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孩子打你的孩子,你應該怎麼教育?

七星草


9月份剛開學,外甥女升初一,老師安排她當紀律委員。因為上課時制止兩個男同學講小話,下課後被那兩熊孩子一人扇了一巴掌,哭哭啼啼找老師,老師當場小事化了。

放學回家後,跟姐夫說了,姐夫第二天去了學校。走的正常流程,批評批評教育教育完事兒。

隔了不到幾天,外甥女又被故意撞倒、踢到。姐夫再去,老師解釋,小孩子課間打打鬧鬧不是故意,姐夫也就沒再多說,只是讓外甥女離他們遠點。

晚上我去姐家裡吃飯,剛好聽到這個事。外甥女告訴我,那兩個小子是班上一霸,拉幫結派組了個小團伙,逢人便稱自己是什麼什麼哥的,一天到晚欺負同學。

後來我跟姐夫說了幾點:

1.初中的娃,已經是半個大人,發育青春期,自尊心很強的。一定要照顧到外甥女的自尊心,不然容易被陰影。

2.這個不是小事兒,上來就扇耳光了,算得上校園暴力了,一定要處理乾淨,不能當個小事兒隨便和和稀泥就過去了。

3.這是初中生,不是一二年級小學生。現在十來歲的熊孩子別真當個孩子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個性、三觀已經初養成,心理陰暗性格惡毒的不是沒有,一旦發現你好欺負就會變本加厲。

4.惡狗怕惡棍,這類屢教不改的光批評教育沒用,得讓他們一次怕到服氣,再不敢造次。

我讓姐夫別管了,我去處理。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著外甥女去了學校。當天特地穿了一條黑褲子加軍靴,一件緊身黑色T恤。因為有健身,繃得肌肉明顯點,而且背上一直到脖頸的紋身也“恰到好處”地露了出來。

先把外甥女送到班上,特地當著班上同學的面裝作惱怒的樣子問她,打她的兩個在不在,她說不在,我就轉身去了老師辦公室。

繼續裝作一腔怒火的樣子坐在辦公室,找到班主任,走過去就只說一句話:我是XX的叔叔,她捱打的事,今天你給我一個交代,不然我幫你給個交代。老師以為我要鬧事兒,趕緊安撫我,問我有啥要求。我說沒要求,看你怎麼做。

隔了一會兒,估摸著差不多到點了,我起身直接去了班上,站在門口就問:AAA和BBB在不在?!前排同學指給我看了。我大手一揮,對著他倆說:出來!

兩個小傢伙見我這凶神惡煞的樣子,唯唯諾諾地跟著我和外甥女去了老師辦公室。

之後又是常規流程,老師讓他們兩個道歉,寫保證書什麼的。然後問我滿不滿意,看著那倆小子吊兒郎當的表情我就知道這麼玩沒戲。我沒坑聲,扭頭直接把外甥女送回教室。還是當著班上同學的面大聲“指責”她:以後捱打別這麼慫,誰打你,當場給我打回去,幹不過就給我打電話,我反正不上班,就在附近收收帳,隨叫隨到。說完我揚長而去。

下午,我特地叫了長得兇的三個車友開了攬勝,去學校門口蹲點。四個大老爺們兒,兩個花臂兩個大背,腿上也一圈紋身,就是旁人眼裡那種混社會的感覺。

提前給外甥女發了微信讓她編個理由兩個小傢伙約出來。放學後,眼瞅著兩個小子耀武揚威地跟著外甥女,還以為她真的請喝奶茶賠禮道歉。

我走過去一手一個掐住他們的後頸拎到車旁邊,讓他們靠著車門立正站好,我們幾個老爺們兒圍住他倆。

對我外甥女說,他們怎麼扇你耳光的,打回去。

外甥女不想動手,我扭頭對倆小子說,XX不想動手,你們自己來,還是我來?

倆小子遲遲不動,我說行,打電話,讓你父母過來,今天這一耳光必須扇,你們自己選誰來打。

可能被我那兇巴巴的樣子嚇到了,兩人還是自己動手,各自輕輕扇了對方一耳光。我重重地拍了下車門,吼到:按摩吶?!倆小子這才下了點力氣各扇一巴掌。

我說,這事兒到此為止。以後,別說你們還敢動手,哪怕瞪她一眼,罵她一句,我會請你們上車坐坐,幫你爹媽教育教育你們。

另外,檢討書寫好當著全班的面在講臺上給我念出來!回頭我會問XX你們有沒念,如果沒有,我來幫你們。

隨後我又補了一句,還有,如果XX以後在學校被別人欺負了,我不管是不是你們指使的,我先拿你們開刀!你不服可以叫人來找我找回場子!

