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魯迅小說為例分析,知識分子靈魂的停滯就是其精神痛苦的根源

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題材,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課題,魯迅在《吶喊》《彷徨》中塑造了知識分子的眾生相,和其表現出來的精神痛苦與靈魂深處的尷尬,都給予了我們若干啟示。時過境遷,如今的我們更不能忘掉歷史,要從歷史中反省,方能更好地造就我們所處的時代。本文從魯迅小說中知識分子精神痛苦的根源——停滯性入手,談為什麼要保持前進的姿態,知識分子怎麼才能避免精神上的痛苦。


以魯迅小說為例分析,知識分子靈魂的停滯就是其精神痛苦的根源

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痛苦的第一要素:失去了“在路上”的前進力量

魯迅的小說,有近一半是涉及知識分子的題材,從當時社會變革的角度來看,封建知識分子的尊嚴已經瓦解,新興知識分子的階級尚未形成,現實中的種種打擊與歸屬感的蕩然無存,讓知識分子的靈魂處於尷尬的境地,對人生開始迷茫以至於發瘋發狂,或者像吸毒一樣沉迷迷幻,屢屢造成自己和家庭的悲劇。

《狂人日記》中的狂人被封建禮教所害,變得幻想被迫害,整日瘋瘋癲癲,以狂人的口吻,發出了時代最先的呼救,“救救孩子”“從來如此,便對麼”是最先覺醒的一批人的真實寫照,可最後呢,狂人沒有一直狂下去,因為瘋,被社會所孤立,在所謂正常人的眼裡不正常,狂人沒有堅持下去,最終去某地當了官員的候補。《長明燈》中的瘋子一樣被社會另眼相待,當成異類,狂人和瘋子的時代前進精神被社會所扼殺了。他們失去了精神力量,成為了行屍走肉,只剩下一具殘留的軀殼,孔乙己有著封建文人的覺悟,卻沒有在新時代利用所學,成為大家口中的談資,茶餘飯後的消遣,無情地被消費,失去了作為文人的氣概,作為知識分子的尊嚴,用現代的話說叫做“社會性死亡”,甚至作為“人”生存的價值也找不到了。《幸福的家庭》中的作家,靠自己幻想的生活過得衣食無憂,現實裡卻家徒四壁,失去前進力量的他,在醉生夢死中營造幸福的假象,一點不在現實中追求上進,在文字裡造溫柔鄉,上進的精神力量就在幻想中消失殆盡。

知識分子現實與靈魂上的悲慘是失去前進力量的表現

《藥》中的夏瑜是率先覺醒的知識分子,即便被抓入獄後,也是想法說服牢頭造反,然而,看到曙光要救人的人被生吃活剝,做成了人血饅頭,這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民族的悲劇,是個人肉體與精神上的痛苦上升為民族的痛與苦,覺醒之後卻發現無路可走,甚至墜入無間地獄,是魯迅小說對於覺醒後的知識分子狀況的真實描繪,《在酒樓上》的呂緯甫也曾意氣風發,提改進國家之建議,然而迫於生計,在自我的嘲諷與尷尬之中,精神恍惚把自己看成了一隻蒼蠅,沒有了前進精神的他頗具卡夫卡《變形記》 的意味。狂人和《長明燈》中的瘋子都被看做異類,瘋子甚至被村民關進黑屋,覺醒後的吶喊被當做是發瘋的表現,不被理解導致了極致的精神痛苦與孤獨,喊出血來被看做是精神失常,讓知識分子的精神徹底崩潰。

在我看來,這樣悲劇式的吶喊是魯迅先生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現實中的處境讓心懷前進道路的知識分子無路可走,甚至是遇到了非人的對待,知識分子一旦失去了前進的精神力量就會靈魂崩盤,痛苦接踵而來,找不到前進的道路就會身陷圍城,乃至是輪迴的地獄,就是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在這現實當中,知識分子現實的處境不是重點,知識分子精神上的慘淡,悲痛,迷幻,癲狂才是要表現的重頭戲,一出出悲劇要彰顯的是前進力量的珍貴。


