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功夫

功夫这个词,挺热闹,周星驰一部电影就叫做功夫,演的很好,搞笑又有教育意义,其中降龙十八掌的故事在金庸的小说中是个王牌,憨厚的郭靖自从学会了这套本领,那感觉一下子不一样了,打败天下无敌手。

中医的功夫


而很有意思的是,降龙十八掌并不是唯一的无数类别,很多会武术的有各门各派,比如洪七公喜欢玩打狗棍法,欧阳锋喜欢玩毒,黄药师喜欢玩药,南边还有个一阳指。这是江湖上最高的水平,对于中医来讲起码是国医大师的水平或者是中医的院士大咖了。

而其中充斥着各个门派,最可爱的就是柯镇恶,说实在功夫真不行,但是总是正气满满,赢得了尊重;也有丘处机几个以及他们的徒子徒孙,不过金庸很讨厌道教,所以这几个人看着也不怎么样;还有一些邪恶的法子,如水上漂等、还会专门用毒药的,这里边五花八门,各个都有武术功夫,但是在最好的高手面前都不算什么。

这就是江湖,说起来大家都会,但是比较起来总要有个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但武林并不能都是功夫一流的高手,如果人人都成了一流高手,也就没有必要存在武林;如果人人都成了郭靖,那么统一大业也就能完成。这里的问题就是一个比较的问题和一个常态环境的问题。

中医也一样,中医的功夫可以分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什么样的是高手,什么样的是菜鸟,这里边是有分寸的,并不是一伸手就是中医,就是中医的代表,实际上代表不了的多得是。而这些实力派中又有多少上乘的功夫呢?其实没见过并不知道,比如国家公布了六批名老中医,实际上中间的90%到98%我们作为中医人也并不认识,但就广东省第一批名单来看,可能就八个人,说实在没有认识的,但是不耽搁广东成为中医药大省强省,而河南的一些名家也是一些知道一些不知道。这就是一个高手的群落,至今国医大师三批次,真正知道的也不多。而对于中医的院士,可能并没有人去关注,只是这次疫情泛滥之下,中医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医的院士接连的走了出来。

中医的功夫


这可是最高的水平了,而之后有很多的中医人在爬坡走路,一些人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一些人可能走着 熬到了一定的高度,不论怎么样,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的存在是客观的。而对于如我一般的人,在整个中医圈中菜鸟水平也是轮不到的。

因此对于中医人来讲,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听到神医的说法,也很讨厌听到电视网络上包装的神医和包治百病的广告,说实在的这我是不信的,中医能够治病,有功夫,但是谁是最强的,谁是最厉害的,这里边有个层次的。如果国医大师水平算作100,那么到接触中医的人算作1,这中间有100的层次,谁在哪个层次,应该是有分晓的。

不过功夫是没有机械化的,越是大家名医反而总是谦虚的让人受不了。王绵之老先生就说自己只是中医的小学生,好了,这样的大家说小学生,那么其他的人怎么说呢?总不能超越师傅说是大学毕业?虽然也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但是大家的谦虚精神令人尊敬。那么分析这些功夫超人的大家为什么谦虚呢?

一是中医有很多未知的因素,这些内容的探索,对于功夫高人也是难题,毕竟医学的存在至今还有很多疑难杂症解决不了,这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讲都是难题,有了这个难题存在谁还说自己功夫了得呢?

二是中医知识太多了。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最难,就是医生;而一种专业最难就是中医医生,不仅需要学习古代的医学医学知识,还要学习现代的医学知识。而古代的医学知识,就是背下来这个功夫我是不行的,很多大家行不行呢?实际上掂量一下都是知道几斤几两的,所以搞中医骄傲不得,必须时刻谦虚谨慎,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连国医大师也不例外。学习就如同画圆圈,学的越多圆圈越大,知道的就觉得越少。

三是人品素养高。爱吹的人不行,这是素质低。医学必须谦虚,实事求是。见过不少江湖的,喜欢的就是吹起来。看好一个病,就放大几十倍;偶尔有一心得,就觉得如同诺贝尔奖。还有一些自说有了祖传的秘方,后来发现这什么秘方,不过是经典方子而已。名老中医的谦虚,与他们的为人有关系,能够心胸豁达,所以遇到事情不会去争先恐后,遇到名利会去主动让贤。

中医功夫的体现还是在看病上,这是接受百姓检阅的必要。说的再好,看病不管用,等于无效。对于中医来讲,这个功夫还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提升,在认识疾病更加准确,更加有效。

但社会上有人对中医心存误解,觉得中医不是有功夫吗?那拿出来比啊,主要的就是与现代医学比,觉得中医很牛看病可以,那就比较诊断,所以有些挑战中医摸脉验孕,有些诊断中医判断高血压糖尿病的水平,这样的模式基本上是对中医一窍不通的。中医如果仅仅是拿过来比较这样的数值,那么中医的学习是走偏了。

中医必须承认自己有不足,但就数值的统一上,尽管秦代已经统一了度量衡,但是这个数值与西方也就是现代同行的元素并不相同。有人说中医不讲数据,但实际上中医怎么能不讲呢?难道中医抓药就是估计的吗?实际上中医有数据,可是现代诊断微观化的模式,中医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中医的功夫


那么中医能不能达到摸脉验孕的水平呢?这里不做详谈,谈肯定有这样的中医人进行了很深入的摸索和研究,对于怀孕有一定的认识是肯定的,但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能达到监测血液中激素水平吗?能达到早早孕试纸的水平吗?能把这种经验进行全面的推广吗?这样的问题,觉得没有意义,我是觉得与其找个老中医摸脉判断怀孕,不如买了试纸监测的为好。这不是比较功夫,而是对于人类科技的正确态度。

但中医的功夫可以体现在妇科病的治疗上,这方面优势特别大,遇到的很多病人,在经过中医药治疗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中医妇科是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现代常见病的诊疗上,有很多优势。这个优势才是真正的中医功夫,病人痛经中医治好了,月经不调好了、不孕不育好了,如此这般自然也就体现了中医的价值。

中医有自己的阵地,不需要刻意的去说自己是多么的厉害而迎来各种的怀疑,实际上真正的做好中医,无论是纯粹的传统中医还是接触了现代医学的中西医结合的中医,都有生存之道,都有老百姓的需要,都有生存的空间,也有用武之地,所以中医不必急着去打擂台,证明自己有多么的价值,真正的还是需要认真的看好每一个病人。

功夫的蓄积是时间,也是毅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能不能有真功夫,需要的是勤奋的努力,踏实的学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