看著那兩傢伙臉一陣紅一陣白,這事兒基本就算完了,應該算到位了。

隔了一個多月,我又問外甥女他們有沒再欺負她。

她說:哪還欺負我,其他同學都怕了我,都說我有個叔叔混黑社會的…現在我管紀律比老師說話都好使!

嗯,效果不錯!

看著外甥女滿面神氣,想想三年後畢業典禮上,發現再沒有熊孩子來欺負她,也沒有帥哥哥來搭訕她,會不會恨我…

emm,好好學習吧!


孫世嘉


如果小孩無緣無故遭到了校園暴力,家長絕不能坐視不管,否則只會讓熊孩子更加猖獗,先可以給熊孩子一個警告,向老師和對方家長反應一下情況,如果還是屢教不改,家長可以適當該熊孩子一點教訓,讓熊孩子長個記性,讓他們知道不能順便欺負別人,這樣做是不對的。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了避免孩子經常受人欺負,父母需要教會小孩這些。

1、不欺負人,但也不能被人欺負

不欺負比自己弱的人,這是一種教養,不被別人欺負,這是一種氣場,也是一種骨氣。父母要讓小孩明白,做人要有教養、有禮貌、有良知,不能欺軟怕硬、見風使舵,還有要告訴小孩,要學會保護自己,絕不能別人打了你一巴掌,你在把另一把臉伸給他打,因為這樣做,很可能無法感化別人,反而會讓別人覺得你好欺負,會更加的變本加厲,所以小孩要學會反抗,必要時採取暴力手段也未嘗不可。

2、讓孩子多鍛鍊身體

常常遭受欺負的,往往是那些身材瘦弱、性格軟弱的孩子。所以,父母要讓小孩多參加鍛鍊。小孩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會讓那些熊孩子有所顧慮,不容易讓人的欺負。

3、與同學搞好關係

小孩朋友多了,會在無形中增加小孩的威懾力,也讓那些熊孩子不敢輕易欺負,害怕小孩和他的那些朋友反過來一起報復他們。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讓孩子和同齡人玩樂,邀請小孩來自家玩,增加小孩的朋友圈,讓小孩有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熙祺貝貝愛生活


碰到這樣的問題,家長一定不要著急。按照以下幾個方法來處理,相信可以幫助孩子們處理好問題。

第一、問清楚孩子發生衝突的原因。只有把原因弄清楚,才能找到癥結,才能公平公正處理問題,既不會冤枉孩子,又不會放縱孩子。

第二、要給孩子說清楚,打架是不對的。孩子畢竟不成熟,鬧急了,出手打架,手裡沒有分寸,力道掌握不好,萬一把小朋友打傷,或者自己受傷,就不好了!現在好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放任甚至縱容孩子打架,給孩子灌輸錯誤理念,孩子們從小心裡種下暴力的種子。

第三、不要動不動就責罵孩子。打架其實是孩子們情緒釋放的一種方式。孩子打架,不管是被打了,還是打人了,他們情緒都不好。責罵他們,只會讓孩子更受委屈,或者感覺父母不理解自己,更加逆反。

第四、要教育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孩子們在一起玩耍,難免產生一些矛盾,儘量讓孩子們自己解決矛盾,不要輕易介入,千萬不要把兩個孩子的矛盾,升級成為兩個家庭的戰爭。因孩子打鬧,家長大打出手的新聞屢見不鮮。家長可以根據情況,給孩子提供處理建議,也可包容對方,也可與其辯理,也可要求對方道歉,也可讓孩子遠離對方。

不管遇到什麼情況,教育孩子首先保護好自己,自己不能處理的,就告訴老師或者家長,打架不能解決問題。家長要學會傾聽孩子,建立與孩子的親們信任關係。

以上建議供你參考。謝謝[微笑]!





