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願意跟誰睡?寶媽手繪“床照”晒幸福,爸爸看完內疚不已

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的一塊肉,當孩子在媽媽肚子裡時,他和媽媽同呼吸、共心跳,再加上哺乳期媽媽和孩子親近更多,所以相對於爸爸,孩子出生之後更願意跟媽媽睡,而且有的孩子佔有慾更強,比如這一家。

01媽媽手繪“親子床照”,不料引發爸爸們的思考

都說孩子小時候是最可愛的,爸爸媽媽們都想把這些幸福保存下來,比如這位寶媽,她就手繪出了家裡的睡覺情況。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爸爸媽媽孩子三人躺在一張床上,媽媽和孩子相對而睡,爸爸一個人平躺。但是慢慢的,媽媽開始把頭轉向爸爸一邊。可能是孩子感受不到媽媽的呼吸,醒了之後開始“行動”。

你家娃願意跟誰睡?寶媽手繪“床照”曬幸福,爸爸看完內疚不已

孩子先是慢慢地爬到媽媽身上把爸爸的臉推向一邊,然後又想把媽媽的臉推回來,可能孩子的力氣太小,剛開始還推不動,結果孩子硬是抓著媽媽的嘴和眼睛把她拉了過去,這才安心地再次睡去。

你家娃願意跟誰睡?寶媽手繪“床照”曬幸福,爸爸看完內疚不已

02“媽媽必須是我的”

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必須是他一個人的。一般來說,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都是媽媽在家照顧,爸爸出門工作養家。晚上下班也比較勞累,即使能和孩子玩一會,晚上也不願意讓孩子睡在自己身邊,影響自己睡覺。但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與媽媽更親。可能爸爸們看到這幅漫畫會有些內疚,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該多陪伴下孩子。

你家娃願意跟誰睡?寶媽手繪“床照”曬幸福,爸爸看完內疚不已

03父愛、母愛缺一不可

1、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與母親同樣重要

在中國傳統教育理念中,男主外、女主內,媽媽負責照顧孩子,爸爸負責賺錢養家。這種理念雖然不錯,但仍有缺失,因為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很多爸爸都會給孩子玩“舉高高”時,孩子是非常開心的。

你家娃願意跟誰睡?寶媽手繪“床照”曬幸福,爸爸看完內疚不已

我們知道,這樣的互動方式媽媽往往是不會做的。爸爸參與到孩子教育中來,能給孩子塑造更完善的人格和三觀。雖然爸爸的語言往往比較複雜,行動比較簡單,但是卻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思維運動,提高孩子的智力和獨立能力。

2、媽媽要留出位置

很多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和照顧都是一手包辦的,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媽媽體量爸爸工作很累,想讓他多休息休息,也可能是嫌棄爸爸大手大腳,照顧不好孩子。但正確的做法是給爸爸留出教育的空間,讓孩子更加全面地成長。

你家娃願意跟誰睡?寶媽手繪“床照”曬幸福,爸爸看完內疚不已

3、爸爸要積極主動

在嬰幼兒時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用太過複雜,以玩耍、呵護為主。爸爸可以每天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一個小時,不管是講故事、洗澡、搭積木,又或者是通電話都行,總歸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存在。

雖然說“父愛如山”,但很多中國傳統父親只領悟到了“山的沉默”,卻不知道山的偉岸,孩子是需要時刻感受父愛的,所以爸爸們多陪陪孩子吧,一個完整快樂的童年,或許比孩子長大多輛車,多套房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