在兩年前就已經是2倍的美國製造業的產值,巴菲特他投資中國唯一 盈利的行業而且全部是10倍盈利的就是中國製造業,比較典型的就是汽車行業。這是三大投研方向。

止於至善整個投資過程非常簡單“大道至簡”,我們買了股票以後就不會去進行任何的倉位變換,不會隨便把股票賣掉,除非出現股票選錯有更便宜的好公司,還有行業週期下行,否則我們幾乎不會賣掉的。我們整個風險控制就是行業分散和週期認知。我特別喜歡的一部電影,就是三部曲,我的父輩們,講的是納粹的事,一個德國軍官的故事。他裡面有一句話一直在重複,他說許多人以為戰爭就是在戰鬥,但是他覺得戰爭其實是等待。他說這個話的時候我一下就想到了投資,很多人覺得做投資就是不斷的去進行交易、買賣,天天去關注K線、技術等等,我認為不是這樣的,投資其實就是等待,一方面等待自己心儀的公司價格下跌,另一方面就是買入公司後等待業績的上漲,股價的上漲,這是我做了十多年投資積累下來的一點經驗。

什麼是價值投資?查理·芒格說“價值投資就是得到比付出代價更高的投資”,我個人淺見就是要好資產、好價格去進行投資。所以說我們做價值投資就要有長期眼光去進行投資。我們對未來的投資展望,用一個簡單的表就可以進行,我們認為A股正處於30年第一個健康牛市,低估的港股市場以及未來經濟週期的上行都會衍生出巨大的機遇,包括汽車、壽險、銀行、醫藥、股指期貨投資機遇。同時我們認為不確定性的地方,包括鋼鐵,鋼材的價格不太確定它能否繼續上漲,再就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個可能會存在一些問題,第三是房地產進入下行週期,普遍偏貴的行業高端白酒、藥、奶製品等等,以及國際整個環境,這是我們對今年的展望。

我們今年順風順水,不折騰,在幾個朝陽行業當中找到好的公司,與其一起成長。順著中國的國運不做任何的折騰,不做任何的短線去進行投資。我們覺得構建一個投資組合就像構建了一個航母編隊一樣,大家知道航母出海打仗不是就一艘艦艇,還有驅逐艦、護衛艦等等去進行投資。

除了這些,我想跟大家推薦一個理念,就是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的時候如何進行投資?我們建議大家去投資指數基金或者是股指期貨,用很低的槓桿,最好不要用槓桿去進行投資。為什麼呢?因為做指數投資它有一個好處,就是不需要去過渡的選股,不需要去擇時,比如說定期投資,有閒錢就去投資,這是指數基金投資的一個最好的特點。我們推薦的就是上證50跟蹤的指數基金,就是華夏基金50ETF,我記得代碼是510090,如果投資期貨市場就投資IH50期貨,這樣的投資實際上是買了50家好公司,而且整體也不貴的一個公司,所以這是我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投資的邏輯,就是如果我們是個人投資者去投資什麼。

第二個我們認為銅期貨可能正處於歷史性的投資機遇之中,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因為未來銅的供給是越來越少,大家很少能看到新聞說發現一些高儲量的銅礦,所以供給相對確定,而全球的需求則是穩中有增的,特別是中國對銅的需求,所以這是我們對銅期貨歷史性機遇的一個投資。以上就是我們全部的分享。

提問:新能源汽車有沒有研究?

何理:我們研究新能源汽車是2017年的事,我們認為整個新能源它是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它的消費端需求很差。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新能源的需求是很低的,而且大部分需求全部是來自於限購的城市,所以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這塊是存在不確定性,所以我們不去進行它的相關投資。如果要真的去投資新能源汽車的話,我們建議投資主機廠,就是那些製造汽車的廠商,因為他們會去決定是不是推進先能源車,比如說奔馳的股票,戴姆勒集團的股票等等。

提問:科技股和5G會怎麼樣?

何理:因為我們對科技股這塊研究的比較少,所以我們並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建議大家去關注一種科技類型的股票叫做混合動力,這樣的混合動力的生產商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需求量未來會很大,因為整個的環境是要降低油耗,不是說一定要用純電,要降油耗。那麼降低油耗你光去提升發動機的質量,現在看來是比較難的,像豐田只能做到41%的熱效率,在這樣的過程中,反而混合動力它可能會提供很強大的降低油耗的能力,所以要去關注混合動力的生產商。

提問:白酒、家電等大消費板塊漲了三年,今年、明年還有機會嗎?

何理:我們認為現在的白酒和家電它的價格相對估值是合理的,所以我認為現在去投資它們未來的預期收益就相對低一些。反而是汽車,因為2018年它的整個行業週期下行,我們估計今年或者明年就要觸底了整個行業,這樣的過程中我們覺得去投資汽車行業可能會好一些。

提問:原油是否適合補倉?

何理:我們對原油研究比較少,反而覺得銅投資的價值會大一些。原油的不確定性非常強,就是這樣的。

提問:對於黃金、白銀等等貴金屬是否適合買?

何理:過去100年黃金是隻有保值功能,沒有增值功能。也就是說,伴隨著通貨膨脹率,錢越來越毛,黃金你去投資它的時候你能獲得和資金一樣的購買力,比如說我現在要買1萬塊錢黃金,理論上來說,100年後我的1萬塊錢可能變成100萬,但是購買力還是1萬。你如果買1萬塊錢的黃金,它可能最後變成100萬,它的購買力是不變的,所以說黃金有這個特點。很多人他對黃金的認知是有偏差的,我們做投資更多是用購買力來進行投資。

我給大家放一個PPT,這是我們日常對一些行業宏觀的研究都會做成PPT發到公眾號上。(圖)這張圖非常重要,這張圖就是過去100大類資產,全球和美國的,大家所熟知的黃金,它的真實收益率只有1%,最賺錢的是股票投資組合,所以說做黃金的投資是要慎重的,你的目的可能更多是保值,而不是增值。

提問:不加槓桿的投資期貨是如何進行的?

何理: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我做期貨也有十年了,期貨它是一個槓桿,比如有1萬塊錢,我花1千塊錢買股指期貨合約,它的保證金是1千塊錢,它的槓桿是10倍,保證金率是10%,這個時候我就實現了不加槓桿去投資,也就是說我用1千塊錢去放大到1萬塊錢的價值,比如我買500塊錢的股指期貨,它會變成5千塊錢的合約價值,我們總的本金是1萬塊錢,這時候槓桿率只有50%,也就是說,相當於只買了一半的總本金價值的合約,這是不加槓桿的期貨投資。說白了,就是你要自己去算你的合約價值,用合約價值,而不是單純的使用槓桿。

提問:醫藥板塊如何看?

何理:醫藥板塊我們研究的相對少一些,但是我們認為現在醫藥板塊普遍價格是偏貴的,如果大家對醫藥板塊有非常強烈的投資意願,大家可以看看高瓴資本他們的重倉股去進行相關的投資。這是高瓴資本2019年末的,像百濟神州就是醫藥股,大家感興趣可以多去看大私募,賺錢賺得多的這種大私募,看他們買的是什麼。

提問:養殖和豬週期的股票?

何理:這個我們還沒有研究過,所以這個不太清楚。以上就是所有直播的內容和全部的東西,大家感興趣可以在左上角的二維碼中找到我們相關的視頻,我們會把這個視頻馬上發到公眾號上,大家有感興趣的地方都可以留言,也可以給我的微博流言,謝謝大家。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