童裝林姐


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家長不要急著上火動怒,應冷靜問清楚自己的孩子誰先動的手?年齡很小的孩子由於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往往會發生肢體動作在前的情況。這時候別的小朋友就會認為孩子是在搶他的東西,而通過動手來趕走小朋友。

如果確實屬於“攻擊性”的打人,大多是由於孩子的自我意識”:如果家長在養育過程中經常讓孩子任性而為,往往容易造成孩子的佔有慾強,不願意分享,便會發生爭搶玩具、打人抓人行為。此外,孩子不善於用語言來表達問題、處理問題,便選擇動手這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來應對。孩子對大人們行為的模仿,也是孩子以爭吵和打鬧來解決問題的一個原因。分清楚原因後,家長平時在教育這方面一定要做到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對於可以理解的打人行為不妨寬容以待,而如果確屬欺負、挑釁與惡意,學會面對則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應該學會的重要一課。

2:避免極端方法

當孩子被小朋友打了,提醒家長一味的忍讓不可取。如果家長一味教自己的孩子凡事忍讓,甚至不問原因地責罵自己的孩子,會讓孩子變得畏縮、膽怯、不自信,不但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產生負面影響,更可能讓喜歡打人的孩子樂此不疲地挑起戰爭。被打的孩子還手,其實是最本能的自衛反應。

但另一方面,“以暴制暴”不是萬全之策。如果家長堅持讓孩子以暴力解決事情,可能會引發更多、更嚴重的身體傷害,這是任何家長都不願看到的。孩子或許可以在打架中學習,但不要學著打架。捱打時不是要還手,而是要還擊;可以忍一忍,但不要處處讓。

3,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家長儘早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很重要。如果能夠提前做出判斷:不要接近氣勢洶洶的孩子;如果是很小的孩子,在玩耍時要注意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一旦出現動手就馬上走開,避免進一步受到傷害。另外,專家提醒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遇到有小朋友想要打他時,應該大聲告訴老師,及時制止住。此外,家長還要教孩子正確的交往技巧,學會以智慧和能力取勝,尤其是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4: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成長

從孩子的心理發展來看,在兒童交往中,進攻性的行為在所難免。孩子正是在被攻擊以及還擊”的過程中慢慢形成對力量的認知,逐步認識自己的強度,發現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從而學會如何與人相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逐漸意識到,霸道的孩子和懦弱的孩子往往是孤獨的;自信而友善的孩子更能與別人友好相處、快樂相處。



農人阿坡


分情況。

第一種,如果是孩子之間打鬧著玩,觀察自己的孩子,如果她覺得只是鬧著玩,沒當成一回事,交給孩子自己處理,父母就不用幹涉太多。

第二種,如果孩子覺得很受傷,不管是對方有意還是小打小鬧,孩子哭了或者覺得受傷害了,拉開孩子。抱走自己的孩子先安撫。告訴打人的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要像自己的孩子道歉,如果不道歉非常死皮賴臉的那種孩子,只能告訴自己孩子,一點要遠離這樣的孩子。

在家裡可以和孩子角色扮演,告訴孩子被打可以看著對方孩子的眼睛,認真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這樣做非常不好。可以在家多練習幾次,如果對方不聽勸告還是動手,一定要告訴老師或者家長。


蓁寶媽媽


首先問清楚為什麼事情而打,把事情來龍去脈搞清楚。客觀的評判如果真是是自己孩子不對,教訓批評自己的孩子時,也告訴別的孩子以後再有類似事情不要武打,可以告訴我們父母來處理。如果是對方孩子錯,也要跟他講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道理,教育自己孩子小事算了心胸要寬闊,如果嚴重的話有必要時告知對方父母一起教育孩子。也要對自己孩子鼓勵學會反抗,打不過就逃跑好漢不吃眼前虧,三十六計走為上。



指尖上的絮


首先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然後就是對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問清楚。對了,表揚錯了,以後要改正。同時也要把打架的後果利害關係告訴兩個孩子。打贏要付醫藥費。打輸了要受痛。另外也要告訴自己的孩子,以後不管發生什麼事,得講理,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儘量避免衝突。還要和朋友友好相處。


川東哥生活錄


第一,先把兩個小孩子叫過來了解原因。

第二,目前很多小孩子都有打人的階段,好像是小孩的煩躁期,不會表達才會動手打人,以前鄰居家的小孩也是這樣打眼臉,其實小孩子本身並不知道那是在打人,他只是在表達自己現在大點好多了,俺覺得小孩子之間打下沒什麼,但打了別人家的孩子作為家長至少應該有句道歉的話。



用戶小賴哥


首先告訴他,打人肯定是不對的。然後再問清楚事情來龍去脈。對的加以肯定,錯的加以改正。也告訴自己孩子,以後不管發生什麼事,要懂得保護好自己。怎麼去保護自己?怎麼避免衝突?怎麼與朋友友好相處?防微杜漸,和諧共處!


善緣輕鬆


要先問清楚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先起的頭,導致打架事情發生,那我會管教她/他。如果是別的孩子無緣無故的來打我的孩子,我肯定會教她/他不要害怕,直接還手,沒有被別人欺負的道理。用一句我聽過的話,同樣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要受人欺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