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15年?日本新下水潛艇有何過人之處?專家:存在一致命缺陷


領先15年?日本新下水潛艇有何過人之處?專家:存在一致命缺陷


圖為日本“凰龍”號潛艇

近日,據外媒報道,日本正在全力擴充一款水下大殺器,這一武器是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據悉,此前日本迎來了第11艘蒼龍級潛艇“凰龍”號的下水儀式,看來中國周邊已經危機四伏。日本專家放出狂言,表示這款潛艇領先東方大國15年,那麼日本新下水的潛艇有何過人之處?有專家表示,這艘潛艇採用鋰電池作為潛艇的動力,不但能夠提升潛艇的續航能力,航速也將得到一定提升,但這艘潛艇還存在一致命缺陷,那就是鋰電池存在易燃問題,之前湯淺公司的鋰電池就發生過嚴重的事故,這艘潛艇用的正好是它的鋰電池。

關於日本這艘新潛艇,外界關注的最多的當然就是採用鋰電池後帶來的性能提升。據悉,在使用了鋰電池取代前代所使用的鉛酸蓄電池後,“凰龍”號潛艇的潛航時間比前10艘“蒼龍”級潛艇延長了45%,這對於該潛艇持續作戰能力的提升無疑是非常明顯的。


領先15年?日本新下水潛艇有何過人之處?專家:存在一致命缺陷


圖為日本“凰龍”號潛艇

鋰電池的優點就是其儲能密度高,重量體積都比較小,充電速度也很快。這些對於空間狹小,又要保持高出動能力的常規潛艇來說無疑是非常適合。但是,鋰電池也是有其缺點的,那就是容易出現過熱爆炸的現象。此前鋰電池一直沒有出現在潛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畢竟如果出現了爆炸等安全問題,潛艇的航行性能提升再大也是毫無意義的。

值得注意的是,“凰龍”號潛艇使用的鋰電池是由一家日本企業設計製造的,而此前該企業生產裝備在波音787客機上的鋰電池就因為設計存在缺陷導致其發生了意外起火事故。至於該公司對鋰電池進行了什麼改進,安全性能有多大的提升,外界是不得而知的。所以“凰龍”號會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問題,目前也是還不好說。


領先15年?日本新下水潛艇有何過人之處?專家:存在一致命缺陷


圖為日本“凰龍”號潛艇

其實,日本方面對該潛艇的發展也是十分謹慎的,該艇下水後,要到2020年才會正式交付海自。這個建造時間長於此前的其他潛艇,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對其安全性能仍然有顧慮,所以需要用較長的建造和試驗時間來檢驗其新電池的性能。

而日本之所以不惜以犧牲安全性為代價來提升其潛艇性能,是因為日本不能擁有核潛艇,而中國核潛艇部隊正在壯大,所以日本方面只能是鋌而走險了。不過即使是採用了鋰電池,“凰龍”號的作戰能力也仍然遠不及中國攻擊核潛艇,核潛艇本來就在航行能力等方面對常規潛艇有巨大的天然優勢。不過中國目前核潛艇數量仍然不足,想要有效制約日本潛艇的活動,未來還是要繼續大力發展核潛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