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市“網絡文藝小舞臺”成為宅家娃兒學習娛樂好幫手

今年67歲退伍老兵石矢,家往江蘇省太倉市浮橋鎮紅星小區。早年在雷鋒生前部隊服役,退伍回鄉後創辦的“全國首個民辦雷鋒文獻資料館”而聞名全國。他在人武工作崗位上退休後,義務擔任鎮、社區“五老”志願者宣講員,進學校、社區、工廠宣傳雷鋒精神,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盡心盡力。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石矢想,我是黨員雖然已退休,但在國家遭到疫災之時,不能去抗疫一線,但可以用文藝的形式表達我對抗疫的支持。於是,他“藝”不容辭,利用傳播面最廣的手機平臺,創辦了“網絡文藝小舞臺”,旨在為不能上學而“宅”在家的青少年提供精神動力。

確定創辦“網絡文藝小舞臺”這全平臺後,組織節目來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石矢在各地有不少文朋戲友,於是他一方面利用微信向各地朋友徵集原創抗疫主題的文藝視頻,另一方面他通過網絡,進行收集有一定藝術品位的視頻。石矢在朋友圈發佈徵集文藝視頻的信息以後,得到了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張垣老師的大力支持。疫情期間,張垣老師為石矢的網絡文藝小舞臺提供了抗疫文藝十多個原創視頻與腳本。太倉市的文藝領軍人物、國家一級演員陸瑛老師,對網絡小舞臺也給於大力支持,並幫助石矢在本地的微信群轉發擴散。

石矢,因在“中國雷鋒精神研討會”裡有一定的知名度,手裡有8個全國性的“雷鋒文化微信群”,他自已又是兩個“雷鋒主題微信群”的群主,因此,他在每期小舞臺節目編排的時候,既立足本地,又面向全國,避免單一的舞臺方言,又要兼顧青少年的特點。節目形式有戲曲、曲藝、歌曲等,節目內容以抗疫為主題,每期節目為十個,目前已出8期,石矢朋友圈裡的朋友還熱情地幫他轉發擴散。在全民抗疫的非常時期,網絡文藝小舞臺己成為青少年娛樂生活的知心朋友。

3月5日,以學雷鋒為主題的第8期“空中文藝小舞臺”正式上線了。雷鋒同志生平事蹟,當時毛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時代背景,雷鋒精神對當代社會發展具有哪些現實意義?在這個平臺上說得一清二楚。當節目中傳來那首使幾代人耳熟能詳的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家住浮橋鎮紅星小區的高二學生顧支怡聽著聽著心卻“醉”了。她說:“為啥這首歌曲這麼招人喜愛,這是時代的需要。試想,我們每個公民如果沒有高尚的情操,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做事只想自已,沒有全局觀念,那麼在前進的道路上定會迷失方向。所以我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大力弘揚和傳承“雷鋒精神”,爭做雷鋒式的好少年。

雙鳳鎮泥涇村關工委聯合耀華小學開展了“學雷鋒,爭做新時代追夢少年”網上簽名活動。六(一)班王雪兒等32名學生,在給“雷鋒叔叔寫一封信”中,用雅嫩的文筆致敬發生在身邊的抗“疫”最美人。將雷鋒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將來成為“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做一個內心有光、溫暖善良的人。

太倉市“網絡文藝小舞臺”成為宅家娃兒學習娛樂好幫手

太倉市“網絡文藝小舞臺”成為宅家娃兒學習娛樂好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