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意義深遠,具有幾千年的歷史,當我看到一位放羊的古稀老人在荒山坡上,用心“鏟”出了一個個的中國字時,內心瞬生敬佩之意,這些中國的方塊字在遼闊的黃土高原上竟然也是如此的氣勢磅礴,振奮人心。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近日,隴西渭陽鄉錦屏村一名七旬老農成了十里八鄉的“網紅”老漢。今年七十三的王德功老人在放羊之餘無意間的一個舉動讓他紅遍隴原大地!

老人養了三隻羊,臘月裡就在荒山上放羊,為了打發時間,突發奇想在黃土坡上練寫字。

第一次寫了“中國夢”三個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只要有時間上山,老人就會趕羊上山,將前一天在電視新聞裡看到的關鍵詞,用鐵鍁“鏟”在黃土高坡上。(以上是優質創作者“鄉土蘭州”昨日發佈的關於報道老人的微頭條內容節選。)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從古至今,書桌、書房成就了一副副名人字畫;石碑、牆面、城門樓子展示了無數的名人題詞。而今天,這位放羊的古稀老人,他用鐵鍬為筆、以大山為卷、靠著自己的一身力氣和一種骨子裡長存的中國精神,在大地上造“福”,在山坡上播“綠”,剷出了“中國夢”,剷出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防疫抗疫之時,他又剷出了“2020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武漢加油”……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中國人寫中國字,古往今來,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一介布衣,在抒發情感或是報效祖國時,都喜歡題詞、賦詩、作詞,寫文……就在今天用電腦打字、語音錄字的高科技時代,仍然有好多的中國人,每天一筆一劃的寫著這些讓洋人望字心嘆的中國方塊字。“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不論何時何地,這些中國的方塊字總是帶有一種希望、一種力量、一種感動。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童年的故事裡讓我們記住了“神筆馬良”為窮苦人畫畫的神筆;上學時讀到了詩仙太白借酒揮筆揚揚灑灑寫在白牆上的浪漫詩,記住了流傳千年的“李白牆上題詩,小姐千金買壁”的典故;青年時讀到了陸游和唐婉一對苦命鴛鴦先後題與沈園牆上的兩首苦情詩《釵頭鳳》,永遠的表達著世間有情人之間的無限眷戀和相思,被無數古今中外的有情人千古傳頌;還想起深明大義的岳母親手刺在兒子岳飛背上的血淋淋的“精忠報國”;還有革命黨人葉挺堅強的寫在監獄牆壁上被人們廣泛傳頌的千古絕唱“囚歌”;我作為一名蘭州人,每天漫步在母親河畔,撿起一塊石子在河灘上寫下:“蘭州歡迎您!”“我的中國心”……不論何時何地,華夏子孫都在用心、用愛書寫著中國字,那一個個的方塊字,蘊含著一代代的中國情。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當下站在黃土地上的這位老人,他沒有名氣也沒有頭銜,他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位中國農民,他把大山當做自己的書房,在高山荒坡上書寫著自己的夢想,他肩上扛著的不是一把簡單的鐵鍬,而是近期繪就了黃土高原荒山坡的“神筆”,他用一顆熱忱的心,將祖先流傳下來的這些方塊字,用最有力、最用心的方式去表達、去傳承。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這就是最接地氣的中國漢字;這就是最真實隨心的情感表達;這就是最簡單淳樸的文化傳承;這就是生生不息的中國精神;這就是五千年的中國文化;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根與魂。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寫中國方塊字,不僅是一箇中國人應該掌握的寫字基本功,更是一個磨鍊意志、陶冶情操、學會做人的過程。這位老人他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裝扮大地,那麼今天我就借頭條平臺與大家分享,讓更多人知道這位淳樸的中國老人,學習他的精神,愛上我們的方塊字。“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讓我們一起書寫我們的中國字、抒發我們的愛國情、繪製我們的中國夢。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一位老人用鐵鍬剷出了中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