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在技擊實戰中,步法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因進攻和防守全賴於腳步的移動,因為:


1、是靠步法的迅速靈活移動,佔據優勢的位置;


2、每一技法的施展都是從腰的轉動和腳步的變換開始;


3、是通過不斷地調整步法,使之與手法和身法成為統一的整體。


拳諺曰:“步不緊,則手慢;步不順,則手散;步不穩,則手亂;步不靈,手難變。”可見步法不靈活,周身不順,技無所施,在技擊實戰中,總陷於被動困境。


梅花樁八方步,又名群步,它是散手之母,為梅花樁最有特色的實用步法。八方步有大八方、中八方、小八方之別。小八方落點三,中八方落點五,大八方為亂點。看敵何來,以何方應之。要求步隨身換,腳隨手出。來自“武宗”公眾號·

應用時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動如鵠鷹擢兔,靜如處女守身,絕手亂拳盡包於其中,動作分為上中下三盤:


上盤有刁拿鎖帶鎖、勾摟刨打、崩挑劈砸;


中盤有吸卸柔化,挨身靠打、輾轉扭蹭;


下盤有踢點截撞、勾掛踩蹁、左右撐撥、前後掃鏜腿,可搏敵如在迷陣之中。


在做八方步時,重心移動要講究虛實、平穩,忌雙重,身體不要前傾後仰,東倒西歪。要做到肩與胯後,肘與膝合,手與腳合,上下相隨,左右協調。在落點時要做到手到腳到,腳到身到。·來自“武宗”公眾號·唯如此,動作才不會散亂,勁力才能順達,起身才能疾猛,落點才能堅剛,表現出勇猛滑快,勢如破竹之氣,使敵者還手不及。


梅花樁八方步可單練也可對練,還可以結合成拳在攻防中練習。要善於利用步法結合身法逼近對手,並及時調節與對手的距離,做到知進知退,知寬知窄,在進攻和防守中佔主動優勢。


小八方步(落點三)


預備式:


1.練習者以左大勢站在中線,如圖1;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2.跨起摘星,如圖2、3、4;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3.白鶴亮翅,如圖5、6。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以上2和3動作說明同梅花樁功架套路。


動作一:上一角


1.練習者左腳經右腳內側向左橫跨~步於一角,同時左手臂由左下向右經右肩前再向下向左劃圓成側舉,臂微屈,重心移於左腿,如圖7。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2..上動不停,右腳經左腳內側仍向一角上步成半馬步,同時右手臂向下、向左、向上、向右劃圓成側舉,兩手臂微屈立掌,重心偏後,目視三角,如圖8。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動作二:上二角


1.右腳經左腳內側向右橫跨一步於二角,同時右手臂向左、向下、向右劃圓成側舉、臂微屈,重心移於右腿,如圖9。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2.上動不停,左腳經右腳內側仍向二角上步成半馬步,同時左手臂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劃圓成側舉,兩手臂微屈立掌,重心偏後,目視四角,如圖10。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動作三:扎法上三角


1.右腳向前上步於拳場中點,同時左轉身180°,右手臂變為在前,而左手臂在後,如圖11。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2..上動不停,再向左後轉身90°,同時左腳由後上步於三角成右弓步,目視一角,右手臂仍在前,左手臂仍在後,如圖12。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動作四:上四角


1.右腳經左腳內側向右橫跨一步於四角,同時右手臂向上向左向下向右劃圓成側舉,重心移於右腿,如圖13。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2.上動不停,左腳經右腳內側仍向四角上步,成半馬步,目視二角,同時左手臂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劃圓,兩手臂微屈立掌,重心偏後,如圖14。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動作五:扎法上一角


1.右腳上步於拳場中點,向左轉身180°變為右手臂前舉,而左手臂成後舉,如圖15。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2.上動不停,繼續向左後轉身90°,同時左腳由後上步於一角成右弓步,右手臂仍成前舉,而左手臂成後舉,目視三角,如圖16。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動作六:上二角


1.右腳經左腳內側向左橫跨一步於三角,同時右手臂向上、向左、向下、向右劃圓成側舉,重心移於右腿如圖17。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2..上動不停,左腳經右腳內側向二角上步成半馬步,面向四角,同時左手向上、向右、向下、向左劃圓成側舉,兩手臂微屈,重心偏後,目視四角,如圖18。


梅花樁·小八方步(落點三)


以上小八方步是按逆時針方向走圓,然後再從二角.上一角、上四角、上三角、上二角、按順時針方向走圓,動作同逆時針走圓方法,唯方向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