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

葛慧芝

2020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新型冠状病毒,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影响着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焦虑过。从年前蜗居到了正月十六。每天的轨迹就是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今天早晨,睁开眼,外面的阳光已经照进阳台,有温暖的阳光,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头条,疫情依然不容乐观,心又一次蛰疼。

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正月十五大似年,往年家家户户要张灯结彩,赶庙会,看花灯,猜谜语的。可今年,除了一线的工作人员,所有的人都必须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和支持。十五下午,先生打电话说下班的时候送点日用品回来。从年前去过超市购置过年货,因为疫情就一直由先生代办一些生活必需品,他在外面执勤,吃住都在单位。他叮嘱我们不要出门,一是自身安全二是不要给政府添乱,需要什么他抽空去买,反正他已经在一线了,一向在家是甩手掌柜的先生,每次大包小包往楼上拎东西时就邀功,我和丫头就一个劲的表扬,他虽然嘴里说着,但看得出是乐此不疲,患难之中见真情,这个时候,作为家里的男人,冲在了第一线。

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先生从单位走的时候给我打电话,让我把吃的准备好,于是我开始把芹菜饺子蒸在锅里,又从冰箱里拿出来米酒和元宵,切了一盘他喜欢吃的咸拼。约一刻钟,就听楼梯口他在外面“嚯嚯哈哈”知道功臣到家了,他将物品放在门口,我开始用喷壶喷酒精,然后给他的脚、手消毒,我问不进门吗?他说不进,吃一口就走,于是先把蒸好的饺子和咸拼盛在碗里,端给他吃,天已经暗下来,楼梯的感应灯,他也不让亮,端着碗在离家3米远的楼梯过道吃得“吧唧吧唧

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丫头说吃慢点,不要噎着了,不一会功夫,一大碗饺子下肚。又递给他一碗元宵,丫头说烫,慢点吃。他躲在黑暗里,只能听到“吧唧吧唧”声,先生在门外,我们在门里,虽然在谈笑间,三十多年来,我们家吃的最让我心酸的元宵节晚餐。这种非常时期,他还能回来吃顿饭,还能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还能吃上一顿老婆包的热腾腾的饺子,和那些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妻子、远离幼小的孩子在疫情最危险的地方,与病患者一起奋战着、抗争着的人们相比,我们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

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不一会的功夫,一大碗元宵又下肚了,我说你吃的也太快了吧?先生说你真靠人,吃的好撑。本来是米酒下元宵的,但考虑先生吃过还要开车就只下的元宵。我说,吃饱好去干事。他交代了一番,如何注意安全、如何在家安排好生活,需要什么再电话告知,他及时去买送回来。最后用商量的口气跟我说,最好不要开车回去上班了,单位也不缺你一个,丫头也帮腔说本身肺部就不好,又这么大年纪了,出去风险太大。我说打住,不要再说了。他知道劝也是没有用的,就说那你自己小心,便从楼梯下楼去,回单位了。

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年前,我忙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就提前一天回家了,农历二十九,我跟丫头到超市置办年货,丫头说要戴口罩,说现在新型冠状病毒已经传染到合肥,当时,我不以为然,还跟丫头说钟南山亲自去武汉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但还是拗不过丫头,带着口罩去超市。

年前的超市人潮涌动,熙熙攘攘,人满为患,都是来置办年货的。俗语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最齐心的一件事。琳琅满目的物品,应有尽有,不一会我们采购满满一车,我对丫头说,这些物品够吃到上班了。于是,打道回府。

除夕,早晨起得很早,开始准备年夜饭。父母走的头两年,我都是逃到外地去旅游,没有在家过年,今年是第三个年头了,加之公婆年岁已老,不能光顾着自己的心情,撇下老小一走了之,于是,跟先生商量,接公婆来家过年。庚子年是婆婆本命年。年前给婆婆买了一条大红色带福禄寿的围巾,丫头给奶奶买了一个金子福珠手串,我们祈福老人家能平安度过本命年。

中午,丫头下班回来,又跟我说起新型冠状病毒,武汉封城,病毒已经开始大面积的蔓延,需要囤积物品,并说她的同事们都纷纷采购,我告诫丫头,不要惊慌,不会比03年的非典厉害,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些病毒就不是个事。丫头说我一点防范意识都没有,自己又跑到超市、药店,买来水果、食品、消毒液、口罩等等。

