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乾貨:不瞭解這一點,你讀不懂王陽明心學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也稱陽明學)的核心文獻,堪稱心學“聖經”。

思想講究道統和傳承。要想真正讀懂《傳習錄》,必須要了解心學在思想史上的地位。

要從儒學的發展歷程上,建立整體視野。首先要了解儒學發展的四個時期。

第一期:孔子、孟子、荀子。

第二期:漢儒。代表人物:董仲舒。

第三期:宋明理學。代表人物:程頤、程顥、朱熹、陸九淵、王陽明。

第四期:清末至今。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錢穆,以及海外新儒家杜維明,余英時,成中英等。

王陽明心學屬於儒學第三期的第二階段。

儒學,一言以蔽之,就是"內聖外王"之道。

《大學》"八條目"中,格致正誠是內聖之學,修齊治平是外王之學。

心學試圖結合內聖與外王,將二者統一到"知行合一"與"致良知"中。

從哲學類型上看,宋明儒學屬於心性學(道德哲學),其推崇的最高教義,並不在四書,而在五經之一《尚書.大禹謨》裡的四句話: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這四句話宋明儒學極為重視,奉為"十六字心傳",簡稱"危微精一"之學,或"精一"之學。

以上乾貨,是讀懂王陽明心學“聖經”《傳習錄》的必備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