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紅薯換來了媳婦。央視名嘴白巖鬆的一段鮮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大家都知道,央視名嘴白巖松號稱“國家級的段子手”、“自帶彈幕的解說員”。他曾主持《新聞週刊》、《感動中國》、《新聞1+1》等節目,以其“輕鬆、快樂、富有趣味”的主持風格,深受觀眾的喜歡。


一塊紅薯換來了媳婦。央視名嘴白巖松的一段鮮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白巖松,1968年8月出生於內蒙古,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進入中央電視臺後,1993年,他參與創辦了自己的第一檔節目《東方時空》,並推出了《東方之子》等欄目。2001年11月他參與策劃、創辦了《時空連線》,併兼任《新聞會客廳》主持人。2003年,他開始主持《中國週刊》(後更名為《新聞週刊》)。2007年主持了《焦點訪談》連載節目“巖松看香港”,以慶祝香港迴歸十週年。2008年和敬一丹主持了《感動中國2008》。先後多次榮獲“優秀播音員主持”獎,並於2009年榮獲“話語主持群星會年度終身成就獎”。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其主持風格以睿智、真誠、犀利、豪爽而著稱。可謂星途燦爛,光彩奪目。


一塊紅薯換來了媳婦。央視名嘴白巖松的一段鮮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而就是這樣一個成績斐然,性格粗放的蒙古漢子,卻也有著另一面的俠骨柔腸。在他的感情生活裡,更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浪漫韻事。

那是1990年08月的一個午後,天空飄著霧一樣的雨絲,白巖松撐著傘從單位出來,突然,他看到一個風擺楊柳般的女孩撐著一把花傘,嫋嫋婷婷地往單位辦公樓走去。第二天,白巖松從同事那裡得知,昨天看到的美麗女孩叫朱宏鈞,來自江南水鄉鎮江,系北京一所名牌大學中文系畢業,被分到電臺來做編輯。

1990年09月下旬,白巖松和朱宏鈞同時被派往第11屆亞運會現場採訪。亞運會臨近尾聲時,白巖松和朱宏鈞一直忙到晚上11點才完成工作,這時已經沒有回城的公交車了。白巖松只好租了一輛自行車,載著朱宏鈞往回趕。當他們到達宿舍樓下時,不遠處飄來烤紅薯的清香,令兩個年輕人頓感飢腸轆轆。白巖松花一塊錢買了兩個烤紅薯,遞給朱宏鈞一個說:"對不起,我只能請你吃烤紅薯了。"朱宏鈞要上樓了,白巖松鼓足勇氣,認真地對她說:"小朱,從見到你的第一眼起,你就成了我放不下的牽掛。"朱宏鈞慌亂地看了白巖松一眼,沒有回答,轉身往樓上跑去……

一塊紅薯換來了媳婦。央視名嘴白巖松的一段鮮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結婚後,他們曾經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先後搬了6次家。每到一處,朱宏鈞都會將記錄兩人往昔歲月的合影掛在床頭的牆壁上。

1993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一檔早間新聞欄目《東方時空》讓他做主持人。第一次出鏡時,他連一套像樣的西裝都沒有,朱宏鈞只好從朋友那裡幫他借了一套高級西裝。白巖松不是學播音出身,主持節目時常發音不準、讀錯字。根據臺裡主持人、播音員唸錯一個字罰50元的規定,有一個月,白巖松被罰的不光領不到工資,還倒欠欄目組幾十塊錢。

一塊紅薯換來了媳婦。央視名嘴白巖松的一段鮮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當時,白巖松屬於借調人員,如不能勝任工作,就要被退回原單位。那段時間,白巖松的神經特別緊張,時常睡不著覺。朱宏鈞安慰丈夫:"堅持下來,我會全心全意地支持你!"為了讓丈夫儘快適應臺裡和觀眾的要求,朱宏鈞每天都督促丈夫練習普通話。並從字典裡把一些生僻的字和多音字挑出來,註上拼音,讓白巖松反覆朗讀。她還讓白巖松在嘴裡含一顆石頭,練習繞口令……就這樣,白巖松成名了,並正式調入中央電視臺。

成為央視"名嘴"後,白巖松的經濟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他買了一套房子,夫妻倆親自動手,將愛巢佈置得典雅而溫馨。搬進新家那天,兩人百感交集,喜極而泣……

一塊紅薯換來了媳婦。央視名嘴白巖松的一段鮮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成名後,壓力接踵而至。因為觀眾的期望值太高,白巖松不敢出絲毫差錯。別看他主持節目時侃侃而談、鎮定自若,其實,他的兩條腿一直在不停地顫抖,節目結束後,脊背上和手心裡全是汗。

長年精神緊張和高負荷的工作,加上多愁善感的性格,使白巖松比常人有更多的煩惱和憂愁,這讓朱宏鈞十分擔憂,因為丈夫的同行有不少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為了讓丈夫快樂起來,華燈初上時,朱宏鈞經常開著車,帶丈夫沿著中央電視臺附近的崑玉河慢慢滑行。迎著清涼的河風,望著霓虹閃爍的夜景,讓白巖鬆緊張的神經漸漸得到了放鬆。

一塊紅薯換來了媳婦。央視名嘴白巖松的一段鮮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在家裡,朱宏鈞也儘量為白巖松營造一種輕鬆氛圍。她做飯時,有意讓丈夫幫她擇菜、洗菜,讓他給自己遞個碗、拿個勺什麼的,以轉移白巖松的注意力。她還讓兒子小巴蒂纏著白巖松,一會兒要下棋,一會兒要搭積木,父子倆的歡聲笑語滿屋子飄蕩……

一塊紅薯換來了媳婦。央視名嘴白巖松的一段鮮為人知的風流佳話


如今,白巖松功成名就,萬人矚目。朱宏鈞也是春風得意,風韻依然;兒子更是聰明伶俐,學習優異。一家人其樂融融,心如所願。羨慕死人,嫉妒死人!朋友你以為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