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受聘清华,开启博士生招生计划

2019 年 11 月 13 日,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宣布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Harry Shum)将在2020年2月正式离职微软,具体去向并未公布。

沈向洋在道别信中表示,离开微软是自己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如今,微软已经非常成功,而自己也是时候去开启一个新的篇章;去探寻超越微软、超越商业的新挑战;去思考为产业、为下一代计算科学领域的研究员和工程师们,还能多做些什么。

而这段话似乎预言了沈向洋的下一步动作。在离开微软之后,沈向洋回归了学术界,加入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将开始招收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

3月5日,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东厅,清华大学校长邱勇通过视频连线为正在西雅图清华大学全球创新学院(GIX)大楼授课的沈向洋博士颁发双聘教授聘书。

据了解,沈向洋加入的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这个学院是1996年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发起成立的,主要讲究基础科学,包括统计物理、凝聚态理论、数学物理、基础数学、理论生物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等。


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受聘清华,开启博士生招生计划


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官网上,已经能查到沈向洋的博士生招生计划,看来授课计划也在稳步推进。


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受聘清华,开启博士生招生计划


人物简介:


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受聘清华,开启博士生招生计划


沈向洋(Harry Shum),1966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溧水县,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主要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统计学习、模式识别和机器人等方向的研究工作,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先后发表关于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图形识别、统计学习和机器人科学方面的论文100多篇,拥有美国专利超过数十项。

沈向洋先后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和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而在博士时期,沈向洋就已经具有了对行业发展做出了极有价值的前瞻,博士论文是世界上最早有关由照片转换成虚拟现实的研究,所设计的四分树样条数函数算法,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参数估计算法之一。

  • 1994年,当沈向洋公布第一个三维全真模型时,几乎还没有人在这一领域从事这样的工作。
  • 1996年,加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雷德蒙德 (Redmond,Washington) 的微软研究院。
  • 1999年1月,沈向洋博士跟随李开复博士回到北京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计算组主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同年发明了一种称为同心拼图的方法,将四维全光函数简化为三维函数,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需采集的数据量。
  • 1999年8月在全球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最富盛名的会议之一的国际图形学年会Siggraph’99上宣读的论文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
  • 2000年8月,升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在他的带领下,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计算机视觉、图形学、人机交互和统计学习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2004年1月7日沈向洋晋升为第三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 2007年10月30日升任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在微软应用与服务部门负责微软必应搜索引擎的产品研发管理工作。
  • 2013年11月14日,微软公司正式宣布,任命沈向洋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主管微软技术与研发部门,并主要负责推动公司中长期总体技术战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工作。
  • 2017年2月8日,沈向洋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 2018年,沈向洋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UK)。
  • 2018年9月,沈向洋宣布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并与上海仪电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创新院。作为全球第八家微软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旨在加速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推进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发展。
  • 2019年11月13日,微软公司宣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将于2020年2月1日离职。
  • 2020年3月,沈向洋受聘清华大学,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

在离开微软之前,沈向洋曾是硅谷大科技公司中职位最高的华人高管。沈向洋负责推动微软的整体 AI 战略以及涵盖基础架构,服务,应用程序和代理的前瞻性研发工作。他领导包括 Bing 在内的以 AI 为重点的产品组,还领导 Microsoft Research 及其与公司整个工程团队的集成。

沈向洋被称为微软的中国先生,也被视为中国的微软大使,他曾两度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代表微软发表演讲。

这样一位世界级专家任教于清华,相信对清华,对中国AI的发展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