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命的擺渡人,堅守疫情第一防線

2020年新春伊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逐漸在全國開始蔓延,全民打響防控疫情的阻擊戰。醫院成為這場全民戰“疫”的主戰場,預檢分診則是第一道防線。疫情期間,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在門診一樓大廳增加了預檢分診環節,快速對病人進行分類,從而確定治療科室或進一步處理的優先過程,有效避免因人員聚集造成的院內感染。同時,提前篩選出具有傳染可能的病例,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關。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診患者跟往年同期相比減少很多,但是預檢分診的崗位卻一刻不能空缺。醫院門診的一樓大廳裡,那些身著防護服、戴著醫用口罩、醫用帽子及防護面屏,包裹嚴實的護士們,負責全院就診患者的預檢分診工作。白班是由DSA室、眼科門診、耳鼻喉科門診、口腔科門診、感染科病房及內科門診分診的護理人員輪流值班,急診科和120護士負責夜間預檢分診工作。為了更好地服務病人,不讓病人等待時間過長,避免發生人員聚集現象,預檢分診處的護士們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時就開始工作,取消午休及節假日休息時間。為了節約防護物資,減少防護服的使用,上班期間不喝水,不上衛生間。她們每天嚴守入口,不厭其煩且有條不紊地為前來就診的病人及家屬測量體溫、實名制登記、詢問並記錄外出史等。病人就診量大,對象複雜,為了確保病人安全、有序、及時、準確的就診,預檢分診時可根據患者病情安排就診順序和分科,既縮短了就診時間,減少了交叉感染幾率,又達到疾病專科救治,急診急治的目的。初春的東北,乍暖還寒。一樓大廳是整幢大樓裡溫度最低的地方,預檢分診處又靠近大門口,穿得再多也不覺得暖和。她們一直是站立服務,戴著手套的手要經常到消毒液裡取、放體溫計為患者服務。惡劣的天氣裡,十個手指都凍麻木了,看了讓人心疼。醫院裡每天前來就診的患者不知道都是什麼狀況,必須先測量體溫再分診,遇到患者或者陪同家屬不配合工作的,還要耐心勸導配合工作。預檢分診看似簡單輕鬆的工作,其辛苦和危險不言而喻。在這種條件下,她們仍然忠於職守,從沒有任何怨言。使命在肩,“疫”往無前。廣大醫務工作者們無懼生死,捨身抗“疫”。護理部副主任侯偉是疫情期間負責預檢分診管理工作,她多次流著眼淚講起預檢分診護士們的故事:老護士楊靜的父親春節期間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一直在樓上住院,工作期間楊靜始終堅守崗位,即便是手術當天也從未離崗;同是老護士的劉向群,家裡也同樣有生病的老人需要照顧,她也是從未跟領導提起過自己的難處,疫情期間每天按時上下班,下班後還要回家照顧病重的老人;眼科護士曲祺,腳扭傷腫脹得厲害,她走路的時候被細心的侯偉主任發現了,讓她休息,她斷然拒絕,堅持和大家一起堅守崗位,一站就是九個小時;急診科護士長程秀麗、120護士長管豔芳都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對預檢分診工作給予了極大幫助。疫情期間,醫院各科室均抽調醫護人員支援一線,加上急救物資緊缺,各科室自身的壓力本來就不小,兩位護士長克服困難,全力以赴支持醫院疫情防控工作,為預檢分診處無償提供醫療物資,並在門診人流高峰期,親臨現場同大家一起分擔工作壓力。這些平均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老護士們,在疫情蔓延的最關鍵時刻,不忘醫者的初心,這些平均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老護士們,在疫情蔓延的最關鍵時刻,不忘醫者的初心,牢記肩負的使命,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心繫患者的健康及國家的安危。她們如同生命的擺渡人,守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出重要的貢獻。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象她們一樣默默奉獻、可歌可泣的醫務工作者還有很多,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在平凡的崗位上執著堅守,用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守護一方百姓的健康與平安。在大石橋市中心醫院裡,一幕幕不為人知的感人畫面,在醫院這個大家庭裡溫情上演著。 疫無情,人有情!疫情防控阻擊戰,全民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終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