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当我们吃过年夜饭,看着春晚,阖家团圆时,手机上关于武汉,关于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的险情,以及,我们单位群里发出,领导带领相关部门排查安全隐患时,我开始警醒,事态发展形势严峻,武汉告急。年三十晚上大概10点左右,同学在微信群里发消息,他所在陆军学校的军人们已经整装待发奔赴武汉。单位的群里,同事们也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开始对全县的娱乐场所、互联网网吧、演出场所、影院、剧场、城市阅读空间、图书馆、文化馆站、旅游景区、旅行社等文化旅游行业以及经营单位进行关闭。年初四,单位召开紧急会议,局领导及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排班,部署工作,每班都有局党组两名以上的领导带队,周密部署开展地毯式的巡查,文化活动全部暂停举办,共计489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已临时关闭,包括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4个城市阅读空间,1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1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248个农家书屋。全县117家网吧、58家实体书店、20家歌舞娱乐场所、11家游艺娱乐场所、4家影院、5家A级景区、3家旅行社已全部暂停营业。

年前放假,我带回来十几本书,打算利用春节的几天假给自己充充电,可半个月过去了,我一本也没有看完,一个字也看不下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啊,只不过有人再为我们负重前行。每天密切关注着铺天盖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疫情报告,密切关注那些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坚守在不同岗位上的人们的消息。一位年轻的妈妈,出征前没有豪言壮语,她跟自己的孩子说,妈妈去打小怪兽了,孩子在家要听话,妈妈打完小怪兽就回家带宝宝,可宝宝从年前等到年后也没有等到去打怪兽的妈妈,在和妈妈视频时,孩子哭着说不要妈妈打怪兽了,只要妈妈;一位丈夫送妻子去支援武汉,对妻子说等你平安回来,以后家务活全包了;一位医生在工作岗位偶遇自己的妻子,他们穿着“盔甲”依然能认出彼此,他们没有语言交流,隔着玻璃,举起拳头,给彼此加油;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应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却挂帅在疫情的最前沿,不辞辛劳,顽强战斗,民谚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请自己去”的说法,在农村,小辈们过年就要张罗给老人做大寿,垫缺,以求越过这道坎。可这两位可敬的老人不仅没有在家享清福,还冲锋陷阵在疫情的第一线。这是怎样的情怀啊,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被疫情传染的大无畏精神,担当起我们国家的重任,正如白岩松等朗诵《你的样子》里说的: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当我看到已经非常疲惫的钟南山先生在车上接受记者的采访,看到老人家耐着性子回答记者轻佻的提问,那一刻我蹭一下从沙发上跳起来,冲到电视剧前,对着假笑的记者大喊:“你就不能让老人家打个盹,他要是你爷爷,你还能笑的出来吗?你还忍心这样放肆的采访吗?”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妻儿?他们是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钟南山先生很谦虚很认真回答完记者的所有提问。电视机前的我却显得如此暴躁和没有涵养。

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有难,我能做什么呢?看到文联的各个协会的文友们纷纷拿起笔在书写,我的血也在周身涌动,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我不知道该怎样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想说出内心的爱给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勇士们,但语言已经苍白无力,我不能无病呻吟。我能做的就是困居在家中,为家人烧好每顿饭菜,平时因为工作在外地,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一直奢望能好好歇歇,把家里“成芝麻烂谷子”那些堆积多年没有整理的物品,整理出来,该扔的扔,该留的留,却总是没有时间,现在有时间了,却没有了心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守着手机,为我的同胞点赞,为我的同胞鼓劲,为我的同胞牵挂。

庚子年很安静,没有了车水马龙,没有了人潮涌动,没有了欢声笑语,只有一颗坚强的心,在拼搏,在守候,在期盼,14亿人铆足了劲,在与疫情斗,每个人的眼泪不一样,但想哭得念头是一样的。

这个年,过得太漫长,也最难熬,我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春暖花开。

214,推荐阅读一位女作家的《疫情中的一家三口》正月十六的阳光如此灿烂,我祈祷我的祖国早日走出阴霾,迎接春回大地。我想等到疫情过后,买一条写满福、禄、寿的中国红围巾,献给钟南山,献给李兰娟,献给我的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