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煙臺街的風花雪月 【五】

有人專門寫了老煙臺的街巷,卻沒人寫老煙臺街巷裡發生的不為人知的故事。做為老煙臺的土著,我把自己所知道的告訴大家,一起咀嚼歲月留下帶有濃郁海風的味道

老煙臺街的風花雪月 【五】

【五】

北大街的大廟,是座儒道釋集於一廟的多神廟,而神主案前香火最旺的是海神,拜廟的人多般是來供奉海神的。早年漁船或商船出海之前,慣例船家須先到大廟進香祈禱許願,歸來後再來此處進香還願,繁文褥節缺一不可。

要說最熱鬧的當屬正月十五的例行廟會,其實從正月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五共辦三天。廟南門的古戲臺上異常火紅。各路戲班使出自家的看門本事酬神演出,生旦淨末醜盡顯渾身的解數,個個爭奇鬥豔。大廟的老戲臺座南朝北,恰與北面的廟堂正臉兒相迎。廟堂上供奉一尊海神娘娘林默的塑像,香火頗盛整日煙霧繚繞。當年的老煙臺人,十戶有八戶是出海打漁的人家,素有祭祀海神的習俗,以圖護佑出海風平浪靜,年景風調雨順。

廟前的戲臺構建講究,前出的瓦簷兒下,彩繪的橫樑上,懸掛著一塊若大的牌扁,寫“巨觀”兩個遒勁的顏體榜書,臺口兒兩旁豎筆直的青石柱子,陰刻有俊秀流水般的大楷行書楹聯。左記:樂奏鈞天潮汐聲中喧島嶼;右記:宮開碣石笙歌隊裡徹蓬瀛。後來,大廟的正堂拆除了,可這個戲臺孤伶猶存。好似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見證,小城發生的歲月故事,一件一件粉墨亮相。

那年水靈靈的翠玉,早已掛亮了戲碼牌面兒。正月獻演三場酬神“炮戲”,連臺的本戲《封神榜》、《狸貓換太子》和《石頭人招親》。那天,鑼鼓一響,臺下人頭攢動。翠玉側身亮相,她無意掃了一眼,見臺下前排的八仙桌子中間,斜坐著本市商會的會長“大黃牙”,心裡不由得忐忑。說起這個大黃牙,他姓黃,滿口的牙齒被鴉片煙燻得焦黃,鑲了幾顆金牙,平常一笑,就滿口燦爛,故而享此綽號。此人的腰桿子挺硬,兜裡的銀元叮噹響,人前背後說起話來硬氣,在小城商界的檯面上,說一不二。尤其,這個人還有個“傍戲子”的嗜好,無論哪家戲班子,只要有個名伶妙角兒,加上幾分姿色,他的心就癢癢,必定想方設法派人登門下帖子。其實,是藉著唱堂會的名義,把人拉來陪酒。待喝完唱完之後,再以酒遮面,乘情酣耳熱之機,把人家大姑娘攏到床上,自顧雲裡雨裡姿意折騰。

剎戲時,翠玉尚未來得及洗粉卸裝,就有人來到她的跟前遞帖子。那人晃一晃手中的紅紙帖,說黃先生有請。明日午時,去黃府替太太生日唱堂會。至於,包銀嘛,你就不必擔心了,一切都好說。誰都不清楚,黃府裡的太太一年要過幾次生日?她的生日,都以黃大牙的需求來按排的。送帖子的人走了,翠玉便朝著他的後背呸了一口,出出內心鬱悶的惡氣。

戲散,人自然散盡。

未完待續……

王林,生於煙臺,畢業於魯東大學中文系。一直在煙臺衛生系統從事行政領導工作。自幼酷愛美術,從中學時期,先後師從山東藝術學院教授劉慶孝、煙臺群眾藝術館張寧濤、煙臺藝校李桂笙、煙臺博物館館長史征夫等老師,潛心研習中國水墨人物畫創作。多年來筆耕不綴,堅持文學和美術創作融會貫通,兼收幷蓄,有散文和小說在全國、省、市各級文學大賽中獲獎,且在國內多家雜誌發表作品。多幅中國水墨人物和肖像畫作品,被國內美術愛好者收藏。

友情提示:本系列(老煙臺街的風花雪月 ) 將陸續推出,歡迎大家繼續關注!

老煙臺街的風花雪月 【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