以魯迅小說為例分析,知識分子靈魂的停滯就是其精神痛苦的根源

魯迅小說中知識分子迷路的狀況,失去前進力量後的尋找

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是魯迅先生說的名言,“路”是魯迅小說中常提到的概念,失去了前進力量的知識分子,就是迷路的人,有如呂緯甫把自己想成一隻蒼蠅,原地打轉,孔乙己既不能在文人方面有所建樹,又不去做點生意學點手藝營生,在窮苦潦倒中對孩子卻很溫柔,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掙扎的心境,狂人在發現吃人的真相後更加精神恍惚,陷入了困境。知識分子在這種困境當中是掙扎的,是迷路後的重新尋找,停滯不前而四處打轉,在現實與靈魂兩面尷尬的處境中尋找出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求索就是尋找出路,魯迅先生也在《彷徨》的扉頁寫上了屈原的這句話,以明其志。出路的找尋必然要先有前進的積極進取的狀態,不能失去前進的精神力量,一代代人都要在路上,才能找到所謂的出路,率先失去找尋出路的動力,停滯不前就是知識分子精神痛苦的根源,救贖也必然就在前進的行程當中,事物都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但最不能失去的就是前進的動勢。

那麼, 知識分子又要怎麼做才能擺脫精神上的痛苦,完成自我救贖呢。我想,這也可以從魯迅小說當中尋找答案。

愛民,知識分子不能脫離群眾

群眾史觀是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唯物史觀的過程中所形成,後來經過其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發展起來的。依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有關論述,群眾史觀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人民群眾是歷史過程的積極主體,一般說對社會發展起著主要決定作用。

第二,人民群眾是英雄人物的創造者。

第三,普通個人對社會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知識分子想要尋找國家和社會的出路,謀求發展就不能脫離群眾。魯迅小說當中的少年閏土,一同玩耍長大的美好,魯迅在哀嘆自己和閏土有了一層厚障壁之餘,更多的是對閏土的同情與對回憶的懷念,幹活最賣力氣的祥林嫂,麻木無知的阿Q,《一件小事》當中高大的車伕,魯迅對於這些民眾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魯迅從來沒有把自己想成多麼高尚地脫離群眾,而是對於群眾,字裡行間流露出一股溫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舉個反面例子,一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的孔乙己,在現實的窮困潦倒中得不到自己文人身份的尊嚴,或者說他就不是一個文人了,偷盜也是與眾不同,別人偷叫做偷,他是讀書人,偷盜就不能說成偷了,一方面,拼命維持自己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身份,另一方面也不做點營生,挨凍受窮,更是淪為了人們的談資,到最後就連苦痛也被人嘲笑,這是孔乙己打心底裡認為自己不是群眾,脫離群眾的惡果,也是對知識分子如何才能擺脫精神痛苦的啟示。

愛國,知識分子必須要有的家國情懷

一個人的力量固然微弱,同樣,一個人的行為在中國掀不起大浪。

但這句話不是隻給一個人看的。

千千萬萬點星火聚集在一起,總會驅逐黑暗。

你怎樣,周圍的人就怎樣,我們都不敢說他們一定會向你學習,但人對人的影響是無限大的。

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萬,毫末之力也終能成劈山填海之勢。

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相信,改變中國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努力。

從古至今,中國經歷的磨難不消細數,但凡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都能說出來。

而中國之所以能夠歷經時間賦予的種種考驗,於災難中涅槃重生,正是因為那時候的中國有那些有志青年相信自己可以改變中國的未來。

他們在當時也許是異類,放到現在也許也是,但他們仍有同伴,有知音。

他們在當時黑暗的中國成為一點火光,漸漸的匯聚到一起,再燃起周圍的人的熱血。

他們是勇敢的,中國便勇敢的將侵略者趕出神州大地;他們是堅定的,中國便堅定的在新世紀繼續前進;他們是強大的,中國便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的實力。

組成中國的,不僅僅是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僅僅是政府機關、軍事武裝,而是十四億同胞,還有我們的精神,文明。

人本人本,人才是萬物之本,中國之源,因此,你是怎樣的,中國便是怎樣的。

願中國青年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這盛世,終將如你我所願。

願你我皆是中國的光,照亮這片土地上仍存的陰影。

十分喜歡這段話,你是怎樣的,中國便是怎樣的。在那個時代變革的年代,知識分子能夠率先覺醒,是不同於一般群眾,但是知識分子能不能成為歷史的推進者,關鍵就在於知識分子身上有沒有前進的力量,有沒有愛國的情懷,有沒有為國奮鬥的昂揚鬥志,這些是知識分子不再重蹈孔乙己、魏連殳、呂緯甫覆轍的特質,知識分子必定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才不會成為歷史的棄子,真正成為歷史浪潮前進浪頭的弄潮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