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功夫

功夫這個詞,挺熱鬧,周星馳一部電影就叫做功夫,演的很好,搞笑又有教育意義,其中降龍十八掌的故事在金庸的小說中是個王牌,憨厚的郭靖自從學會了這套本領,那感覺一下子不一樣了,打敗天下無敵手。

中醫的功夫


而很有意思的是,降龍十八掌並不是唯一的無數類別,很多會武術的有各門各派,比如洪七公喜歡玩打狗棍法,歐陽鋒喜歡玩毒,黃藥師喜歡玩藥,南邊還有個一陽指。這是江湖上最高的水平,對於中醫來講起碼是國醫大師的水平或者是中醫的院士大咖了。

而其中充斥著各個門派,最可愛的就是柯鎮惡,說實在功夫真不行,但是總是正氣滿滿,贏得了尊重;也有丘處機幾個以及他們的徒子徒孫,不過金庸很討厭道教,所以這幾個人看著也不怎麼樣;還有一些邪惡的法子,如水上漂等、還會專門用毒藥的,這裡邊五花八門,各個都有武術功夫,但是在最好的高手面前都不算什麼。

這就是江湖,說起來大家都會,但是比較起來總要有個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但武林並不能都是功夫一流的高手,如果人人都成了一流高手,也就沒有必要存在武林;如果人人都成了郭靖,那麼統一大業也就能完成。這裡的問題就是一個比較的問題和一個常態環境的問題。

中醫也一樣,中醫的功夫可以分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什麼樣的是高手,什麼樣的是菜鳥,這裡邊是有分寸的,並不是一伸手就是中醫,就是中醫的代表,實際上代表不了的多得是。而這些實力派中又有多少上乘的功夫呢?其實沒見過並不知道,比如國家公佈了六批名老中醫,實際上中間的90%到98%我們作為中醫人也並不認識,但就廣東省第一批名單來看,可能就八個人,說實在沒有認識的,但是不耽擱廣東成為中醫藥大省強省,而河南的一些名家也是一些知道一些不知道。這就是一個高手的群落,至今國醫大師三批次,真正知道的也不多。而對於中醫的院士,可能並沒有人去關注,只是這次疫情氾濫之下,中醫發揮了重大作用,中醫的院士接連的走了出來。

中醫的功夫


這可是最高的水平了,而之後有很多的中醫人在爬坡走路,一些人走著走著就不知道自己到了什麼地方,一些人可能走著 熬到了一定的高度,不論怎麼樣,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的存在是客觀的。而對於如我一般的人,在整個中醫圈中菜鳥水平也是輪不到的。

因此對於中醫人來講,我最不喜歡的就是聽到神醫的說法,也很討厭聽到電視網絡上包裝的神醫和包治百病的廣告,說實在的這我是不信的,中醫能夠治病,有功夫,但是誰是最強的,誰是最厲害的,這裡邊有個層次的。如果國醫大師水平算作100,那麼到接觸中醫的人算作1,這中間有100的層次,誰在哪個層次,應該是有分曉的。

不過功夫是沒有機械化的,越是大家名醫反而總是謙虛的讓人受不了。王綿之老先生就說自己只是中醫的小學生,好了,這樣的大家說小學生,那麼其他的人怎麼說呢?總不能超越師傅說是大學畢業?雖然也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說法,但是大家的謙虛精神令人尊敬。那麼分析這些功夫超人的大家為什麼謙虛呢?

一是中醫有很多未知的因素,這些內容的探索,對於功夫高人也是難題,畢竟醫學的存在至今還有很多疑難雜症解決不了,這對於每一個醫生來講都是難題,有了這個難題存在誰還說自己功夫了得呢?

二是中醫知識太多了。世界上有一種職業最難,就是醫生;而一種專業最難就是中醫醫生,不僅需要學習古代的醫學醫學知識,還要學習現代的醫學知識。而古代的醫學知識,就是背下來這個功夫我是不行的,很多大家行不行呢?實際上掂量一下都是知道幾斤幾兩的,所以搞中醫驕傲不得,必須時刻謙虛謹慎,有很多不知道的東西。連國醫大師也不例外。學習就如同畫圓圈,學的越多圓圈越大,知道的就覺得越少。

三是人品素養高。愛吹的人不行,這是素質低。醫學必須謙虛,實事求是。見過不少江湖的,喜歡的就是吹起來。看好一個病,就放大幾十倍;偶爾有一心得,就覺得如同諾貝爾獎。還有一些自說有了祖傳的秘方,後來發現這什麼秘方,不過是經典方子而已。名老中醫的謙虛,與他們的為人有關係,能夠心胸豁達,所以遇到事情不會去爭先恐後,遇到名利會去主動讓賢。

中醫功夫的體現還是在看病上,這是接受百姓檢閱的必要。說的再好,看病不管用,等於無效。對於中醫來講,這個功夫還是要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提升,在認識疾病更加準確,更加有效。

但社會上有人對中醫心存誤解,覺得中醫不是有功夫嗎?那拿出來比啊,主要的就是與現代醫學比,覺得中醫很牛看病可以,那就比較診斷,所以有些挑戰中醫摸脈驗孕,有些診斷中醫判斷高血壓糖尿病的水平,這樣的模式基本上是對中醫一竅不通的。中醫如果僅僅是拿過來比較這樣的數值,那麼中醫的學習是走偏了。

中醫必須承認自己有不足,但就數值的統一上,儘管秦代已經統一了度量衡,但是這個數值與西方也就是現代同行的元素並不相同。有人說中醫不講數據,但實際上中醫怎麼能不講呢?難道中醫抓藥就是估計的嗎?實際上中醫有數據,可是現代診斷微觀化的模式,中醫並沒有達到這樣的水平。

中醫的功夫


那麼中醫能不能達到摸脈驗孕的水平呢?這裡不做詳談,談肯定有這樣的中醫人進行了很深入的摸索和研究,對於懷孕有一定的認識是肯定的,但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水平?能達到監測血液中激素水平嗎?能達到早早孕試紙的水平嗎?能把這種經驗進行全面的推廣嗎?這樣的問題,覺得沒有意義,我是覺得與其找個老中醫摸脈判斷懷孕,不如買了試紙監測的為好。這不是比較功夫,而是對於人類科技的正確態度。

但中醫的功夫可以體現在婦科病的治療上,這方面優勢特別大,遇到的很多病人,在經過中醫藥治療解決了很多的問題,中醫婦科是有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現代常見病的診療上,有很多優勢。這個優勢才是真正的中醫功夫,病人痛經中醫治好了,月經不調好了、不孕不育好了,如此這般自然也就體現了中醫的價值。

中醫有自己的陣地,不需要刻意的去說自己是多麼的厲害而迎來各種的懷疑,實際上真正的做好中醫,無論是純粹的傳統中醫還是接觸了現代醫學的中西醫結合的中醫,都有生存之道,都有老百姓的需要,都有生存的空間,也有用武之地,所以中醫不必急著去打擂臺,證明自己有多麼的價值,真正的還是需要認真的看好每一個病人。

功夫的蓄積是時間,也是毅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能不能有真功夫,需要的是勤奮的努力,踏實的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